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女性进化论(精)
内容
作者简介
侯虹斌,作家、资深媒体人、腾讯直播智识栏目“亲密客厅”主播、女性主义作家,先后供职于《新周刊》、《南方都市报》。在腾讯大家、腾讯时尚、UC头条签约作家,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凤凰网、冰川思享库、罗辑思维“得到”作者,2016年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财新卓越记者计划访问学者”。微信公号“侯虹斌!Houhongbin98!”创始人,并开有同名的微博、今日头条、UC大鱼号、新浪博客、百度百家“侯虹斌百家”等。
目录
Part 1 最值得经营的少女时代
首先要把女孩当“人”,而不是“女人”
我们必须反“玛丽苏,才能成长
爱女孩,是富养成公主?不,是给她教育和财产
没有什么专业,是只适合某种性别的
Part 2 工作vs男友,永远选工作
事业优先于家庭,女性才能经营好家庭
投资男人不如投资自己
Part 3 职场逆袭: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不要把回家带小孩当作退路
在职场上,女性没有性别优势,只有性别劣势
职场性骚扰,是一种对女性的驱逐
Part 4 不做“渣男”鉴定仪,当感情的主动者
认清男人之前,先认清自己
总是忙于鉴定“渣男”的人,容易变怨妇
识别出那些不适合你的人
Part 5 恋爱与性:你像他一样爱自己的身体吗?
女生必须懂“性”
关于性,你都理解错了!
我们欠缺“约会文化”
中国式婚姻中堪忧的“性”
Part 6 钱钱钱!别小瞧婚恋中的金钱关系
金钱关系,是婚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高攀”有风险,豪门须谨慎
下嫁催人老
日常生活中能否花男人的钱?
为了钱而结婚,能否行得通?
不嫁“凤凰男”,不当“扶弟魔”
Part 7 结婚显规则:你们适合结婚吗?
你妈催你结婚了吗?
如何从恋爱到结婚
学会离婚
Part 8 防小三:中国已婚女性的必修课?
出轨是婚姻的“标配”?
为什么中国每个已婚女人都在“防小三”?
有没有一种防出轨的灵药?
愚蠢的错误犯得越多,你就越惨
Part 9 生二孩,只需要准备子宫吗?
大数据告诉你,为什么要催生二胎
生孩子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
女性需要有子宫道德
生孩子,现在还是一只脚踏进鬼门关吗?
旗帜鲜明地反对“坐月子”
Part 10 杜绝丧偶式育儿:孩子要有父亲
丧偶式育儿的问题在于“缺老公”
为什么“妈宝男”都像没有爹一样?
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妈宝男”“妈宝女”?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他有爸爸
给孩子真正存在的父亲
父亲如何参与?
附录一 “我在读博士,祖国放心,我肯定不生孩子”
附录三 “老婆,我给你买包,你别去上课进修了……”
精彩页
我们必须反“玛丽苏,才能成长
●“玛丽苏”又如何?全靠开外挂
“玛丽苏”,本来是文学批评和同人文中的概念,指的是女主角的过度完美、极其自恋。通常,我们把有类似勾搭高富帅这样女性化欲望的主角称为玛丽苏。而有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和个人英雄主义这样男性化欲望的,我们则称为汤姆苏/杰克苏。
近些年来,由于女性观众消费力的日益强大,中国大陆的电视剧中,“大女主”和“玛丽苏”情节占了半壁江山;从古代、民国到现代,都在讲述女主在男主、男二,甚至男三、男四的襄助、痴迷、牺牲当中,走向人生巅峰的剧情。
而剧中的女二、女三,或者是婆婆之类,都是陷害女主的一把好手。
“玛丽苏”女主集万千宠爱在一身,人人都爱她。
而“玛丽苏剧”有几个特征:
1.不管女主是不是最漂亮,男人们都只爱她,而不会爱比她更好看的女二号、心机女。
2.不管女主是刁蛮无礼还是粗俗可笑,或者是幼稚无趣,必定是内心很善良的。
3.所有男人都爱她。男主角也许一开始讨厌她,最终却一定会被她迷倒。
4.她是电视剧的绝对主角,男主角也是陪衬。
5.不管曾经多么倒霉、遭到多少人陷害,最终你都会发现:她总能走狗屎运。
6.女主的成功里,有她自己的勇气、坚持、不屈不挠,这些算是优点;但真正的成功,还是因为有男人在背后给她撑腰。
7.连有真实历史原型的武则天,在“玛丽苏”剧里,也变成了为了爱情才努力上进的女性典范。
代表剧有《楚乔传》《孤芳不自赏》《锦绣未央》《微微一笑很倾城》《武媚娘传奇》《倾世皇妃》《步步惊心》《活色生香》等。
玛丽苏和杰克苏的核心,在于抓住了普通人渴望逆袭的潜意识,让他们将普通的自己投射到男女主角身上,享受那种虚拟的快感。
男版“杰克苏”,虽然也是被无数个女人迷恋,但最终的目标是建功立业,顺便有一个爱人。
女版“玛丽苏”,是被无数个男人迷恋,但最后的目标是与她最爱的人在一起,顺便有点权势。
●迪士尼公主越来越强硬了
“王子拯救公主”“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大概是这个世界馈赠给女孩子们的梦想了。其中,尤其以迪士尼为首的“公主系列”塑造出来的稳定却不断有改进的“公主梦”为代表。
但是,现实世界真的如童话般美好吗?公主们,真的永远都是那么傻白甜,需要等着王子来拯救吗?
不是的。童话里的公主也要与时俱进。看迪士尼的历任公主们的变迁,就知道了。
“迪士尼公主”这个概念,是2000年由时任迪士尼消费品部主席的AndyMooney正式提出的,他将迪士尼动画电影中最受欢迎的公主们集结在一起,当时有12位迪士尼公主:白雪公主、仙蒂公主、爱洛公主、爱丽儿公主、贝儿公主、茉莉公主、宝嘉康蒂公主、木兰公主、蒂安娜公主、乐佩公主、梅莉达公主和摩阿娜公主。由于太受欢迎,《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公主与安娜公主将单列一个项目。
从1937年第一部公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问世,到2017年《海洋奇缘》热卖,跨越了八十年的时代变迁。
第一阶段:早期。
迪士尼公主们最显着的特点就是温柔、善良、贤惠,憧憬浪漫的爱情。
1.1937年,《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横空出世,开创了动画长片的先河,迪士尼帝国拔地而起。白雪公主是迪士尼“首席公主”,有纯洁的灵魂和善良的天性,但弱小又无脑。她躺在棺材里等待被王子吻醒,完全被动。
2.1950年,《灰姑娘》辛德瑞拉的故事,再次沿袭好事多磨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治愈系模式。无聊的治愈系公主,对二战中经历过创伤的人们格外有吸引力。
3.1959年,和平年代出场的奥若拉公主(《睡美人》),不幸昏睡不醒,直到被王子解救。但她除了漂亮,没啥可说的,受欢迎程度大减。
这几位公主的特点都是“貌美、人傻、干家务”;但后来,这种女性特点已不再能打动人了。迪士尼此后三十年中都没有再拍公主电影。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迪士尼动画复兴”时代,公主们开始独立、坚强了。
1.1989年,小美人鱼是个处于叛逆期的少女,为了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她私自用美妙歌喉换来两条大长腿,还勇敢、主动地追求自己的男神。
2.1991年的美女贝儿(《美女与野兽》),更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还因为爱读书,爱上了一只怪兽!读书,这可是历来男权社会中男性独享的特权和获得权力的基石呢。
3.1992年《阿拉丁》中的阿拉伯公主茉莉,在拒绝了一个又一个的王子求婚之后,与街头流浪的阿拉丁一起冒险并相爱结婚;1995年《风中奇缘》中的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是个野性十足、敢上战场的姑娘,甚至为了自己的民族选择与相爱的男友分手;1998年《花木兰》中的花木兰,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成了孤胆英雄,拯救了国家和百姓,成为万民跪拜的对象。
这个阶段的公主们,个性开始多样,有的敢于追求爱情,而有的不再认为爱情重要,拯救家园、拯救
导语
被催婚、催生、催二胎?要贤惠、顾家、会示弱?不能爱钱、强势、重享受?
NO!拒绝所有道德绑架,哪怕以爱的名义。
为什么女人越甘于柔弱,就越容易成为怨女、失业者、乏味的妻子和庸俗的母亲?
醒醒吧,傻白甜和玛丽苏没有未来。
一部女性重建新生活的战术指南。
侯虹斌著的《女性进化论(精)》是写给现代女性的一部生存及心理指导书,事无巨细地教女性升级自己,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女孩成长为一个有独立见解的女性,最终成为有尊严、有快乐、有品味的自由女性。本书对男女关系及各种女性话题抽丝剥茧。贯穿全书的,是她对如何成为现代女人的关照与思考。她认为,女人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没有那么多王子拯救傻白甜,成为气场强大、精神独立的自己,才是女人最好的成长,也是女人拥有恒久魅力的秘密。
序言
去,要你想要的自由
最近在媒体上经常会出现一个词:“人生赢家”。有
意思的是,不同性别的人生赢家不是一个概念。男性的人
生赢家,首先是事业有成,有妻有子。而女性的人生赢家
,就轻松多了,似乎年纪轻轻能生孩子,尤其是男孩子,
就能自动拥有封号了。
真的吗?输赢就只有这个标准吗?
当然不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世界。

我们这一代人,城市女性比较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
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已经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了。但是,
老一辈人藏在骨子里的价值观,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
比如,对女孩子,他们最常用的一种说教,就是告诉
你:女孩要有女孩的样子。长辈们一直教导我,女孩子要
学会做饭做家务,不然没有人要。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吗
,反正是要嫁人的/女孩子要好好读书,这样才能嫁得好
……
我出身于一个小城市的市民阶层,也就是,物质条件
还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用为钱担忧。我爸妈也
很爱我。不过,他们确实很喜欢使用这些套路来塑造我。
可惜,我很令他们失望。我并不符合他们期待的“淑
女”的要求:安静时喜欢看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玩闹
时喜欢爬树、奔跑,小时候还不止一次从树上摔下来,把
头摔破了、把脚给崴了。
而且,我也从来不擅长做饭之类;从我读中学开始,
我妈妈就开始发愁:你连饭都做不好,将来怎么嫁出去呢

我在读初中时,父母就想让我报一个中专,那时读中
专很好找工作;他们觉得那可以算一个中规中矩的前途。
我当然否定了。我去读了高中。
他们又一直认为,女孩子都不擅长理工科,建议我读
文科。
我读高中的时候,我母亲的理想是,我能考上我们那
座三线城市唯一的一所大学(那时还只是大专),这样,
就可以离家很近了,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结婚。
可以说,我父母确实是站在我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的。
这是小城市姑娘最常见的一条道路。虽然不是特别出彩,
但也没有任何风险。
但是,我不是这样想的。
一直在父母的影响之下、经常性的耳提面命之下的我
,并不开心。我被这种“女孩子就该有女孩子的样”的设
定,扭曲了天性。学习成绩也不够稳定。在我十五六岁的
时候,我的自我意识比较鲜明了,我想改变。
怎么改变呢?我意识到,我想自由,想按自己的兴趣
来生活,我就必须突破,最好的方法就是考到好大学,离
开家庭,自立更生。
高考时,我并没有考上父母期待的大专,而是以全市
第三名的总分,考进了一所著名的重点大学。这些陈年旧
事,本来不值一提。我感慨的是,我是怎么样一步一步,
违背父母为我制定的女孩子守则,一步一步地踏上我想要
的人生之路的。这个过程,又艰辛,又愉悦。
有意思的是两个细节:一个是,我读大学、读研究生
的时候,我妈妈都很担忧地对我说:“你读书这么多,我
们家和亲戚们,都没有办法给你介绍合适的对象了,你要
是嫁不出去了,怎么办?”
另一个是,我在《南方都市报》工作时,那正是媒体
发展巅峰期,我在广州也早已买房买车了,我母亲还打电
话劝我,辞职回家考公务员吧。她怕我的工作不稳定。
我怎么才能让她明白呢?我最怕的就是工作稳定了。
女性成长中,华服上最常见的虱子是什么?就是限制
你的刻板印象,哪怕那是因为爱。

现在,我已是一位专业作家了,其中一个写作方向,
就是研究女性主义。我经常援引一组数据,那就是世界经
济论坛发布的《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从教育成就、健康
与生存、经济参与和机会、政治授权四个方面,对144个国
家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评估。2017年,中
国在这144个国家当中,名列第100名,排名相当靠后。而
在2008年,中国的排名是多少?第57位。中国的女性地位
实现了九连降。
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的男女地位不平等这个事实,才有
希望加以改变。
但经常与各种女性打交道,我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很
多女性对这些问题都非常迟钝,没有痛觉,不太关心。
很多人给我贴的标签是“女权主义者”,他们的第一
反应就是:
“你是不是因为太丑没有人要啊?”
“你是不是受了男人什么刺激和伤害,才当上女权主
义者啊?”
继而,不是以“嫁不出去”来羞辱,就是以“荡妇”
来羞辱。
这几年,我在各种嘲笑当中,风轻云淡,不疾不徐,
很坚定地做着我自己的事,不受干扰;我很想拍拍自己的
肩膀说:心态真不错。正是因为能把个人生活安排得井井
有条,生活安逸,就像豌豆公主一样,才能更敏感于社会
的不公正啊。所以,我更希望能让更多的女性,都能在一
个公正的环境里生活。
对于女性来说,光是知道“我是谁”、“我想做什么
样的人”、跟各种社会成见作斗争,就已耗尽了力气。

现在,想好好地找个人一起过日子,似乎变得越来越
难。
年轻女孩怕自己变成剩女,更怕找到糟糕的男友;男
孩觉得追求女生太麻烦,更怕想结婚又出不起彩礼;已婚
女性既想在工作与家庭中取得平衡,又怕自己变成“守寡
式育儿”;已婚男人既在纠结要不要生二胎,又对新来的
年轻姑娘萌生好感……
讲真,中国传统观念里,婚姻和家庭与爱无关,与自
己无关,更像是一种社会关系;父母负责逼婚,但不负责
你的生活幸福。你是想活给别人看,还是自己过得爽?
我们知道,现在开个车,学个程序,做点什么,都要
好好学习,再考个资格证,才能掌握一种技能;那为什么
,像婚姻、家庭、养育孩子,跟另一个人进行复杂的经济
与各种事务的协作、亲密地共度一生,却被当作天生的本
领,以为每个人都天然掌握?当然不可能。所以,我们才
看到那么多不幸的婚姻,不幸的家庭,以及更多的虽然不
幸但却小心地藏起痛苦的家庭。
处理复杂的婚恋、情感、家庭关系,是情商的最高体
现,是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得到提高的。
长期以来,我是一位女性主义者,关注性别平等,提
倡保障女性权益;但同时,我也笃信“平等”是可以实现
的,不管女性还是男性,都将在平等的关系中获益良多。
人格平等,就能建立良好的互动,双方均有更多的选
择,更大的自由;也更容易建立爱的联系。掌握了这一出
发点,不管是夫妻感情、与长辈的矛盾、亲子关系,都将
处理得得心应手,并保持心情愉悦。
我曾在腾讯大家、微博、大鱼号和我的公号“侯虹斌
客厅”上,写了大量关于女性的文章。经常有人私信我,
说:“看了你的文章,我终于想通了应该怎么做”;“我
要把你的文章发给我的女儿看;给我的父母看;给我的朋
友们看……”
很欣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种现代价值观。我希
望,认可我的都是聪明人,他们/她们并不是盲目地听我
的话,而是停下来,好好思考一番之后,再想想是否接受
,如何改变。越是理性地思考,越容易接近幸福。
女性应该怎么做自己呢?答案就是:打破刻板印象,
高瞻远瞩,最终,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女性重建新生活的战术指南,它
不仅带你思考和打破一些成见,也教给你解决问题的具体
技术。它不能保证你成为所有人眼中的“人生赢家”,毕
竟我们不是活在直播打赏中;但是,能让你身心愉悦,获
得自我的自由。
内容推荐
好的玩具好的资源我都必须让给哥哥或弟弟吗?我的能力和业绩更好但升职的永远是更差的男同事怎么办?男友和工作有矛盾时选哪个?怎样远离渣男?性这玩意儿女人该懂多少?恋爱多久上床合适?婚姻中财产和爱情哪个更重要?为什么说婚姻中根本不应该存在婆媳关系?防小三是中国已婚女性的必修课吗?
十万个为什么,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找到方法,找到技巧。
作者教女性摆脱男权世界强加的“圣母”人设,打破“女孩该有的样子”的束缚,找寻除“生二孩、防闺蜜、打小三、骂渣男”之外,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侯虹斌著的这本《女性进化论(精)》,就是教女人争取自己的权利,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你越强大,你越自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女性进化论(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虹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706490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520
CIP核字 2018251385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5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