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乐于每日学习,志在终生探索——访孙正聿教授 会泽百家至公天下——访邴正教授 让理论直面时代的呼声——访韩庆祥教授 做哲学的学生——访孙利天教授 以哲学方式推动人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访贺来教授 面向“事情”本身的哲学探索——访陆杰荣教授 站在哲学的土地上守望家园——访张蓬教授 守住教师的本分——访李景林教授 哲学的责任——访刘福森教授 以哲学为志业——访张盾教授 中国需要正义理论——访姚大志教授 行者的追求——访邹诗鹏教授 从主体性哲学到公共性哲学——访郭湛教授 哲学进入时代,哲学回归生活——访杨魁森教授 移动的地平线:从我思之我到交互主体——访王振林教授 在爱的途中不断学习——访樊志辉教授 回忆我在吉大哲学系求学的时光——访高全喜教授 用心做学问——访王南浞教授 行路致远,不忘初心——访邹广文教授 以哲学反思哲学——访马天俊教授 科学的前提批判——访曹志平教授 哲学不是终极的真理,而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访孟宪忠教授 沿着先哲的道路前行——访高文新教授 在吉大哲学的每个思想阶段都是刻骨铭心的生命记忆——访柯小刚教授 做最自由而规范的哲学——访徐长福教授 “思想自我”的追寻——访胡海波教授 哲学作为职业和兴趣——访宋继杰教授 走向生命层次的哲学思考——访王天成教授 后记
导语 2016年适逢吉林大学七十华诞,“反思与奠基”微信平台特开设《吉大七十·哲林人物》栏目,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孙正聿、韩庆祥、郭湛、孙利天、贺来、邴正、陆杰荣等28位吉大哲学优秀系友进行了人物专访,并通过“反思与奠基”微信平台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网站进行了全面而翔实的报道。孙正聿主编的《亲切的怀恋——吉林大学哲学系系友访谈录》分别围绕“结缘吉大”、“师生情谊”、“学术探索”、“学术建议”、“寄语吉大”等多个层面展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艰辛而灿烂的发展道路,以及老一辈的学者们深厚的人文涵养,学术风骨和家国关怀,这必将激励着年轻学者以更大的理论自信和学术勇气投身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事业当中去。系列访谈陆续推出之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搜狐文化网,吉林大学官网等多家媒体平台进行了转载报道。 内容推荐 孙正聿主编的《亲切的怀恋——吉林大学哲学系系友访谈录》是2016年吉林大学七十华诞之际“反思与奠基”微信平台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28位吉大哲学优秀系友进行专访的访谈录合集。访谈分别围绕“结缘吉大”“师生情谊”“学术探索”“学术建议”“寄语吉大”等多个层面展开,以吉大哲学优秀系友的学术历程和学术心得为内容,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艰辛而灿烂的发展道路,以及这一代学者深厚的人文涵养、学术风骨和家国情怀,对年轻学者以更大的理论自信和学术勇气投身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激励和启迪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