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温暖的海水
内容
作者简介
重阳,本名王淑琴,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创作一级。
1951年12月生,原籍山东陵县。1968年下乡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1团。1978年考入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先后从事教育、史志及档案史料编研等工作。1979年开始萧红研究,1983年发表文学作品。1986年调入齐市文联。曾任《青年文学家》杂志社副编审、执行主编,齐市文联主任处员、作协副主席等。2007年专事文学创作。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全委会委员,主席团成员。齐市政协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齐市作协名誉主席。
已出版长篇小说《裁缝的女儿》《神功缘》,中短篇小说集《珍的煎饼果子》,散文集《婆婆丁的故事》《奔流》《湖畔纪事》等。评论《一个童话世界的破灭》在1993年国际萧红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一等奖,《试论“王阿嫂之死”》1996年获黑龙江高校文科学报优秀论文一等奖。散文集《婆婆丁的故事》1998年获黑龙江当代散文评奖一等奖,系列散文《98嫩江抗洪速写》1998年获黑龙江“搞好二次创业富民强省”主题文艺系列征文一等奖。散文《祭上一束洁白的芍药花》1990年收入春风文艺出版社《萧军纪念集》,散文《看江》2006年收入学林出版社《致大海》等。2011年长篇小说《裁缝的女儿》参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写作之余喜欢作画,画作《秋点芦花》参展湖南“诗文风流·翰墨飘香”中国作家书画作品展获奖并收入同名画集。
个人条目收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学苑出版社,1994年),《世界名人录》(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中国专家人才库》(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黑龙江文学通史》(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辞典》(作家出版社,2009年)。
目录
第一卷
[1]车站
[2]雪的宝贝
[3]老乡
[4]八爪鱼
[5]梦谷
[6]泄密者
[7]古村
[8]寂静
[9]房子
[10]春天
[11]豆腐脑
[12]手拉面
[13]沙尘暴
第二卷
[14]英语岛
[15]无人区
[16]乘客
[17]海的语言
[18]渔船人
[19]证据
[20]女人
[21]有酒是娘
[22]逃离
[23]决定
[24]山神的贵客
[25]一只贝壳
[26]山楂树
第三卷
[27]野瀑布
[28]宝蓝的海滩伞
[29]临春河
[30]懊恼
[31]海啸
[32]红线图
[33]老阿婆
[34]晚钟
[35]香水月季
[36]异乡人
[37]红灯笼
[38]松蓝的浓雾
第四卷
[39]骚乱
[40]一杯浓茶
[41]做朋友
[42]回家
[43]清晨
[44]夜曲
[45]吃饺子
[46]滑雪
[47]四月
[48]喝茶去
[49]蓝海
[50]九月
[51]圣峰
精彩页
1 车站
无论怎样看,这都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同原小镇乡下普通的一天。早晨阳光照亮大地的时候,村里人开始忙碌,狗们也活跃起来,对每一个过路人狂吠。我的心情淡淡的,这一点很重要,我想我对开学时间的模糊归于一种心情。不是平静如水,是淡淡的,提不起精神,什么都不想干,却又觉得恍惚间,有什么东西遗落在什么地方了,心底下隐隐有焦虑的感觉,这焦虑感似乎在很遥远的天边,就如淡淡的曙色。我坐在窗前,怀里抱着小笸箩剥蒜,这是双城的紫皮蒜,做蒜泥吃饺子,香极了。我妈说你看你这个吃法儿,跟个男孩子似的!母亲希望我像个城里的女孩,大嚼口香糖,把自个儿弄得甜滋滋香喷喷的,然后嫁个好人家。
同原小镇坐落在省城哈尔滨和前省城卜奎之间。去哈尔滨或卜奎在同原坐火车坐汽车一抬屁股就到(不包括从我家丰收村乘长途大巴去同原车站的两小时)。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我妈偶然去了一趟哈尔滨,那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扎古得跟个小莫斯科人似的,布拉吉飘啊飘的,把她活拉得飘晕了。她是去参加表姨的婚礼。表姨脸模子除了白净没啥优点,她的五官哪样都拿不出手,却长了一副好骨架,啥衣服到她身上就名贵。有人穿上万元一件的衣服,看着跟披了块小抹布似的。表姨穿十几元的衣服就跟上万元的大牌子似的。所以人们说一白遮百丑,你们看我表姨就明白了。啥叫穿“普拉达”的女王,你们看我表姨就行了。她嫁了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空军团长,大嚼口香糖,穿雪白的巴黎新款婚纱。她的婚礼绝对是创新型的,堪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她从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一直风光到乌裕尔河崴子屯拜天地。我表姨是画画的,比如松花江边要盖楼,假如就叫观水国际吧,要设计一幅预售广告招贴画,请我表姨来完成。她画两米长的大眼睛,眼白是海蓝的,瞳仁是蔚蓝的,映满了小洋楼,在眼角处写上:坐拥自然美景,尽享人间仙境。这些字就如点点喜悦的珠泪,简直就是水和水的漩涡,然后挂在大街小巷广告位,诱惑你往里跳。我妈从此看我一吃紫皮蒜就不顺眼,希望我嚼口香糖。记得有一次春季大流感,镇里的蒜脱销,要是按我妈说的都嚼口香糖就好了,蒜就不会在流感到来时脱销。大蒜是没错的,大蒜是杀菌防病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的精英。当然对于我来说有点早,我刚十九岁。
剥蒜,我使劲剥蒜,我妈瞪我也没用,我又不想嫁什么团长。我把脱去紫色蒜衣的白溜溜的蒜瓣放到石臼里,拿起石杵使劲捣,这是剥蒜的乐趣,让我想起杵舞,高山族女郎在月光下舞动长杵轻歌曼舞。辛辣的味儿钻进了我的鼻孔,我转过头冲着窗外的阳光打了一个大喷嚏。看到后街的辛家的二姑娘辛圆子对我笑呢。她旋风一样地跑进来,气儿没喘匀就连声问瑶林姐还没开学呀?
我说你这是怎么啦?后面有狼撵着啦?三十号开学。
她高兴地说今天就是三十号哇。
我用了“高兴”这个词,是说她看到我还在家,慢条斯理地在捣蒜,几乎要掉泪,撑着笑。听到我的回答脸色一下子晴朗了。不过我没心思探究了。
我跳起来说,天呢,你来得太好了,我看错日历了。好在我的行囊很简单。一只书包全装下了。圆子谢谢你!要不是你提醒,我就迟到了。我妈说面都和好了,晚半天就晚半天,中午吃了饺子再走。我说不吃了,正好你不喜欢我吃大蒜。我妈说你瞧你不会说人话!
圆子说瑶林姐担心误课,二驴子起大早就走了。她说着就跟着我跑出来,还回头说婶子你忙你的我去送瑶林姐。我说谁也不要送,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圆子说我看你就是三岁小孩,也不跟婶子好好说话。
我说我这臭脑袋你要不来真要迟到了。她说我以为二驴子骗我呢,来探风的。你说的是谁?谁是二驴子?就是大茂村的陈小海,家里排行老二,脾气犟,都叫他二驴子。
我瞥了她一眼。她的目光有些迷离,对自己不满意或搞不准就是这样的神态,脸蛋不知是走得发热还是春寒冻得红扑扑的,下巴颏尽力缩着,双手插在衣袋里,肩膀支起老高。很久以后我常看到她这个姿势,她的目光定格在迷离上。现在我还不太了解,我问她那个村子有两座宝瓶塔吧?
圆子说小海说从前清太宗在那里祭祀过,修了寺庙建了塔,后来寺庙毁了,就剩塔了。下次回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还没容我回答,去火车站的大巴来了。我说圆子你回吧,谢谢你来陪我。圆子说我高兴陪你。你能在外面读书多好。她的眼睛竟是湿了。车子开了,她没动,看得出她很寂寞。
大巴里乘客不多,没看到有眼熟的学生。这条路通向火车站的客车只有这一辆。往年过了寒假,这个时间大巴里总是挤满了学生,去北京的上海的天津的沈阳的哈尔滨的卜奎的大连的,都要乘这趟大巴去镇上火车站,今天却这么冷清。我想肯定是迟到了。枯坐着无聊,看窗外,也没什么好看的,虽说三月末了,树木和冬天差不多,田野上摇动着稀疏的枯草,远处有些移动的黑点子,那不是乌鸦就是喜鹊。我心里盼着到了火车站就好了,急也没用,长途大巴要照顾途中的每个村子,见站就停。如果有趟直快就好了,
导语
重阳著的《温暖的海水》是作者的一部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立项长篇小说。
一位翻山越岭寻觅人生真谛的男人,一位钟情庭园艺术的女人,他们与生命中的人共同演绎了一则温暖的海水故事,全书共收录了四卷,包括《车站》《雪的宝贝》《老乡》《八爪鱼》《梦谷》《泄密者》《英语岛》《无人区》《海的语言》等。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温暖的海水》是重阳继《裁缝的女儿》后又一部新创力作。作品不拘一格,包孕式叙事,从中国最北方艰难创业到海南大开发的广阔空间里,探索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新人新生活。永恒的爱情主题在这部书里显现出异乎寻常的真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温暖的海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重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202717
开本 16开
页数 4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3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82
CIP核字 2018262294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