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幸福冲击波
内容
试读章节

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

快乐是幸福的源泉,一个幸福的企业必定是一个快乐的企业,唯有快乐的企业才能谈得上是幸福企业。所以,建立快乐工作的企业氛围是打造幸福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如何才能让员工快乐工作呢?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员工心甘情愿地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受罪。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微软、苹果为员工打造的宽松环境、人性化的福利制度,又比如说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公司别具特色的“武侠文化”,会议室以“黑木崖”、“侠客岛”等命名,鼓励员工以武侠人物的名字给自己取“花名”,甚至淘宝公司还把一面墙命名为“星光大道”,公司员工在上面签上自己的花名,塑造了一个充满武侠色彩和人文气息的轻松氛围……试想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岂能不充满乐趣和欢笑?

当然,每个企业所塑造的快乐氛围各不相同,总结起来,无不遵循以下“五多五少”的快乐工作原则:

多赞美,少批评。作为激励手段,赞美远比批评有效,前者更易带来正能量。赞美满足人想获得别人肯定、认可的需求,故而赞美能让人进发出更大的能量,能让上下级之间产生心灵共鸣,使员工内部形成一种虽无形却紧密的维系。所以那些善于赞美员工的公司,员工流失率最低,上下级之间关系最融洽,而这样轻松愉快的情绪也会感染到公司的客户,与客户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多奖励,少惩罚。惩罚是一种威慑手段,而奖励却是一种正面鼓励。在一家正常运作的公司里,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同时又不能实施平均主义。根据我们历年来经营企业的心得体会,奖励要尽可能多一点,而惩罚则要尽可能少一点。

奖励能让人心生快乐,感受到愉悦,而且这种愉悦是可以传播给别人的,具有更为积极的榜样作用。你要提倡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奖励那个做得好的人,而不是惩罚那个做得不好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向上的良性竞争。

多指导,少指责。现代人竞争压力大,时间紧迫,师傅对待徒弟,上级对待下级,有时就会显得严厉无情,动辄厉声呵斥。虽然佛家有“棒喝”一说,但总是棒喝,效果必然好不到哪儿去。耐心地给予指导,远要比生硬的斥责更有效。所以,我总是对公司管理人员说,对待犯错误的员工,斥责他不如开导他、感化他,以己心换彼心,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其实,对于斥责者而言,总是沉浸在指责别人的情绪中,未必是好事,生气就会伤肝,长期如此总非好事。而对于被斥责者而言,总是被苛责,被否定,次数多了,要么变得麻木,要么变得充满畏惧,工作仿佛变成了刀山火海,于公司于个人都绝不是好事。

多欣赏,少挑剔。一个懂得欣赏他人的人,必定是一个胸怀宽广,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人。这里的“美”可以是一项优点,一种品质,一份自然美景,一次难忘经历等。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一个企业里,尤其需要多一些发现美的眼睛。它带来的好处不用说,人们都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有利于公司内部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

世间的人,吃百种米,自然有百种性格;世间的事,纷纭复杂,百种因自然会造成百种果。所以,不应以完美的标准苛求某人某事。这样做,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把握一个度,要对全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要知道下属能力之所及是什么状况,某件事情的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是在你掌控之中的。比如你深知某位员工在某件事上的能力是6分,而他这次竟然得到了7分。这时候,我们就应该给予表扬,而不是苛求他非要达到9分、10分。你给予明明白白的肯定,员工也会回报企业完完全全的奉献。

多感恩,少抱怨。无论是多赞美,多奖励,多指导还是多欣赏,其背后都有一种十分正面的心理力量,那就是“感恩”。企业为员工提供了就业机会,提供了让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所以员工感恩企业是应该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企业同样应对员工怀有感恩之心。因为一个没有“人”的企业,必然会“止”步不前。再精良的机器,再完善的制度,如果没有“人”作为依托,都会毫无用处。所以,每一家优秀企业,其辉煌成绩的背后,都不难找到它们的感恩文化,比如松下幸之助无论是在年景好还是年景差的时候,都会在年会上向所有员工道谢,非常诚恳地感谢他们陪着公司风雨与共,感谢他们在公司业务繁重时以公司为先。除了感人至深的讲话,他还将这种感恩化为实际行为,让员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来自公司的心意,产生一种“公司就是我家”的温暖情感。所以松下公司曾几次遭遇濒临停产倒闭的困境,都依靠着公司上下同心,平安渡过劫难。试想,如果公司方面在困难时一味地埋怨员工不尽力,抱怨市场行情不好,一味地怨天尤人,也就不会有松下公司的辉煌了。

按照这“五多五少”的原则进行经营管理,就能轻松建立起快乐工作的企业氛围。

P87-89

书评(媒体评论)

是时候来一次“向幸福出发”了,是时候思考“什么是幸福”了。

只有看清什么是自己所追求的,厘定未来道路的方向,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和能要的,才能够把握幸福的真义。

幸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幸福,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幸福的家庭,幸福的社区,幸福的环境,幸福的企业,幸福的城市,幸福的国家。

目录

序/1

上篇 感知篇:幸福是什么?

第一章 你幸福了吗?/3

一、难以捉摸的“幸福”/3

二、幸福如何去丈量/7

三、幸福的一币两面:取与予/17

第二章 幸福迷途/21

一、不幸福的“幸福经济学”/21

二、幸福头上三道锁/23

三、战争是幸福的刽子手/26

四、生态环境在说“No”/28

五、阻扰幸福的其他变数/34

第三章 幸福浪潮悄然而至/44

一、当幸福成为一种时尚/44

二、世界迎来幸福“冲击波”/47

中篇 体验篇:幸福在哪里?

第四章 幸福城市:开辟幸福社会新视野/53

一、时代呼吁有人情味的城市/53

二、幸福是城市的新坐标/58

三、幸福城市的五大准则/60

四、城市迈向幸福的黄金定律/67

第五章 幸福企业:挖掘幸福工作新源泉/72

一、企业新使命:追求幸福最大化/72

二、幸福企业的四项标准/78

三、五大法则成就幸福企业/86

第六章 幸福社区:扩展幸福生活新外延/97

一、新型社区崛起是城市化必然结果/97

二、幸福社区的三大指标/100

三、因地制宜建设幸福社区/102

第七章 幸福家庭:确立幸福生活新准则/105

一、家庭是幸福的港湾/105

二、幸福家庭的三个支点/110

三、幸福婚姻须细心经营/114

四、给予亲人无私的爱/119

第八章 幸福人生:提升幸福体悟新动力/122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幸福感悟/122

二、八把幸福标尺/123

三、十把幸福魔杖/142

第九章 幸福教育:培养幸福感知力/162

一、不应缺失的幸福启蒙/162

二、给孩子当下的幸福/166

三、感悟幸福,享受幸福/167

下篇 展望篇:幸福往何处去?

第十章 幸福中国/173

一、幸福中国成为举国共识/173

二、中国如何迈向幸福国家/178

第十一章 幸福文明/184

一、下一站:幸福文明/184

二、幸福文明必定到来/186

三、幸福文明下的最大转变/191

四、幸福社会的未来不是梦/194

参考文献/203

序言

回顾我经历过的半个世纪岁月,有一股日益清晰的潮流值得关注,即“幸福”冲击波正在袭来,日益成为人们谈论的主流话题,并已经达成一个社会共识:人类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这一共识正在深刻地、全方位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和进步。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一社会潮流里,有些人追求幸福的行为趋于偏执甚至极端。有一些人,为了追求更多财富而落得身败名裂,为了无上权势而最终身陷囹圄。更有甚者,为一己私利危害到到公众和社会利益,甚至成为社会公敌、历史罪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德国哲学家将这一现象归结为“忽然发疯似的追求幸福的狂热病态”,主要表征为快乐缺失和幸福焦虑,根本原因则是社会关联破裂和意义缺失,于是就有些内心空虚、外在冷漠的人们疯狂地追求物质,寻找表面的快乐。

这正是全世界面临的“伊斯特林悖论”之窘境——由美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理查德·A·伊斯特林经过长期比较研究得出的“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结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幸福感的相应增加,现实是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日趋紧张,诸如物欲膨胀、贫富悬殊、人情冷漠、精神郁闷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追根究底,有太多人追寻幸福,却不明白真正的幸福并非单纯地攫取更多的金钱、满足更苛刻的口腹之欲、获得更大的权势。伊壁鸠鲁曾说:“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才竭力以求避免痛苦和恐惧。”尽管这一提法将幸福内涵抽象化,但将之代人现实生活中,它其实并不难懂。一个人功成名就、腰缠万贯固然是一种令人艳羡的好运,但是,倘若他所居住的城市治安混乱,污水横流,天空充满了雾霾,人与人关系紧张、冷漠,邻里老死不相往来,家庭关系冷漠,甚至家人相互仇视,同事之间彼此提防、排挤,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唯利是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狼性哲学”,那他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他会被嫉恨者、觊觎者虎视眈眈,同时也会为不确定的发展前景心生忧虑。他会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如此忧心忡忡,压力重重,何来幸福可言?

可见,要实现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需要构建一个相互作用、宏大的幸福系统,它包含了三个维度:一是个体的人,他是一切人类活动的主体。自我的提升和完善最终要向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康德所说的“德福一致”以及马克思的“多维度幸福”迈进;二是个体之外的物理环境,包括家庭、社区、企业、城市等外在环境,它们虽属于“物”的范畴,却同样会反过来作用于个体的精神世界;三是社会潮流、社会文明,属于社会发展的精神层面,它是汇总无数个体行为的结果,并最终作用于社会的主体——个体的人,以及各种物理环境。只有当三个维度实现和谐共生,相互促进,身处其中的个体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这种获得真正幸福中的人,我称之为“被层层幸福冲击波簇拥着的人”,换句话说,未能在以上三个维度中都实现幸福的人,就不能算是幸福的人。

一个“被层层幸福冲击波簇拥着的人”,他必须具备这样几个特征:拥有自我认同、自我肯定的积极情绪体验;获得物质与精神享受后的成就和满足体验;拥有一种将至善至德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体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万物;秉持“与人为善,君子之美德”的行事准则;拥有感恩、诚信、知足者常乐的内在体验;拥有为善者乐,为恶者悲的信念。

作为幸福世界的主体,人们一方面享受着该世界提供的各种便利,品味着幸福生活的滋味,另一方面,人们更是这个幸福世界的建设者,就像物理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们也在发挥自身作用建设、完善所处的世界,这是一个相互给予和相互提升的过程。

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和大家一起探讨并希望辨明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追求幸福在当今社会背景中的重要意义。唯有了解相关的正确的幸福知识,才有可能掌握更多寻找幸福的方法,体悟幸福的真谛。

第二,如何追求真正的幸福。总的来说,一是不应局限于狭义上的物质享受,而应从物质层面升华至精神层面,正如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是幸福的主要内容。二是将幸福概念所指向的对象辐射到家庭、社区、企业、城市等更大的范畴,个人幸福、社会幸福只有在这些更广更高的层面进行诠释和扩展才能获得真正的完满。

第三,从国家、社会的高度认识幸福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颗水珠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沙子能构筑巍巍天堂,无数的历史事实已经验证了“劳动人民创造历史”乃至理名言。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固然是独立的,偶然性的,却同时存在着推动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在当今汹涌的“幸福”潮流里,我们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应尽可能地把握时机,将自身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本书主体结构同样遵循了三个维度的划分思路,纵向对幸福概念的探讨与解析,横向则阐析构建幸福单元即幸福城市、幸福企业、幸福社区、幸福家庭、幸福人生、幸福教育等具有指导意义的操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将从实践向精神层面的提升、从微观到宏观的跨越列为第三个维度,力求使全书结构呈现出一个立体、全面的行文结构,进而希望能阐明如何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幸福新世界。

“幸福”作为当今世界最具争议性和现实意义的论题,由于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外延极为广泛,迄今为止尚没有一套可称为定论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本书各种观点、论断皆为我数年来观察总结所得,不敢说皆为金玉良言,却也一直秉着“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的愿望,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去探讨、思索幸福的真义,去甄别、确立追求幸福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具有时代气息和实践意义的幸福理论和方法论,若真能如此,则我心慰矣。

当然,每个人所理解的幸福各不一样,因而所践行的幸福模式也各不相同,但是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大方向是正确的,是坚定的,千姿百态的幸福模式就会犹如百花齐开,共筑一个万紫千红的幸福国度,缔造“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幸福文明。

是为序。

内容推荐

《幸福冲击波》一书的内容提要如下:

是时候来一次“向幸福出发”了,是时候思考“什么是幸福”了。

只有看清什么是自己所追求的,厘定未来道路的方向,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和能要的,才能够把握幸福的真义。

幸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幸福,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幸福的家庭,幸福的社区,幸福的环境,幸福的企业,幸福的城市,幸福的国家。

《幸福冲击波》由刘茂才、卢俊卿编著。

编辑推荐

幸福冲击波正在袭来,已日益成为人们谈论的主流话题,并已经达成一个社会共识:人类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这一共识正在深刻地、全方位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和进步。

由刘茂才、卢俊卿编著的《幸福冲击波》一书纵向对幸福概念进行探讨与解析,横向则阐析构建幸福单元,即幸福城市、幸福企业、幸福社区、幸福家庭、幸福人生、幸福教育等具有指导意义的操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将从实践向精神层面的提升、从微观到宏观的跨越列为第三个维度,力求使全书结构呈现出一个立体、全面的行文结构,进而希望能阐明如何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幸福新世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幸福冲击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茂才//卢俊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403595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2013257359
中图分类号 B82-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