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白古体诗研究
内容
作者简介
宫立华(1979—),女,汉族,吉林省梨树县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方向。研究生期间,跟随导师魏祖钦副教授参与了2010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庐山历代诗词全集》中“明诗卷”编写工作。2011年8月,到云南省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目前担任图书馆馆长,讲师。2011年至今,公开发表了《论苏轼在苦难中的生命超越》《“钗盒”与“桃花扇”之作用比较浅论》《论李白与杜甫战争诗之异同》《试论古代文学作品中李、杨爱情主题的转换》等十余篇学术论文。
目录
上卷 李白五言古诗研究
绪论
第一章 李白五古体制分类与特色
第一节 太白五古的体制分类
第二节 风貌迥异的各类五古
第二章 “古风体”五古
第一节 “古风体”五古的因革
第二节 “古风体”五古的创新与发展——以浪漫主义手法讽喻社会现实
第三章 “乐府体”五古
第一节 “乐府体”五言古诗的渊源
第二节 太白“乐府体”五言古诗的创新与发展——以乐府古题写时事抒己怀
第四章 “酬应体”五古
第一节 “酬应体”五古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酬应体”五古内容的创新和发展
第五章 太白五古对后世五古创作的影响
中卷 太白七言古诗的渊源与新变
第一章 七言古诗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节 唐前七言古诗的演变
第二节 初唐七言古诗的演变
第三节 盛唐七言古诗的全面繁荣
第二章 李白与七言古诗
第一节 诗人生平
第二节 诗人思想及其个性
第三节 李白的七言古诗
第四节 李白七言古诗的艺术个性
第三章 李白七言古诗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李白七言古诗的贡献及地位
第二节 李白七古对后世的影响
下卷 太白五古与七古之比较研究
第一章 相似而又不同的诗体体制
第一节 相似的诗体体制
第二节 截然不同的“古风体”“歌行体”
第二章 诗歌选取的题材大同小异
第一节 借乐府古题写现事
第二节 亲情友情爱民忧国情
第三节 乐观进取又充满理想抱负的李白
第三章 异曲同工的抒情方式
第一节 强烈的“李白式”的主观抒情方式
第二节 大相径庭的主观情绪宣泄方式
第三节 自信张扬的精神个性突显
第四章 迥然不同的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是作者在2011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李白五古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写作而成。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部分先总论李白五言古诗的重要地位、研究现状,再谈五言古诗的特点和研究李白五言古诗的意义。中卷部分主要讲述太白七言古诗的渊源与新变,主要分三章进行论述。下卷部分主要对李白的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两者的相同之处与差异之别,从而感受到李白古体诗创作所展现的固有魅力,以期对太白古体诗创作有全面的认识。
内容推荐
作为唐代最耀眼的诗人,李白的诗歌以雄才纵逸著称,代表了盛唐诗歌的气象和最高成就。历来李白诗歌的研究著述颇多,但多集中于七言古诗上面,对其五言古诗的研究并不多见。本书独辟蹊径,以李白的五言古诗为侧重点,深入探究了李白古体诗的源流、风格、地位和影响,让人们对李白的古体诗创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真切感受到李白古体诗的独特魅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白古体诗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宫立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244366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19
CIP核字 2019048897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