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里湾(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内容
内容推荐
《三里湾》是现代作家赵树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5年初版。《三里湾》围绕着三里湾农业合作社秋收、扩社、整党、开渠四项工作,描写了马多寿、范登高、袁天成、王宝全四户人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纠葛,反映了农村中先进与落后力量的冲突,展现了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农村生活的风貌。?《三里湾》善于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寥寥数笔而神形毕肖,结构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情节连贯而不跳跃,语言生动、朴素、幽默、风趣。
作者简介
赵树理,山西沁水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学校。一九三七年参加抗日工作。历任高小及初中教师,山西阳城县新编八区区长,《黄河日报》路东版编辑,《中国人报》、新华书店、《新大众报》编辑。一九四九年后历任《工人报》记者,全国文字工作者协会常委、创作部负责人,《说说唱唱》编辑、副主编,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创作部长。全国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共第八届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一九三三年开始发表作品。一九五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盘龙峪》《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福贵》《“锻炼锻炼”》《邪不压正》《传家宝》《卖烟叶》,鼓词《庞如林》《石不烂赶车》,文学剧本《万象楼》《打倒汉奸》,报告文学《孟祥英翻身》,以及《赵树理文集》(四卷)等。
目录
从旗杆院说起
一 放假
二 万宝全
三 奇怪的笔记
四 “这日子不能过了”
五 拆不拆
六 马家院
七 惹不起遇一阵风
八 治病竞赛
九 换将
十 不能只动一个人
十一 范登高的秘密
十二 船头起
十三 老五园
十四 黄沙沟口
十五 站得高、看得遍
十六 菊英的苦处
十七 三个场上
十八 有没有面
十九 出题目
二十 小组里的大组员
二十一 非他不行
二十二 汇报前后
二十三 还得参加支部会
二十四 奇遇
二十五 三张画
二十六 忌生人
二十七 决心
二十八 有翼革命
二十九 天成革命
三十 变糊涂为光荣
三十一 还是分开好
三十二 接线
三十三 回驴
三十四 国庆前夕
序言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展现中华民
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文学发展水平,深入揭示新中国70年
来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人们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
懈奋斗,我们策划出版了这套“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
典藏”丛书。为将该丛书打造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
作精良的精品丛书,我们成立了丛书评审专家委员会,成
员均为密切关注和深刻了解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动态的资深
评论家。委员会从历史评价、专家意见和读者喜好等方面
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众多优秀长篇小说进行综合评定,从
中选出70部描写我国人民生活图景、展现我国社会全方位
变革、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主体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和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品力作。这些
作品,大多为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
奖”等重大国家级奖项的长篇小说,政治性、思想性和艺
术性高度统一,代表了中国文坛70年间长篇小说创作发展
的最高成就。
我们致力于“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
术价值作为追求”的使命任务,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精神、展现中国
风貌的同时,倡导精品阅读,引领和推动未来的中国文学
原创出版。
导语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文学发展水平,深入揭示新中国70年来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人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我们策划出版了这套“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
精彩页
从旗杆院说起
三里湾的村东南角上,有前后相连的两院房子,叫“旗杆院”。
“旗杆”这东西现在已经不多了,有些地方的年轻人,恐怕就没有赶上看见过。这东西,说起来也很简单——用四个石墩子,每两个中间夹着一根高杆,竖在大门外的左右两边,名字虽说叫“旗杆”,实际上并不挂旗,不过在封建制度下壮一壮地主阶级的威风罢了。可是在那时候,这东西也不是哪家地主想竖就可以竖的,只有功名等级在“举人”以上的才可以竖。
三里湾的“举人”是刘家的祖先,至于离现在有多少年了,大家谁也记不得。有些人听汉奸刘老五说过,从刘家的家谱上查起来,从他本人往上数,“举人”比他长十一辈,可是这家谱,除了刘老五,刘家户下的人谁也没有见过,后来刘老五当了日军的维持会长,叫政府捉住枪毙了,别人也再无心去细查这事。六十多岁的王兴老汉说他听他爷爷说,从前旗杆院附近的半条街的房子都和旗杆院是一家的,门楣都很威风,不过现在除了旗杆院前院门上“文魁”二字的匾额和门前竖过旗杆的石墩子以外,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当日刘家出过“举人”了。
旗杆院的房子是三里湾的头等房子。在抗日战争以前,和旗杆院差不多的好房子,本来还有几处,可惜在抗日战争中日军来“扫荡”的时候都烧了,只有旗杆院这两个院子,因为日军每次来了自己要住,所以在刘老五死后也没有被他们烧过。在一九四二年枪毙了刘老五,县政府让村子里把这两院房子没收归村;没收之后,大部分做了村里公用的房子——村公所、武委会、小学、农民夜校、书报阅览室、俱乐部、供销社都设在这两个院子里,只有后院的西房和西北小房楼上下分配给一家干属住。这一家,男女都在外边当干部,通年不回家,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妈妈留在家里。这位老太太因为年纪大、住在后院,年轻人都叫她“后院奶奶”。
三里湾是个模范村——工作开辟得早、干部多,而且干部的能力大、经验多。县里接受了什么新的中心工作,常好先到三里湾来试验——锄奸、减租减息、土改、互助,直到一九五一年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是先到这个村子里来试验的。每逢一种新的工作开始,各级干部都好到试验村取得经验,因此这个村子里常常住着些外来的干部。因为后院奶奶有闲房子,脾气又好,村干部常好把外来的干部介绍到她家里去住,好像她家里就是个外来干部招待所。
近几年来,旗杆院房子的用处有点调动:自从全国大解放以后,民兵集中的次数少了,武委会占的前院东房常常空着,一九五一年村里成立了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开会、算账都好借用这座房子,好像变成了合作社的办公室。可是在秋夏天收割的时候,民兵还要轮班集中一小部分来看护地里、场上的粮食;这时候也正是合作社忙着算分配账的时候,在房子问题上仍然有冲突;好在乡村里的小学、民校都是在收秋收夏时候放假的,民兵便临时到对过小学教室里去住。到一九五二年,到处搞扫盲运动,县里文教科急于完成扫盲工作,过左地规定收秋不放假,房子又成了问题,后来大家商量了个解决的办法是吃了晚饭上一会课,下了课教室还归民兵用。P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里湾(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树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54289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53
出版时间 1964-08-01
首版时间 1958-04-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0
CIP核字 201915020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