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政道溯源(精)/中国政治思想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构成中国古典政治文明根基的经典文献及其诠释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追溯中国政道之源,致力发掘、疏理、建构、彰显中国古典政治思想或政治哲学的根本理念、体系结构及其现代意义,尝试在人类政治文明史视野下省思『政治』的概念及其本质。 作者简介 张允起,字展中,祖籍静海,任教于北京大学。著有《宪政、理性与历史:萧公权的学术与思想》《日本法政思想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萧公权卷》(编著),主编主译《日本明治前期法政史料选编》等。 目录 导言 中国“政道”问题 第一章 《尚书》中的法治精神 一、“有典有则”:《尚书》中的规则意识 二、君臣、君民关系与责任政府观念 三、皋陶与《尚书》中的司法权问题 四、“法家正统”说与法治的本土资源 结语 《尚书》与中国立宪传统 第二章 《洪范》与中国政治思想的深层结构 引言 关于所谓“中国政治思想的深层结构” 一、“治天下之大法”:《洪范》的性质 二、“三才之至理”:洪范九畴的内部结构 三、“皇极”之歧义:“大中”“君极”及其超越 四、“辟”与“臣”:现世君主在洪范九畴中的位置 结语 《洪范》的深层结构 第三章 天地人:远古中国的三才之道 引言 关于“天人合一”说 一、“三才之道”“天地之道”“天地之大德” 二、天道/天德、地道/地德、人道/人德 三、“道”与“德”之内在关系 结语 “天人合一”抑或“天地人合一”? 第四章 “物必有合”:董仲舒政治哲学再探讨 一、“王道之三纲”与“《春秋》之法” 二、“阴阳和调”与“物必有合” 三、《春秋繁露》中的三才之道 四、“万物之本”“天地之元”“《春秋》之道” 结语 《春秋》之本与易道精神 第五章 “一以贯之”与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体系 引言 “一以贯之”之真解? 一、道与德 二、仁与义 三、礼与乐 四、政与刑 结语 多维一体的古典政治哲学体系 第六章 天下大同的理念与制度 引言 “帝国主义”的幽灵与永久和平的前提 一、“世界国家”与“万民法 二、帝国主义的起源:从“上帝之城”到“世界帝国” 三、自然权利、“万国法”与“永久和平” 四、国际立宪主义的源流 五、中国与国际立宪主义 结语 从国内立宪主义到国际立宪主义 终章 为“政治”正名: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世界史意义 附录一 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及其中国政治思想研究 附录二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萧公权卷》导言 附录三 主权国家与天下大同 附录四 中国方案、永久和平与国际立宪主义 后记 导语 本书通过对先秦以来经典文献的重新诠释,阐发中国政治智慧与政治文明的本质特性与结构体系,追溯古典中国的政道精神。基于文献,纠正谬说,明辨是非,正本清源。通篇从反对专断权力、责任政府观念、司法权的职能、洪范皇极的深层意义、法治的本土资源、天下秩序观念,以及天道、地道、人道、政道之内在关系等问题意识切入展开,探赜索隐,归纳总结。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政道溯源(精)/中国政治思想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允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7502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2 |
CIP核字 | 2019094532 |
中图分类号 | D0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8.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51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