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竹简文子研究之回顾与反思(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五个章节,依次为:一、竹简《文子》研究;二、竹简《文字》成书年代反思;三、竹简《文子》、进本《文字》、《淮南子》三书关系反思;四、今本《文子》与《淮南子》之关系;五、当代学者新近出版《文子》论著评述。 目录 前言 凡例 第一章 竹简《文子》研究 一、竹简《文子》出土背景 二、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之对读 三、竹简《文子·道德》篇与今本《文子》之异同 四、竹简《文子》、今本《文子》互校总结 五、整理小组《竹简〈文子〉校勘记》斟补 六、竹简《文子》与《淮南子》之关系 第二章 竹简《文子》成书年代反思 一、反思《文子》是否为先秦已有之典籍 二、反思《吕氏春秋》是否曾引录古本《文子》 三、《文子》与《吕氏春秋》相合文例其实皆出《淮南子》 四、竹简《文子》成书年代关键词汇 五、今本《文子》曾经参考《大戴礼记》例证 六、竹简《文子》成书年代下限佐证 第三章 竹简《文子》、今本《文子》、《淮南子》三书关系反思 一、竹简《文子》与《淮南》相合书证两则 二、今本《文子》“问答体”与“非问答体”是否出自後世拼凑整合 三、东汉高诱曾整理《淮南》、《文子》两书异文 四、今本《文子》之线纂及对话关系改纂年代蠡测 五、今本《文子》抄写年代确证 六、今本《文子》“问答体”模式依据《淮南》证 七、今本《文子》“文子”、“老子”对话人物关系改纂依据献疑 八、竹简《文子》抄写年代蠡测 第四章 今本《文子》与《淮南子》之关系 一、《淮南子》因袭《文子》而改用楚语说反思 二、今本《文子》诠释《淮南》考 第五章 当代学者新近出版《文子》论着述评 一、王三峡《文子》研究述评 二、张丰乾《文子》研究述评 三、李锐《文子》研究述评 四、白光华(Charles Le Blanc)《文子》研究述评 五、勒维(Jean Levi)《文子》研究述评 六、叶波(Paul van Els)《文子》研究述评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竹简文子研究之回顾与反思(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志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3861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0 |
CIP核字 | 2019074533 |
中图分类号 | B223.95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7 |
宽 | 16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