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舍小说散文/名家精品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极为特殊的一位,他的创作并不如其它作家那样由短篇小说或散文为真正开端,而是出手主以《老张的哲学》、《二马》等长篇小说传其文名。他的短篇小说的正式创作起步较晚,始于三十年代。其时,正是我们展示老舍 高深的艺术造诣和老舍创作的精神内核。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夺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本丛书共收录了二十几位现当代文学大家的经典力作,涵盖了人生、亲情、友情、感恩、审姜、励志、成长、成功,等多十热点话题,并附有名师的精彩评析。细细品味,点燃智慧的澄净心灯;慢慢诵读,开启人生的芳香之旅……本书为《老舍小说散文》,由高长春编著。

内容推荐

《老舍小说散文》由高长春编著。

《老舍小说散文》简介: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极为特殊的一位,他的创作并不如其它作家那样由短篇小说或散文为真正开端,而是出手主以《老张的哲学》、《二马》等长篇小说传其文名。他的短篇小说的正式创作起步较晚,始于三十年代。其时,正是我们展示老舍 高深的艺术造诣和老舍创作的精神内核。

老舍的散文比之于他的小说更显得自然而率真。从而使得他们的内心更加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散文是不刻意使用技巧的,完全是凭着作者内心的感受在说话,或者可以说老舍并不认为那是在写作品。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老舍“曾明确表示,不愿任何人收集整理编辑他的散文”,其中包括他的幽默诗文等。

老舍散文中还有不少看似和生命无关的篇目,可以说是老舍从细微的角度,领略和解释生命的某些情绪吧。如《想北平》体现的老舍对北平的爱,也许下可以为我们提供时一步领略和解释老舍这个北平人部分生命的机会。

“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看,看便起了心灵的感应,这个感应便是生命的呼声”,这不光是我们理解老舍精神内核的钥匙,或许也是理解下切大作家大作品的一把钥匙吧。

目录

批注式阅读范例

月牙儿

我这一辈子

马裤先生

柳家大院

上任

微神

柳屯的

老字号

断魂枪

正红旗下

小型的复活

我的母亲

宗月大师

诗人

想北平

文牛

养花

试读章节

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这个月牙儿一样的月牙儿;多少次了,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种种不同的景物。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它唤醒了我的记忆,像一阵晚风吹破一朵欲睡的花。

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那时候我也不过是七岁吧,一个穿着短红棉袄的小姑娘。戴着妈妈给我缝的一顶小帽儿,蓝布的,上面印着小小的花,我记得。我倚着那间小屋的门垛,看着月牙儿。屋里是药味,烟味,妈妈的眼泪,爸爸的病;我独自在台阶上看着月牙,没人招呼我,没人顾得给我做晚饭。我晓得屋里的惨凄,因为大家说爸爸的病……可是我更感觉自己的悲惨,我冷,饿,没人理我。一直的我立到月牙儿落下去。什么也没有了,我不能不哭。可是我的哭声被妈妈的压下去;爸,不出声了,面上蒙了块白布。我要掀开白布,再看看爸,可是我不敢。屋里只是那么点点地方,都被爸占了去。妈妈穿上白衣,我的红袄上也罩了个没缝襟边的白袍,我记得,因为不断地撕扯襟边上的白丝儿。大家都很忙,嚷嚷的声儿很高,哭得很恸,可是事情并不多,也似乎值不得嚷:爸爸就装人那么一个四块薄板的棺材里,到处都是缝子。、然后,五六个人把他抬了走。妈和我在后边哭。我记得爸,记得爸的木匣。那个木匣结束了爸的一切:每逢我想起爸来,我就想到非打开那个木匣不能见着他。但是,那木匣是深深地埋在地里,我明知在城外哪个地方埋着它,可又像落在地上的一个雨点,似乎永难找到。

妈和我还穿着白袍,我又看见了月牙儿。那是个冷天,妈妈带我出城去看爸的坟。妈拿着很薄很薄的一罗儿纸。妈那天对我特别的好,我走不动便背我一程,到城门上还给我买了一些炒栗子。什么都是凉的,只有这些栗子是热的;我舍不得吃,用它们热我的手。走了多远,我记不清了,总该是很远很远吧。在爸出殡的那天,我似乎没觉得这么远,或者是因为那天人多;这次只是我们娘儿俩,妈不说话,我也懒得出声,什么都是静寂的;那些黄土路静寂得没有头儿。天是短的,我记得那个坟:小小的一堆儿土,远处有一些高土岗儿,太阳在黄土岗儿上头斜着。妈妈似乎顾不得我了,把我放在一旁,抱着坟头儿去哭。我坐在坟头的旁边,弄着手里那几个栗子。妈哭了一阵,把那点纸焚化了,一些纸灰在我眼前卷成一两个旋儿,而后懒懒地落在地上;风很小,可是很够冷的。妈妈又哭起来。我也想爸,可是我不想哭他;我倒是为妈妈哭得可怜而也落了泪。过去拉住妈妈的手:“妈不哭!不哭!”妈妈哭得更恸了。她把我搂在怀里。眼看太阳就落下去,四外没有一个人,只有我们娘儿俩。妈似乎也有点怕了,含着泪,扯起我就走,走出老远,她回头看了看,我也转过身去:爸的坟已经辨不清了;土岗的这边都是坟头,一小堆一小堆,一直摆到土岗底下。妈妈叹了口气。我们紧走慢走,还没有走到城门,我看见了月牙儿。四外漆黑,没有声音,只有月牙儿放出一道儿冷光。我乏了,妈妈抱起我来。怎样进的城,我就不知道了,只记得迷迷糊糊的天上有个月牙儿。P5-6

序言

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极为特殊的一位,他的创作并不如其它作家那样由短篇小说或散文为真正开端,而是出手就以《老张的哲学》、《二马》等长篇小说传其文名。他的短篇小说的正式创作起步较晚,始于三十年代。其时,正是我们展示老舍高深的艺术造诣和老舍创作的精神内核。

老舍的短篇小说显示了作者艺术视野的开阔,塑造人物形象的多样与鲜活。出现在他短篇小说中的有反动官僚、革命志士、家庭妇女、知识分子;也有土匪、武师、巡警、妓女、小贩、车夫、士兵等等,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老舍把塑造人物作为“小说家的第一任务”,对人物的把握注重“揭示个性”,表现“思想与感情”,从而写出了人物的生存环境,生命状态,使人物形象充满了内心的张力。同时老舍的语言为他的作品增加了艺术魅力。他能用简洁的文笔勾勒出动人的画面,用浅显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做到“话到人到”,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这些都足以显示老舍高深的艺术造诣。但这些仅仅部是作为老舍创作精神的艺术显现,理解老舍的精神内核则是我们真正理解老舍的最重要的途径。

如何理解老舍创作的精神内核呢7老舍在他《论创作》一文中说,“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看,看便起了心灵的感应,这个感应便是生命的呼声。”这或许是老舍给予我们理解其精神内核的一种提示。

如《微神》,是老舍很少见的直接描写爱情的篇目。作者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借助男主人公连绵不断的独白,表现内在情感的流动,展现了一幕战栗的人生悲剧,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而那个把爱深埋在内心却为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的女孩子的悲惨一生的心灵苦痛,只有像老舍这样和人物的生命有感应的人,才能够有如此深刻的体察和感受。再如《月牙儿》中那一对沦落为娼的母女的故事何以震撼人心呢?主要就在于作者给我们展示出了无助的生命的心灵悲剧。黑暗残酷的现实压迫着孤苦无助的母女,无论她们怎样的挣扎,心中的最基本的吃饱穿暖的人生愿望都被无情摧毁,她们倔强的心灵遭到了无情践踏,她们的生命在绝望中随风飘逝。作者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人物的心灵才可以在创作中达到这样的深度,才可以真正地震撼人心。《柳家大院》中的王家的小媳妇为什么会惨死呢?谁是杀害她的凶手?她的公公,小姑子,丈夫吗?还是贫穷或者是所谓的“文明”呢?如果作者没有对生命的领略,对生命的解释,对人物心灵的感应,何以为这些孤苦的生命呼喊?如果没有这种心灵的感应,何以能对《断魂枪》中的沙子龙保守、没落精神的批判和对他想要执着守住心灵最后一点骄傲的细微体察呢?

当然老舍的不少篇章并没有很直接表现对人物的某种情感,或者说有不少篇章更多地是导向对社会,文化的批判的,但我们可以看到老舍通过对社会文明的批判最终的精神则是完全地指向生命的。

这种对生命的心灵的感应,不只在老舍的小说中,在他的散文中也是丰富而充沛的。

老舍的散文比之于他的小说更显得自然而率真。从而使得他们的内心更加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散文是不刻意使用技巧的,完全是凭着作者内心的感受在说话,或者可以说老舍并不认为那是在写作品。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老舍曾明确表示,‘不愿任何人收集整理编辑他的散文”,其中包括他的幽默诗文等。

也正是不刻意为文,不认为自己是在写作,所以我们可以从更直接的角度理解老舍对别人生命同时也对自己生命的感应。

如《小型的复活》就是对自己的感应,老舍对自己那一段岁月毫不隐讳地展现出来,不管是自己的好处还是自己的坏处,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己的生命的轨迹。这些内容的叙述本身就是对自身生命的感应与整理,他也在看自己的生命,也在领略和解释自己的生命。《宗月大师》中,那位极为富有的刘大叔是慷慨助人的,笑声也是洪亮的。财产一空,出家为僧的贫困的刘大叔——宗月大师,仍是慷慨助人的,笑声仍是洪亮的。“谁见到这位破和尚也不曾想到他曾经是个在金子里长大的阔大爷”,这是怎样的生命呢?《我的母亲》中,作为儿子的老舍对母亲那种勤劳、善良、隐忍的描写何尝不是老舍对母亲生命的理解,何尝不是作为儿子对自己生命的感受呢?

老舍散文中还有不少看似和生命无关的篇目,可以说是老舍从细微的角度,领略和解释生命的某些情绪吧。如《想北平》体现的老舍对北平的爱,也许正可以为我们提供进一步领略和解释老舍这个北平人部分生命的机会。

“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看,看便起了心灵的感应,这个感应便是生命的呼声”,这不光是我们理解老舍精神内核的钥匙,或许也是理解一切大作家大作品的一把钥匙吧。

2004年3月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舍小说散文/名家精品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长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2421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6.2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