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形而上学的现代困境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形而上学的问题倏忽闪现又亘古如斯,秉持着某些共同的命题与范畴,形而上学得以成为一种“形态学”;焕生着不同的时代话题,形而上学又总是在开拓着新的“地平线”。谁能够在两者间达成一种有效的联结,谁就能把“古代”、“近代”和“当代”这些标签化的称谓暂时地置诸一旁,谁也就能真正把“思想”本身当回事儿且应该当回事儿。但是,事实上,问题远比我们想象得到的可能性要繁复得多:形而上学在现代陷入了重重困境之中——没有一个对形而上学史的通盘把握,没有一个对形而上学诸问题之个中情境的仔细甄别,没有一个对形而上学命运的整体性统观,一切深刻的思和思的可能性都将面临着一次性罄尽的危险,都将面临着化解为日常闲谈和庸碌行止的危险,都将面临着遁入历史烟霭和自绝于现实使命的危险。对这一危险的觉察有多痛彻,我们的思考就有多深刻;对这一危险的把握有多实在,我们的存在就有多真实;最后,对这一危险的占有有多强大,我们的思想轨迹就有多厚重。《形而上学的现代困境》一书试图对上述以思的名义展开的论题逐一检视并展示自己的思的态度。 目录 导 论 形而上学的传统与现实 一 形而上学的形成 二 西方哲学的两次转向 三 科学主义思潮与形而上学 四 现代人本主义形而上学 第一章 生命意志论 一 从理性本体到生命意志 二 表象世界及其意志本体 三 生命否定与悲观主义 四 叔本华与康德的关系 第二章 强力意志论 一 价值重估与上帝之死 二 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三 强力意志与超人哲学 第三章 精神分析论 一 焦虑的自我 二 原欲本体论 三 集体无意识 四 社会无意识 第四章 纯粹现象学 一 现象学的形成和目的 二 现象学的方法和理论 三 现象学的基本原理 四 从理念世界返回生活世界 第五章 存在之思 一 海德格尔与传统 二 基础存在论 三 诗意的存在之思 第六章 哲学解释学 一 解释学历史概述 二 解释学的转向 三 哲学解释学 第七章 结构崇拜与解构策略 一 结构主义哲学 二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策略 余论 一 无底棋盘上的游戏 二 超越虚无寻找人类精神家园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形而上学的现代困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朝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040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6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32 |
CIP核字 | 2019028850 |
中图分类号 | B08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