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他者的消失(精)
内容
内容推荐
在没有他者(朋友、爱欲,甚至是地狱)的世界里,彻底自恋的自我只会身陷沮丧,迷失方向,无意义感,最终导致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本书深入揭示了“同质化的恐惧”——所有人、事同化到丧失了边界;作者对同质化的分析和批判,依旧是在数字信息时代大背景下展开,并努力从传统和经典中发掘自我与他者“共在”的空间。
目录
同质化的恐怖
全球化与恐怖主义的暴力
真实性的恐怖
恐惧
门槛
异化
对抗体
目光
声音
他者之语言
他者之思考
倾听
注释
导语
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
那朋友似的、地狱般的、神秘的、诱惑的、爱欲的他者已让位于同者。如今,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对社会体造成侵害。扩散之势愈演愈烈。使社会体害病的不是异化、退隐、禁令和压制,而是过度交际、过度信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
如今的时代标志不是由他者带来的压迫,而是由同者造成的抑郁。当今社会中有诸多极具标志性的现象,譬如恐惧、全球化、恐怖主义等,韩炳哲的作品所探究的正是这些现象背后潜藏的同质化的暴力。
书评(媒体评论)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
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精彩页
同质化的恐怖
他者(der Andere)的时代已然逝去。那神秘的、诱惑的、爱欲的(Eros)、渴望的、地狱般的、痛苦的他者就此消失。如今,他者的否定性让位于同者(der Gleiche)的肯定性。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对社会体(Sozialk6rper)造成侵害。使其害病的不是退隐和禁令,而是过度交际与过度消费,不是压迫和否定,而是迁就与赞同。如今的病态时代标志不是压制,而是抑郁(Depression)。具有毁灭性的压力并非来自他人,而是来自内心。
作为一种内部压力,抑郁引发自残行为动向。抑郁的功能主体(Leistungssubjekt)仿佛被自己打死或扼杀。具有毁灭性的不仅仅是他者的暴力。他者的消失触发了另外一个全然不同的毁灭过程,即自我毁灭(selbstzerstorung)。暴力辩证法无处不在:拒绝他者否定性的体系,会引发自我毁灭动向。
同质化的暴力因其肯定性而不可见。同质化的扩散日渐严重。自某一特定的点开始,生产不再是创造性的,而是破坏性的;信息不再是有启发性的,而是扭曲变形的;交流不再是沟通,而仅仅是言语的堆积而已。
如今,感知(die Wahmelunung)本身呈现出一种“狂看”(Binge watching)的形式,即“毫无节制的呆视”(Komaglotzen)。它指的是无时间限制地消费视频和电影。人们持续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完全符合他们欣赏品位的、讨他们喜欢的电影和连续剧。消费者像牲畜一样,被饲以看似花样翻新实则完全相同的东西。如今社会的感知模式完全可以用这种“毫无节制的呆视”来概括。同质化的扩散不是癌症性质的,而是昏睡性质的。它并未遭遇免疫系统的抵抗。人们就这样呆视着,直至失去意识。
他者的否定性对患病是负有责任的,虽然他者可介入同一者(das selbe),促使抗体的形成。与此相反,梗死则源于过多同质化的东西,源于系统的臃肿不堪。这种梗死不具备传染性,而是痴肥所致。针对肥胖无从形成抗体。没有任何免疫系统能阻止同质化的扩散。
他者的否定性给同一者以轮廓和尺度。没有了这一否定性,同质化便会滋长。同一者和同者是有区别的。同一者总是与他者成对出现。与此相反,同者则缺少能限定它、塑造它的辩证的对立面。如此一来,它便肆意滋长成一团不成形的东西。同一者是有形的,一个内部的集合,一个内部世界,这要归功于它与他者的不同。同者则是没有固定形态的。因其缺少辩证对立,从而产生了彼此无差别化,一团蔓生的、不能相互区别的东西:“唯当我们思考区分之际,我们才能说同一。在区分之分解中,同一的聚集着的本质才得以显露出来。同一驱除每一种始终仅仅想把有区别的东西调和为相同的热情。同一把区分聚集为一种原始统一性。相反,相同则使之消散于千篇一律的单调统一中。”
同质化的恐怖(Terror des Gleichen)席卷当今社会各个生活领域。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人们积累着朋友和粉丝(Follower),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社交媒体呈现的恰恰是最低级别的社交。
数字化的全联网(Totalvemetzung)和全交际(Totalkommunikation)并未使人们更容易遇见他者。相反,它恰恰更便于人们从陌生者和他者身边经过,无视他们的存在,寻找到同者、志同道合者,从而导致我们的经验视野日渐狭窄。它使我们陷入无尽的自我循环之中,并最终导致我们“被自我想象洗脑”。 他者和“改变”的否定性形成深刻的经验。所谓形成经验是指:“某些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碰见了它,遭遇了它,被它推翻,被它改变。”其本质是痛楚。然而同者却不让人感到痛楚。如今,痛楚让位于点赞(Gefallt-mir),这让同者大行其道。
信息唾手可得,而获取深刻的知识却是一个平缓而漫长的过程。它展现出一种全然不同的时间性。知识是慢慢生长成熟的。时至今日,这种慢慢成熟的时间性已经渐渐被我们所遗失。它与当代的时间策略格格不人。如今,人们为了提高效率和生产率而将时间碎片化,并打破时间上稳定的结构。
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他者的消失(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韩炳哲
译者 译者:吴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04709
开本 32开
页数 12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2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54
CIP核字 2019085310
中图分类号 C912.6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6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