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先生一生践行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理念,他在山水画创作中,从不闭门造车,主张通过写生的手段为山水画创作“打草稿”。傅抱石短暂的一生中,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一边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边写生,一边创作。
审美,乃是生命品质的一部分:审美,必是先“审”而后“美”;没有审美,世界都与你无关。在本书中,我们将跟随傅抱石先生的脚步,通过大师的文字和画作,领略祖国山川的壮美,了解中国国画艺术的历史与传承,让自身审美得到升华。
图书 | 没有审美世界都与你无关(傅抱石美学教育课插图珍藏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傅抱石先生一生践行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理念,他在山水画创作中,从不闭门造车,主张通过写生的手段为山水画创作“打草稿”。傅抱石短暂的一生中,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一边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边写生,一边创作。 审美,乃是生命品质的一部分:审美,必是先“审”而后“美”;没有审美,世界都与你无关。在本书中,我们将跟随傅抱石先生的脚步,通过大师的文字和画作,领略祖国山川的壮美,了解中国国画艺术的历史与传承,让自身审美得到升华。 作者简介 傅抱石(1904~1965),现代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新余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其《国画源流概述》《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中国绘画理论》《中国篆刻史述略》等力作,融通古今,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具有通史性、开创性,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录 向美而生 怎样欣赏艺术 中国艺术与中国艺人 中国的画学 国画古今观 论人物画 中国绘画之理解和欣赏 元四家 散锋开花妙笔生 我怎样画《蝶恋花》 谈山水画创作 谈山水画写生 东北写生杂忆 北京作画记 江山如此多娇 壬午重庆画展自序 导语 中国式审美一直被群嘲,如何提升审美能力需要受到大众重视,审美教育需要成为我们大众的必修课。 傅抱石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 杰出的国画家、篆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 与齐白石比肩的艺术大师,并称“南北二石”。 张大千称他“开创了中国人物画千年未有之新画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没有审美世界都与你无关(傅抱石美学教育课插图珍藏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傅抱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50966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首版时间 | 2020-01-01 |
印刷时间 | 202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2 |
CIP核字 | 2019135359 |
中图分类号 | B83-0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