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续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该书系郭永秉先生近些年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成五类:古文字考释与研究、青铜器铭文研究、战国竹书研究、马王堆汉墓文字资料及秦汉文字研究、书评与文评。涵盖了作者自2011年至今的研究方向和写作范围。书中有些文章涉及的若干字,大多是古文字学界歧说较多,问题稍显复杂的。有的考释意见作者自认有比较确信的意见,而有些字所涉问题因为种种原因则离最后解决还有一定距离,但作者将研究史较为深入地梳理一遍、分析其间得失,也极有价值。此次精装改平装,作者对书稿内容做了部分修订。 作者简介 郭永秉,历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讲师、副教授、教授,2005—2017年担任裘锡圭教授学术助手。2015年度上海市“曙光学者”,2016年获第一届“李学勤裘锡圭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青年奖”一等奖。2018年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出版专著及论文集《帝系新研》《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续编》等,并参与《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编纂工作。 目录 序 古文字考釋與研究 從戰國楚系“乳”字的辨釋談到戰國銘刻中的“乳(孺)子” 補說“麗”、“瑟”的會通 談談戰國文字中可能與“庖”有關的資料 說“索”、“□(特殊字体)”與邬可晶合寫 續說戰國文字的“麦”和从“麦”之字 關於“兆”、“涉”疑問的解釋 從戰國文字所見的類“倉”形“寒”字論古文獻中表 “寒”義的“滄/滄”是轉寫誤釋的產物 “京”、“亭”、“亳”獻疑 青銅器銘文研究 穆公簋蓋所記周穆王大蒐事考 晉侯豬形尊銘文商榷 作册封鬲銘文拾遺 釋三晉銘刻“鬲”字異體兼談國博藏十七年春平侯 鈹銘的真偽 紹興博物館藏西施山遺址出土二年屬邦守蓐戈研究 ——附論所謂秦廿六年丞相戈與廣濑薰雄合寫 戰國竹書研究 上博竹書《孔子見季桓子》考釋二題 《孔子見季桓子》5號簡釋讀補正 “三布之玉”解 清華簡《繫年》“憚”字别解 清華簡《尹至》“錄至在湯”解 清華簡《耆夜》詩試解二則 釋清華簡中倒山形的“覆”字 馬王堆漢墓文字資料及秦漢文字研究 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横家書》整理瑣記(三題) 《春秋事語》新釋文與注釋(一-四章) 談馬王堆漢墓漆器等有關漆器製地的文字信息及 相關問題 關於《老子》第一章“道可道”、“名可名”兩句的解釋 有關隸書形成的若干問題新探 讀里耶8:461木方札記 書評與文評 完全可免的失誤 “副本文書”不是“控告文書” 文評一束 這是一個根本的態度問題 ——《新出土先秦文獻與古史傳說》導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续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永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929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61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70 |
CIP核字 | 2019155904 |
中图分类号 | H12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8 |
宽 | 164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