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狒狒战花豹/袁博动物小说新视野
内容
内容推荐
《袁博动物小说新视野》这套书包含自然界中执着的坚守、拼搏的勇气、难得的温情、群体的良知,这种生命的辉煌不仅仅属于人类,也属于在自然历史上出现过的物种。正如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所说:“这是群星闪耀的时刻,是生命真正的尊严所在。”
人类有人类的历史,自然也有自然的历史,自然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更为漫长。文学不仅用来书写人类的历史,也用来书写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哲理。
本书是其中之一,包括《爱琴海螯虾》《猴面包树的狒狒与花豹》《斑马的故事》等九个短篇小说。
作者简介
袁博,1991年生于深圳。动物小说作家,复旦大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福克斯国际学者,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访问学者。修读过生命科学、人类学、文学三个专业,与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教合作。袁博童年时生活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从8岁开始创作动物小说,在动物小说中展示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理解,书写动物种群在自然变迁中的生命际遇,被誉为“动物小说王子”。
出版了《霸王龙兄弟》《剑龙不流泪》《三角龙之阵》《梁龙的家园》《特暴龙生死录》等动物小说。作品先后获得五项冰心儿童文学奖:《火烈马》和《狼群的覆灭》获2014年冰心儿童图书奖,《狮子的心》和《野牛的故事》获2015年冰心儿童图书奖,《星宿海上的野牦牛》获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狮子的心》获2015年月度“中国好书”。《鸵鸟家族》获深圳青年文学奖。
目录
爱琴海螯虾
猴面包树的狒狒与花豹
逆翼鹰
斑马的故事
被打败的鸵鸟王
喜鹊爸爸
野兔的故事
遭遇战
虎倒威散
作者后记: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导语
《袁博动物小说新视野》这套图书语言朴素、干净、自然、温馨、想象力奇特,引人入胜,短小的篇幅、精妙的构思,给孩子快速、形象地传递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情感的感悟,留给读者思考、情感回味和想象的空间。这些故事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的奇幻之旅,让孩子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纯美的文字、唯美的画面,带孩子走进一个梦幻的世界。这是一套耐读、易品、值得回味的优秀作品,能给每一个纯真的心灵播下善与美的种子。本书是其中的《狒狒战花豹》,讲述了森林里小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
后记
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八岁时,我写了我的第一篇小说,是一篇动物小说。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已经连续创作动物小说十六年了
。可以说,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跨过了我的童年与少
年时代。之所以对动物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产生如此浓厚的
兴趣,与我的一段童年经历有关。
上小学时,我在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养殖基地里生活了
三年。养殖基地占地面积巨大,由数座连绵的山丘组成,
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养殖基地中的围栏依山而建
,相当宽敞,给成群的梅花鹿、鸵鸟、孔雀等动物留下足
够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动物在野生环境下的
生存状态。进入不同的野生动物养殖区域,就如同进入了
不同的世界。
在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是我童年记忆
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喜欢静静地观察梅花鹿在围栏中
散步,喜欢追逐在丛林中出没的野兔,喜欢寻觅在地下奔
跑如飞的鼹鼠。傍晚时候,夕阳留下的残霞染红了西方明
净的天空,远方黛青色的山峦吹来新鲜而潮湿的晚风。黯
然的暮色蒸起浅蓝色的夕露,新生的露珠沾结在斑驳的草
叶上。喜鹊从眼前扑翅而过,回到林间的巢穴;雁群穿过
苍蓝色的天空,飞往未知的远方。我穿过林中草丛,聆听
着断断续续的虫声,呼吸着大自然甜美的气息。
养殖基地的东北角位于地势平坦的山脚下,是黄沙连
绵的鸵鸟养殖区,被围栏隔开的鸵鸟群踏起滚滚黄尘。负
责饲养鸵鸟的,是一个饲养员爷爷。他是一名很有经验的
野生动物饲养员,曾经在南非、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野
生动物农场和私人动物园工作过。他养过非洲野水牛、养
过斑马、养过鸵鸟……甚至还养过一头非洲象!
那时,我最喜欢看科普书籍。从书上,我知道野生的
麻雀可以驯养为宠物。于是我想,鸵鸟应该也可以驯化的
。在我的一再央求下,饲养员爷爷开始和我一起驯服一只
两三个月大的小鸵鸟。没多久,我便在饲养员爷爷的带领
下,骑着鸵鸟到附近的山村小学上学了,所到之处,赢来
一片赞叹声。那时的我,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我想:“
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骑着鸵鸟上学的孩子吧。”
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饲养员爷爷是我最好的朋友,
常常给我讲一些来自非洲热带草原和牧场的动物故事。饲
养员爷爷说,花豹和狒狒群是非洲草原上的世仇,在非洲
的旷野中时常能看到狒狒群与花豹争夺领土的场面;非洲
野犬是非洲草原最聪明的动物,在一只受伤的非洲野犬最
困难的时候,饲养员爷爷曾经把肉块喂给它吃过;在非洲
时,饲养员爷爷曾经参与过捕捉野生鸵鸟的行动,以便得
到优良品种;繁殖季的雄性非洲野水牛脾气非常暴躁,饲
养非洲野水牛需要十分小心……
在辽阔无边的星空下,我依偎在饲养员爷爷身旁,听
着雄鸵鸟雄浑的吼声,想象着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
我以饲养员爷爷口中的故事为原型,写下了许多关于非洲
动物的故事,这是我最早创作的一批动物小说。
……
自然史动物小说——这是我给自己的动物小说的一个
全新定位。这些作品既不同于以往的动物小说,也不同于
以往的历史小说。我试图去书写一段生命的历史,写下一
个种群在自然变迁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命际遇。历史带给我
们的感受,总是苍凉而空阔的。不断变迁中的历史,可以
评判一切功过得失,可以告诉我们最深刻的生命哲理。
我的动物小说中,特定的自然史背景是必不可少的组
成部分,但我更关注的是沧桑变迁的时代背景中个体的处
境,是不同物种在它们的生存环境中回光乍现的辉煌瞬间

比如:在《霸王龙兄弟》中,一起长大的霸王龙兄弟
在刚刚成年的时候彼此相互离弃,各自历经一生的波折之
后,在迟暮之年温暖地相逢,又为了年轻一代霸王龙的逃
生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剑龙不流泪》中,由于侏罗纪末期气候变迁,剑
龙家族面临的是一个种群日渐衰微的时代,所有剑龙的后
代都必须坚强,使自己的族群生存下来,并且生生不息。
在《鸵鸟家族》中,从非洲到亚洲,截然不同的背景
,演绎了一代代鸵鸟不同的命运,不变的是它们灵魂深处
一脉相承的刚毅与勇气。
其中,包括了执着的坚守、拼搏的勇气、难得的温情
、群体的良知。这种生命的辉煌不仅仅属于人类,而可能
属于所有在自然历史上出现过的物种。正如著名奥地利作
家茨威格所说:“这是群星闪耀的时刻”,是生命真正的
尊严所在。
每天,我都在和动物小说一起成长,希望自己能够成
为一个自然精神的体验者。
书评(媒体评论)
袁博写动物小说,有他自己的优势。他修读过生
命科学、人类学、文学三个专业,知识储备在同行里
首屈一指,可以说是学者型动物小说作家。
——著名动物小说作家 沈石溪
精彩页
疲倦的抵抗。
“嚓——”致命的一击。一双铁灰色的螯钳深深地刺进了它的头颅。
白得几近透明的血液若有若无地在蓝色的爱琴海扩散着。夏日明媚的阳光穿透海水,海底的沙石上唯有温暖的静谧……
阳光、海水、纯净的细沙、碧蓝的爱琴海。
残酷的杀戮正在海底的一座岩洞旁上演着。
灰黑色的石洞旁,黑魃魃的洞口静默地张开着,带着凉意的海水从石洞最隐秘的地方吐出,似乎在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则带着叹息与辉煌的传说。
一切,都融于海潮的韵律。
它,经过一百八十次的海潮冲击后,从淡黄色的卵壳中爬出,与几百个幸运地避开天敌、可以见到阳光的兄弟一起,正式开始了作为一只欧洲螯虾的命运。
鲸吞、鲂噬、鳕食……海底潜伏的危机使它们的数量所剩无几,就连赖以栖身的岩洞也不能成为它们的避风港。作为一只幼年螯虾,在弱肉强食的爱琴海生存无异于在刀尖上舞蹈。
哪一只螯虾舞得炫丽,舞得巧妙,哪一只螯虾就可以度过半年的幼年期。
哪一只螯虾用螯钳舞得强悍,哪一只螯虾才可以生存到最后,在广阔的海洋中繁衍生息。
由于血液的大量流失,它已力不从心。它仍挥舞着独臂,弹起甲壳中所有的肌肉,奋力向它的敌人——它的兄弟蓝鳞刺去。
拥有更长螯钳的蓝鳞悠然地抬起尾甲,任绵润的海水流过自己的腹部。一双带着金属光泽的长螯幽雅地举起,准确而又迅速地刺向它独臂的根部。
蓝鳞深黑色的双眼冰冷地看着已毫无还击之力的它,将刚夹取到的灰螯送到嘴边。蓝鳞并不急于品尝战利品,而是慢条斯理地舔舐着自己螯钳上留下的血迹。
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在海浪中起伏。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晴天,洁白的帆船迎着轻风驶向朝阳,一群群可以在海天间翻飞的飞鱼竞相跃出海面,银色的鳞片在氤氲着水汽的空中闪闪发光;在巴尔干半岛、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之间的海域下,一场场物种间最本性的法则正在淋漓尽致地上演。
冥冥中注定,螯虾生命中的第一场战斗是与同类的竞争,是与兄弟的厮杀!只有饮到手足的血才可以继续生存下去。
它艰难地呼吸着,任渐渐冰凉的海水冲洗着它残破的鳃部。
在这场战斗中,它被打败了,它彻底丧失了生存的机会。
在它的情感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怨恨。身负重伤的它只想拾回那只正在被蓝鳞吞吃着的灰螯,再与之奋起一搏,以逃离死亡的降临。
在摇动着的海浪中,一片鲜艳欲滴的脆弱的红珊瑚悄然折断,徐徐落到海底沙石上。几年后,它将成为海底土壤的一部分,几十年后,翠绿的色彩将从这片沃壤中吐出。
红,鲜艳的红,躺在海床的怀抱。
大自然呼唤着她即将回归的孩子,海水中荡起一波波柔和的旋律。
蓝鳞晃动着一对钢铁般的螯钳,拨开涌动的水流,有力地踩在沙质的海床上,向奄奄一息的它一步步逼近。
强悍、凶狠、沉着,它的兄弟不愧为一只优秀的螯虾。
忽然,它发现自己并没有畏惧死亡的到来。或者说,它实质上并不会死。
千万年来,螯虾作为一个成功的物种在海底繁衍生息。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中,并不占有多少优势的螯虾非但没有消亡,反而更加繁荣地生存下来。
残酷的手足相搏并非毫无意义,这使多数平庸的个体被淘汰,使优秀的螯虾具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以使种群一代代更加强盛。
一个弱势个体的死亡,正是成全了整个种族的生存。
它的相似基因将会在蓝鳞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播。也许,蓝鳞也会被另一只螯虾打败。但是,亿万年后,螯虾种群必将生生不息。
眼前,是一片蓝,是朝阳初升的爱琴海特有的碧蓝。
蓝色,散发着死亡的气息,散发着生命的活力。
突然,它的背脊感到钻心的剧痛,蓝鳞的长螯扎进了它的甲壳,穿透了它的腹部。
它死了。它仍然生。
它并没有痛苦,开始冷却的尸体融于金黄色的海床中。
它只是做了一个永远也没有尽头的梦。在梦中,是朝霞普照的爱琴海,霞光染红了海面,海底仍是宁静的碧蓝。在海底最美丽的沙石上,亿万年后,螯虾的子孙后代将挥舞着钢铁般坚硬的螯钳,在火红色的珊瑚树旁繁衍生息……
P2-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狒狒战花豹/袁博动物小说新视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536694
开本 16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44
CIP核字 2019082204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0
161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