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术与解构--德里达中期艺术哲学批判疏论(精)/同济博士论丛
内容
目录
总序
论丛前言
前言
导论
0.1 选题意义
O.2 文献综述
O.3 方法和内容
第1章 替补剧场:语言的起源与文字学的诞生
1.1 论语言的起源
1.1.1 起源的记忆
1.1.2 言语和激情
1.1.3 悟性与反思
1.1.4 手势与声音
1.2 起源的延迟与替补
1.2.1 替补:文字的起源
1.2.2 延迟:神话文字
1.3 铭文:言语的死亡
1.4 痕迹:延异活动
1.5 抹除“是”的能指
1.6 小结
第2章 附属物:绘画与真理
引言
2.1 辅助定理:对传统艺术哲学的批判
2.1.1 自然与美的艺术
2.1.2 作品与真理
2.1.3 争执:诗性审美和对“真理”的悬置
2.2 附属物:深渊与解构
2.2.1 共通感:愉悦的美学
2.2.2 界限:parergon和ergon
2.2.3 形式:框架的拆解和附件的结构
2.2.4 批判的批判:范畴与摹仿
2.3 无目的性:没有纯粹的划分
2.4 解构的浮雕:论崇高
2.5 +R
2.6 归属:绘画的真实
第3章 无意识:画面的疯狂
3.1 论残酷
3.2 论痛苦
3.3 论疯狂
3.4 力魄画面
3.5 小结
第4章 自画像:盲者的记忆
引言
4.1 记忆的痕迹
4.1.1 超越时间的真理:心灵的回忆
4.1.2 超越空间的书写:身体的记忆
4.2 盲者的记忆
4.3 手的特质
4.3.1 手:给予和创制
4.3.2 手的仪式和契约
4.3.3 手:书写和触摸心灵的声音
4.4 绘画的起源
4.5 自画像
4.6 遗迹
4.7 盲目与偏见
4.8 附录:神学与解构
4.8.1 解构和否定神学的遭遇
4.8.2 上帝之手与盲人之手
4.8.3 信仰和知识
第5章 结语
5.1 书写-绘画
5.2 批评与反思
5.3 记忆的褶皱
5.4 起源的痕迹
5.5 没有终结的终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以“艺术与解构”为核心思路,以语言的起源问题和文字学的研究为辅,对法国著名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的创始人德里达的三部重要作品——《绘画中的真理》《使画面疯狂——论安东尼.阿尔托的素描与肖像作品》《盲者的记忆——自画像及其他遗迹》,从整体上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廓清德里达的思想背景和理论渊源,以此借一种客观公正的立场来看待其思想的多样性和深刻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术与解构--德里达中期艺术哲学批判疏论(精)/同济博士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振东//冯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869650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48
CIP核字 2017093364
中图分类号 B565.5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7
177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