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蜀都名儒(五老七贤演绎成都)/崇丽书坊
内容
内容推荐
成都不乏名人,但“五老七贤”无疑是近代成都不容越过的名帖。汉唐以来,文人人蜀就成了一种传统。他们大多寓居成都,在风起云涌、世事蝶变的那个年代,以自己的方式在成都演绎了历史华章。
作者简介
王跃,当代作家,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发表作品上千万字,出书四十多种,并数十次获奖。所著《老茶客闲话》系列八卷为著名图书品牌。小说《雪地藏獒》多次再版,《成都批判》和《成渝口水仗》为人文评论的创新之作,《成都美女》是地域文化图书的代表,《拉萨故事》和《南方浮华》为文学创作的示范之作。
目录
正篇
骆成骧:“布衣状元”三电袁世凯
赵熙:诗豪的诗词岁月
林思进:清寂堂并不清寂
宋育仁: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四川第一人
尹昌龄:慈惠堂的慈善事业
颜楷:鬻字养亲教子
刘咸荥:劝善书画和教育是一生的主题词
徐炯:一生致力办教育
谢无量:书坛独树一帜
吴之英:愤而退居的隐士
吴虞:“只手打孔家店”
尹昌衡:诱杀赵尔丰
廖平:一代经学大师
方旭:五老七贤中的外省人
邵从恩:大起大落的跌宕人生
庞石帚:受人尊仰的人
外篇
赵门三杰之向楚
周孝怀和樊孔周的“娼场厂唱”
严雁峰和严谷声父子的精神家园——贲园
序言
世界上所有的名城都是因为某些人和某些事而彰显扬
名的,一座城市因为这些精英的活动而变得生动和浪漫。
因为姚明,美国人记住了上海;因为鲁迅,人们前往绍兴
;因为海明威,人们知道了西班牙斗牛;乃至于提到巴尔
扎克,人们便想到巴黎……文化名流们用他们的创作、他
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一个地域、一座城市。名人的
名气越大,他所代表的那座城市便与人们的关系越密切,
对这个世界的感染力也就越强。甚至许多城市干脆就用了
某一位大师、巨匠或泰斗的名字来命名。
成都是一座从来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汉唐以来,
文人就有入蜀的传统。但是如果光是外面的文人进入盆地
,而没有本土的文人与之唱和,影响总是有限。只有互动
起来,酒过文从,佐以轶闻,城市的名气才被载入史册,
并传扬出去。唐代曾流传过一句俗语:“扬一益二。”这
是当时人们对全国除长安、洛阳之外,两个最大、最繁华
的经济都会扬州和成都地位的评价。扬州和成都之所以能
成为两个重要的经济中心,这是因为隋统一中国后开凿了
大运河,扬州一跃而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而成都有了都
江堰的灌溉之便,又依托这肥沃的川西盆地,一时富甲天
下,成为另一处富饶之乡。这两座城市靠一条水道长江连
接,一个地处长江头,一个地处长江尾,是文人最为向往
的两处繁华所在。李白写道: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陆游也有诗写成
都: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诗人不朽诗篇正是扬州和成都的闻名的写照。扬州曾
有二十四桥明月夜,成都亦有十二桥平分秋色。
今天,扬州的地位早已被上海取代,但成都却一直雄
踞中国西部之首,这其中除了经济的因素、地理环境的因
素和政治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因素。成都被公
认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因其有两条文化线路:一条是中国文
化传统,这是由司马相如、诸葛亮、杜甫、薛涛、花蕊夫
人等,乃至近代成都著名的“五老七贤”等文化名人所沿
革和演绎的文化源流;另一条则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西部
之后,在所谓“欧风美雨”“西学东渐”的浸润下,英国
人陶维新、启尔德和美国人毕启等人带来的西方文化传统
,尤其是加拿大人林则,他最早将西方的口腔医学引入崇
山峻岭之中的成都,在华西坝建立了中国口腔医学的摇篮
。许多外来人不明白落后的中国西部为什么会矗立着成都
这样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大都市,不仅是因为成都建城
2300年以来一直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不仅是
因为成都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茶马古道的起
点,是一处商埠集散之地;更因为成都是文人荟萃之所,
是一座文化名人汇聚之都。
蜀地的五老七贤在前后二三十年的岁月里,展现出了
一番有所作为的别样风景。民国初年,陈宦任四川督军时
每月采用“知单”形式邀约十来位名流咨询。尹昌龄于
1940年年初在成都市第一届敬老大会上谈到“五老七贤”
的由来时说:“入川滇军总参谋长罗佩金和入川黔军总司
令戴戡之战结束成立善后会,刘存厚以‘十二长老’充任
,并报出了名单。”实际上,辛亥革命以后,从尹昌衡、
胡景伊开始,历任督军、省长都会聘请一些公署顾问。
1918年,熊克武时期,除一般顾问之外,还有高级顾问十
余人。其实五老七贤并不是官方正式的任命或聘请,而是
民间对这些有崇高社会声望的绅士自然而然形成的尊称。
刘师亮穿着一身长袍就去见杨森,见面说是来向督理
讨打的,众人都为之一愣,不知这刘师亮又在玩什么花样
。刘师亮说:“督理提倡穿短衣服,我却穿着长袍来见督
理,这不是我居心冒渎虎威,该挨打吗?打赤膊的罚打手
心,我是该打屁股了!”刘师亮的言语引得哄堂大笑,杨
森说:“穿短衣服是为了节省布匹,有了现成的长袍放起
来不穿再去做短衣服,这不是节省,而是暴殄天物。有人
叫我是蛮干将军,这是以讹传讹的道听途说。遇事蛮干、
不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刘师亮这才提起对联一事,说:
“师亮草芥庶民,拙联只不过表示我渴望马路早日滚平,
从速开车以孚民望而已。”杨森呵呵一笑,说:“先生把
我当成武夫,还听不懂语义双关骂人之妙吗?”
杨森此时表现得很和气,他这人非常聪明,虽不买五
老七贤的账,但对于刘师亮这种文人他知道要用怀柔政策
才可以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果然,刘师亮说:“师亮昔
日只仰将军龙虎雄姿,今面聆领教得亲凤麟化采,真乃儒
将大风。师亮舞笔弄墨,实属班门弄斧,惭愧!惭愧!”
杨森被刘师亮恭维得飘飘欲仙,很爽快地采纳了刘师亮建
设新四川实行新政也要伐谋为上、取得民心的建议。还当
面表示要各机关法团、他的部下多订《师亮周刊》,开放
眼界,增加知识。
另一位五老七贤的代表人物徐炯创立大成初级中学,
自任校长,尊经崇礼,教育方针与时代相悖。当年的情景
极为可笑,学校内祀孔子大成殿,学生每天早晨起床入殿
上香,每月朔望跪拜。每年孔子生日停课三日,庆祝“孔
诞”,行礼如仪,八佾舞于庭,韶乐齐奏。在此时社会名
流云集,拜孔子之外兼拜徐先生。徐先生长袍马褂,端坐
受礼,俨然当世孔子。每晨第一堂课由值日学生高声朗读
“圣训”中《论语》“视思明,听思聪”一段;吃饭时读
一段“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连如厕亦有训……
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成都已是一座人口1600余万的城
市。在中国,这种人口量级的城市并不多,在世界范围内
也没有超过30座。我认为在这些大城市中的成都永远都不
会衰落,这是基于以下原因:有沃野千里的川西平原的依
托,枕着岷江这条高原大河,有都江堰的灌溉之便,有成
渝经济区的中心地位和辐射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能力,更
为重要的是成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聚落,是中国文人的文
化情结,在这里生活着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之一,
成都那种悠然浪漫泡在盖碗茶中的慢生活早已为世人所向
往。
从1900年到今天的100多年间,成都在许多中外大事
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数的文化名流和社会精英在纷纭
的历史舞台上表演。本书讲述了一群叫“五老七贤”的成
都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波澜壮阔,或细雨浅唱,或幽默
风趣,或令人回味。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间,正是因为有
五老七贤这些风云人物的精彩表演,才再次把成都这座城
市的历史推向辉煌。
成都是一座移民城市,张献忠剿四川,成都已成一座
空城。在成都连续居住了五代以上的城民已经非常之少,
今天的成都人大多是湖广填四川之后的移民。成都近代史
上经历过四次大的移民浪潮,成都的人口从70年前的60多
万发展到今天的千万之众。
五老七贤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各种版本之多,
涉及的人最多的可达35人,而非12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
并不生于成都,但主要活动及重要成就是在成都进行和取
得的,更有发生在成都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者、亲历者
,或以上诸因素兼而有之。在成都历史上,许多名人并非
成都土著,杜甫流寓成都写下了千古名篇;诸葛亮入川之
后成就了一代伟业;薛涛从长安而来,却为成都留下丰富
的文化遗产。成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她海纳百川,聚集
了如此众多的文化名流,在中国西部独树一帜,并在世界
城市之林彰显着她独有的城市气质!
正是从一群老人的奔走呼号之中我再一次发现“我们
成都”!
王跃
2018年春节
导语
本书是一部地方文化读物。作品主要介绍近现代以来大成都范围内的地方名儒,包括骆成骧、赵熙、宋育仁、尹昌龄、颜楷、刘咸荥、徐炯、谢无量、吴之英、吴虞、尹昌衡、廖平、方旭、邵从恩、庞石帚等人的典型事迹和对当时乃至今天的社会影响。这些名儒有的是书法家,有点是地方贤达,有的是慈善家,有的是文学家、教育家等,史称成都“五老七贤”。全书图文并茂,行文轻松,史料充实丰富,能令各个年龄段的人全面认识近代以来成都名流的魅力之所在,真正领会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真正原因。
精彩页
骆成骧:“布衣状元”三电袁世凯
四川走出过无数的文化名流,但出过的状元并不多,哪怕这少许的状元也大多出在某一个地域。有人做过统计,从唐代武德五年(622年)起,到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止,在实行开科取士的近1300年间,共出了596个状元。四川籍的状元屈指可数,总共只有26人。唐代5人,五代5人,宋代13人,元、明、清各1人。把张献忠建立的短命大西朝也算在内,则多出2人。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区是阆中。阆中素有“秦蜀孔道”“巴蜀要冲”之称,更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四川本就不多的状元中5个都诞生在这里。
四川的第一个状元是内江人范崇凯,最后一个状元就是资中人骆成骧。骆成骧1895年乙未科进士,有清一代,蜀士中夺魁者只有骆氏一人。骆成骧中状元成为川中一个颇具神奇色彩的传说,推动了新学在四川的流行。那些热心于维新的志士受到鼓舞更积极地活跃于维新运动,就是那些追名逐利之人也不得不学点新学,以便猎取功名富贵。
尊经书院是最为尊崇汉学的,也大讲其新学。新政时,骆成骧得到官费资助去日本学习法政,毕业回国后,被聘主持法政校,1910年又简放山西提学。四川的资中似乎也得天独厚,竟出了两个状元:一个是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状元,有小东坡之称的赵逵,另一个就是有“布衣状元”之称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状元骆成骧。
骆成骧(1865—1926年),字公骕,资中舒家桥七里沟人,曾祖父叫骆朝珩,祖父名骆恩升,父亲骆腾焕。世代为农,无人读过书,更无人为官,这就是骆成骧“布衣状元”之说的由来。农民家庭出生的骆成骧从小就爱读书,以至于有人说他是抱养的,生父姓李。也有人说骆父叫骆文廷,考取过秀才,从小教他读书。各种说法都存在,人一旦出名,成为某一领域的翘楚,就有许多闲话流传,其中许多有讹,哪怕真事也有不同的版本,在那种档案制度不健全,信息又不发达的时代,各种传言自然甚嚣尘上。有一次州里考官看到小骆成骧的作文,深感诧异,问是哪个老师教你的?骆回答是父亲。由此看来骆成骧父亲不仅读过书,还颇有文采。骆成骧自幼便立下了远大的志向。一次父亲出联:“抖起精神触落漫天星斗”,骆成骧思索片刻,对以“长成羽翼冲开万里云霄”,得到父亲的夸赞。
骆成骧9岁就读于成都锦江书院,14岁应州试,旋以岁试第一名人成都尊经书院。在当时尊经书院是四川最高学府,是第一批提出学习西方文化的高等学府之一,1875年由四川学政张之洞在成都文庙西侧石犀寺旧址正式开办,由经学家、文学家湖南王闿运任山长。四川近现代史上的一批著名人物如杨锐、廖平、宋育仁、吴之英、蒲殿俊、尹昌衡、吴玉章、彭家珍、吴虞、张澜等都是尊经书院的学生。1902年尊经书院奉旨改建为四川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之一)。
骆成骧在尊经书院受到山长王闿运的器重和重点栽培,学业大进。骆成骧有个同学叫谢泰来,来自四川射洪,其贫困的家境与骆成骧不相上下,于是两人很是投契。一次两人对对联,谢出上联:至穷无非讨口。骆成骧马上豪气地大声应对:不死终得出头!他的这一豪言妙对在书院传为佳话。后来谢泰来的儿子谢兴尧拜于骆成骧门下,成为骆的弟子,这是后话。尊经书院不收学费,还每月给学生发放“膏火”银子四两,骆成骧总是用酸菜下饭,省吃俭用存下钱回家孝敬父母。
癸巳(1893年)四川乡试,骆成骧取第三名,成为举子,次年(1894年)入京参加甲午恩科会试,可惜落榜。骆成骧索性留在京师以教书糊口,同时准备下一次科举考试,这便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乙未科考试。骆成骧中了进士,获得参加由光绪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的资格。殿试为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考试,为选拔天子门生,皇帝要亲自主持、监考、出题,并当面提问、亲自阅卷、打分等等。
光绪帝问骆成骧:“为何开创之初,财富少而愈富;承平之后,财富多而愈贫?是否由于会计不精呢?”
骆成骧答道:“非会计不精,实出之多而入之少也。”进而他指出财政上入不敷出的症结在于“兵额太广、靡费太多、侵渔太多、上下相蒙、隐忍不言”。最为严重的则是官吏们上下相蒙的贪污腐败。骆成骧认为:“人君奢侈,大臣效之;大臣奢侈,士庶效之。”骆成骧虽不明说,实则隐约沉痛地批评了慈禧太后的骄奢淫逸所造成的风气败坏。呼吁:“念民生之日思物力之有限,躬行节俭为天下先。”
策对中骆成骧写道:“臣愿陛下思昔之所以强,今之所以弱;昔之兵额何其少而无敌,今之兵额何其多而无用。”
在殿试策对时他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打动了光绪皇帝而获满分。“臣对:臣闻忧所以启圣,故盛世不妨有水旱之灾,走访所以竭忠,故诤臣不避斧钺之罪。”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蜀都名儒(五老七贤演绎成都)/崇丽书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365219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344
CIP核字 2018247456
中图分类号 K820.871.1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0
165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