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多元视野下民间信仰与国家权力的互动(以明清江南为中心)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院青年创新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江南区域社会史。近年来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独著、参著学术专著多种,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毁欲何为:明代毁淫祠的多元面相 第一节 15世纪末江南的毁淫祠运动与地方社会 第二节 明代中叶吴中士人的居官毁淫祠现象 第三节 嘉靖初期毁淫祠与废佛寺政策的实践 第四节 明代地方官员毁淫祠的利益与风险 第二章 祀典内外:神灵入祀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明代无锡县张巡信仰的兴衰 第二节 道光六年请祀黄道婆事件与上海城市社会 第三章 官民共享:江南日常信仰空间的呈现 第一节 明清江南的城隍庙与城市社会 第二节 明清以来杭州天竺进香史 第四章 鼎革与信仰:非常态下的江南地方信仰与民众心态 第一节 神佑:想象与记忆中的鼎革历程 第二节 鬼祟:战争与屠戮下的心理阴影 第三节 阴谴:对现实世界的无声抗议 第四节 劫数:对鼎革事件的确认 结语 附录 1.明代苏松常太杭嘉湖地区毁淫祠统计表 2.《募建黄婆祠捐疏》摘录(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主要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民间信仰为研究对象,以明清江南地区为研究重点,通过总体讨论以及若干个案的分析,从毁淫祠、神灵入祀、神庙信仰空间的演变、民间进香活动的变迁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入手,深入剖析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地方社会中政治权力、正统意识形态、地方文化与民间信仰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及其演变趋势,并进而力图对明清以来在江南地区国家与主流文明如何试图控制、改造民间信仰,而在地方社会中民间信仰及其相关的不同群体又如何因应,其结果怎样等问题有比较深入的阐发。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关于江南民间信仰研究的第二部著作,主要以明清以来的江南地区为重点,依次讨论明清时期日常状态下民间信仰与国家权力互动的三种形式:即毁淫祠问题、神灵入祀问题,以及地方信仰空间的构建问题等。同时,还研究了明清鼎革时期江南的地方信仰,或可与日常状态下权力与信仰的互动有所比较和提示。全书既有个案探讨,又有整体关照,希望能够从多元的视角,利用丰富的史料重点解析不同时期各种类型互动形态的复杂过程及其对地域社会的影响,进而对明清江南民间信仰乃至江南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有所参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多元视野下民间信仰与国家权力的互动(以明清江南为中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540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8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2 |
CIP核字 | 2019177375 |
中图分类号 | B9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9 |
宽 | 17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