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岁时书(古诗词里的中国节日)
内容
目录
序言·时光之诗,岁月之词
元日|往日不堪重记省
人日|今年人日空相忆
元宵|来宵还得尽余欢
花朝|百花生日是良辰
社日|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巳|三月三日天气新
寒食|落花半裸东流水
清明|清明无客不思家
端午|曲终人散空愁暮
七夕|他生未卜此生休
中秋|今夜清光似往年
重阳|万事尽随风雨去
腊日|且喜云山来故人
除夕|美酒一杯声一曲
精彩页
东风里
是夜。笙歌漫漫,烟罗婷婷。琳琅女子轻歌曼舞,似有云烟缭绕于足。有一种浮跃尘埃的缥缈,宛若幻中人。就在那一头山长水远的眺望里,这边的人间烟火也便渐次生姿,声色渐出。是这样的一种喜与欢,着实令人心底生出馨暖之意。踏踏实实地,一切便有了开始。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元日宴席之前,即是这样的一番场景。宴席开始之后,便见菜传纤手。容颜佳美的女侍手执春盘送入宴席。满桌精致青细的菜食,单单独自望着,便已然心悦。如此端坐在骀荡的春风里,哪怕不食不饮,也是别有趣意的。
彼日,女子琳琅,个个都着华裳,幡胜熨帖。烟视媚行于世,颇为可喜。词中所言“幡儿胜儿”皆为饰物,宋时士大夫家常于元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插于女子鬓发,或用以点缀花枝。所谓“姑媂”即是整齐、济楚的意思。“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所摹写的大约就是如此情形。
新年穿新衣似是习惯,亦是不成文的风俗。幼年时,记忆里每逢春节,孩子们总是聚在一起挑眉比对。左一比,右一对,只为看看谁的衣裳美。彼时,不分长幼,人人都如沐三月春风,一身芳华。一言一语,一进一出,一转身一刹那,那华裳之上,都是喜气依约。
盛景之下都是欢愉之心。这就是元日之悦、新年之喜的意义所在了。词末了一句“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落笔处,更是氲满了新庆之气,写得颇有味道。
南宋词人赵长卿这首《探春令》写的是过年情景。家中男女老少,皆是满心欢悦地度那良辰。过年之于每一个人,都应当各自有记忆相映照。关乎人情热闹,关乎亲朋团圆,关乎新年新冀望。这一切,今古无异。
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
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
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
少年当此,风光真是殊绝。
遥想二十年前,此时此夜,共绾同心结。
窗外冰轮依旧在,玉貌已成长别。
旧著罗衣,不堪触目,洒泪都成血。
细思往事,只添镜里华发。
以上为北宋词人秦观所作的《念奴娇》一词。其上阕所写,也是元日人景。欢喜达旦,风光殊绝。想必如此人情,南宋、北宋应当是相差无几的。时岁更新,人间百盛。
赵长卿是宋宗室子孙,但他少时孤洁,厌恶王公贵族奢靡淫逸的生活,于是纵情山水,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日子。他对生活在底层的百姓甚是同情和关切,于是,后来便常与百姓为乐,亦常常作词呈乡人。《四库提要》说他:“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大约也只有这样的男子才能作出如《探春令》这般意境简素、充满人间烟火之气的好词来。忆元日,“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正是如此。此刻,念及未至的新年景,唯有也应一句:
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P3-5
导语
一个节日就像一个人,都有一段故事,都有几首诗词。
本书是一本主题明确,风格明媚的古典诗词赏析书。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经,历代经典诗词为纬,漫谈古今人事沧桑。作品继承了作者以往清丽雅静的风格,将带领读者沿着古典诗词温柔曼妙的轨迹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锦苑之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里的烟火之味与繁盛之美。
序言
时光是什么?
它是:
春之百花,
夏之蝉鸣,
秋之落叶,
冬之霜雪。
也是: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
我恨君生早。
岁月不居,眨眼便是数十年。南宋词人蒋捷说,“流
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莫测,与其
喟叹逝水流年一去不返,不如找一个下午,静下心来,读
一读古诗词里的草木荣枯,品一品古代文人心里的慈心悲
怀。守住哪怕片刻的安宁,也是靠近时光之真谛。或许,
一首诗、一阕词即能阐释时光全部的印记。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是慧开禅师的一首诗,语出阐释禅宗修行方法和修
行境界的《无门关》一书。此诗甚妙。颂日,颂月,颂时
光。时光是玄妙之物,它短暂也漫长。匆匆草草是一生,
细致淋漓也是一生。只是,活的姿态不同,所增智慧便有
了差别。这是透过此诗初知的生命奥义。
读诗读词,便是一种增长智慧的修行。在并不平顺的
时间里,诗词总是可以带给人内心一些温柔又静定的曼妙
感受和启迪。这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人生经历,它所需要
的仅仅是一点专注的目光和一点平和的心气。每个人从古
诗词里所领悟的也不一样,这种感受源自每个人内心迥异
的细节组构,它来自于记忆,来自于成长经验。
往年,甚少可以清闲地在家中过端午节。这一年例外
,因一些外事,偷来一些闲,得以在家中完整地过一个端
午节。翻书时,连连读到与节日有关的诗词,权当是某一
种指引。心中一定,便生发出这样的一个念头:写一本以
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诗词赏析书。
这本书以中国十四个传统节日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
元日、人日、元宵、花朝、社日、上巳、寒食、清明、端
午、七夕、中秋、重阳、腊日、除夕)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
近七十首以节日入题的诗词来写。写的既是节日,也是诗
词。写的既是知悟,也是人生。
无论大小节日有一念始终不改,即是惦记家人。如今
只身在外,心中更有无限牵念。纵然被告知一切都好,却
不在眼下,不在跟前,终是放心不下。大诗人王维那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进人内心深处的话,平朴却深刻。
写诗作词,犹似造梦。一个一个都是贩梦之人。多少
时光耗尽,存储在记忆当中的也不过只是薄暖厚凉,却终
究抵不过文字之温。所以,诗人、词人,以及未留名的民
间的智慧之人,将这些节日诗词刻在纸上,实在是一笔丰
厚的财富。
西方有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我们有七夕,为誓
言。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
们有清明,为怀念。杜牧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
人欲断魂。”我们有除夕,为团圆。李颀说:“岁夜高堂
列明烛,美酒—杯声一曲。”
与传统节日有关的风俗,在如今这个步伐仓促的时代
趋向式微,渐渐地淡出生活。那些旧时郑重的日子,在人
们心中也与寻常日子无异。可是,如果当真甩却旧年那些
“大动干戈”的悲喜,忘了青粽的甜糯和嫦娥的传说,恐
怕这日子也过得不那么有趣了。
写这本书,原本即是自己的一场温故之旅,与他人无
涉。如若有幸被你读到,那么尚且希望它还存有一丝作用
。或能让你在某年人臼、某年花朝、某年社日、某年寒食
、某年端午、某年七夕、某年重阳、某年腊日,想起一些
旧年的风俗往事;或能让你记起几句与之有关的陈旧的词
与诗;或能让你打个电话回家。
此刻,距离年终还有几个月,但心里分明已经热盼岁
末的除夕。也不知这一年过去后,来年漂泊他乡时,是否
果真会如自己所愿,可以在那些俯首低眉的时节里一再温
习陈旧的过往,一如心中对这本书的寄望。如果可以,便
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了。
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清明”。
它原本只是中国古代农历计时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然而,
时至今日,时序变迁,它被中国人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意
义,得到了其他节气无法比拟的尊重。它成了中国的一个
法定节日。哪怕这个节日是为过去与亡人而设。哪怕这个
节日,只为怀念。
愿此书带给你的时光,
成为你和我之间,
温柔又私密的,
人间好时节。
内容推荐
这本书以中国十四个传统节日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元日、人日、元宵、花朝、社日、上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日、除夕)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近七十首以节日入题的诗词来写。写的既是节日,也是诗词。写的既是知悟,也是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岁时书(古诗词里的中国节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334923
开本 32开
页数 35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78
CIP核字 2018279380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