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呼兰河传/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后一部作品。在孤单寂寞之际,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呼兰河畔那个墨迹斑驳的黄金时代――她的童年。她用稚拙和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节奏徐缓,却又内蕴深藏,浑朴醇厚,读来荡气回肠,充满沧桑感,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人风格。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目录
呼兰河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附萧红其他小说选

后花园
小城三月
序言
一书一卷,如一蔬一饭,为生活之所必需。
或许是在某个大雪漫天,周遭恍若隔绝世事般静谧的
寂寥冬夜;也或许是在某个一觉醒来,耳边蝉鸣聒噪而百
无聊赖的夏日午后;又或许是在某个如同趴在玻璃窗上的
蝇虫,只觉眼前一派阳光灿烂却死活觅不到出路的焦虑时
刻……这个时候,你手边需要这么一本真正为之怦然心动
的书。
什么样的书能让人为之怦然心动?是“文学洛神”萧红
于人生末端回溯童年,在北国雪城呼兰河边仰望满天星光
叹人生为何如此悲凉的感喟;是那个好玩的老头儿汪曾祺
所钟爱的一食一味,人间草木,亦是他笔端的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是国之耆宿美学泰斗朱光潜引领你与美不期而
遇,与生活握手言和的美学启蒙与人生答疑;是平易可亲
的老舍先生踱步于北平城瓦舍街巷的从容洞察与散漫幽默
;是横眉冷对的鲁迅先生对童年韶光的鲜活回忆,对丑陋
人性的袒露、鞭笞;是“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的古
典诗词美学星辰秩序发现者王国维的人生三境;是有清一
代唯美词人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纯任性灵和“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格高韵远;是心存
山河的美人林徽因落诸笔端的至臻诗情与天真理性;是白
话美文典范朱自清先生眼中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倾泻的荷塘
;是“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沈从文先生尘埃涤尽、清
明朗澈的湘西牧歌……
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时下流行的多媒体碎片化
阅读,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浮躁、浅显、低效的阅读,缺
乏的是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深度阅读,以构建自我的、稳固
的知识逻辑构架与价值观体系。靠频繁点击所获取的那一
点点阅读刺激很快就会过去,而经典作品却如同长风,有
时看似停了,但未来还会在你的生命中重新刮起。
这是经典的魅力所在,亦是文学的价值所在。
编者
2019年孟夏于夜航斋
导语
《呼兰河传》是萧红1940年在香港创作的,是萧红后期作品的代表。《呼兰河传》通过对家乡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萧红以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精彩页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的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惊受怕,颤颤慷惊,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夭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自。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梁的卖了高梁。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他们都没有什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就是了。比方那医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药店也就叫“李永春”。人们凭着记忆,那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李永春是在那里。不但城里的人这样,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也多少都把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尽是些什么都记熟了。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要买的比如油盐,布匹之类,自己走进去就会买。不需要的,你就是挂了多大的牌子,人们也是不去买。那牙医生就是一个例子,那从乡下来的人们看了这么大的牙齿,真是觉得希奇古怪,所以那大牌子前边,停了许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来。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绝对的不去让那用洋法子的医生给他拔掉,也还是走到“李永春”药店去,买二两黄连,回家去含着算了吧!因为那牌子上的牙齿太大了,有点莫名其妙,怪害十白的。
所以那牙医生,挂了两三年招牌,到那里去拔牙的却是寥寥无几。后来那女医生没有办法,大概是生活没法维持,她兼做了收生婆。
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做东二道街,一条叫做西二道街。这两条街是从南到北的,大概五六里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呼兰河传/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50252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9-09-01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6
CIP核字 2019128779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4
169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