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智慧天使(西蒙娜·薇依传)
内容
内容推荐
西蒙娜·薇依往往被当作圣徒膜拜,然而她遭受的误解、忽视和她受到的崇拜几乎同样多。本书作者帕拉·尤格拉的目标,就是要令人信服地表现思想家薇依的本来面目。
与维特根斯坦一样,薇依属于那种特立独行、难以亲近也容易遭受误解的另类伟大思想家。加缪和T.S.艾略特对她崇敬有加,而苏珊·桑塔格有句名言:“在薇依赢得的成千上万读者中,能真正分享她思想的人,我想只是少数。”帕拉·尤格拉无疑属于这少数。
作为哥德尔和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帕拉·尤格拉教授在本书中以精准的笔触和不失幽默的文风,诠释了薇依现象中的多重悖论,刻画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思想画像。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三个西蒙娜
第二章
六只天鹅
第三章
再见,革命
第四章
战争的启示
第五章
印度支那的喜庆之日
第六章
法国与上帝的差异
第七章
饥饿的庆典
第八章
论犹太问题
第九章
有十字架就够了
参考书目
致谢
序言
对我们来说,一次不正义——商业欺骗,剥削穷人—
—不过小事一桩;对先知来说,却是灾难。对我们来说.
不公正只会伤害人民福祉;对先知来说,却是对生存的致
命打击;对我们来说,那不过一个小插曲;对他们来说,
则无异于一场浩劫,对世界的一大威胁。
——亚伯拉罕·赫舍尔《(先知书)导论》
“我不止一次否认过西蒙娜。”这是回忆录《在薇依
家的日子:安德烈和西蒙娜》的开篇之言。回忆录写得很
出色,作者西尔维·薇依是西蒙娜的侄女,出生于她姑姑
去世前一年。此言宛如当年圣彼得那句话的回响,却未引
起人们的注意。圣彼得当年三次否认所爱的耶稣,西蒙娜
对此有过评论:“说到基督,‘我永远不会否认你’,这
话一经说出就已经背叛了基督。”维护真与善以及非世俗
之物的力量并非来自内心。如果相信它是来自内心,那只
会是出于傲慢,其本身就背叛了心中所爱。西蒙娜的评论
同样未能引起人们注意。其实,正是西蒙娜替侄女消解了
类似圣彼得遭遇的重负。然而问题依然存在:是什么导致
了西尔维·薇依否认这位提前赦免了她的名人姑姑呢?
西蒙娜·薇依,一位传奇式的法国哲学家和神秘主义
者,1943年在伦敦去世,时年34岁。在她短暂的一生中,
她柏拉图式地重构了基督教教义。在人类苦难与神的完美
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希腊人的桥梁,”薇依写道,“我
们……不知道如何利用它们。以为桥梁就是用来在上面建
房子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桥梁是为了让我们跨越……
从而可以接近上帝。”她以其《古代希腊的基督教暗示》
一书,被教皇保罗四世视为影响了他一生的三大智者之一
——另外二人是布莱士·帕斯卡和乔治·贝尔纳诺斯。阿
尔贝·加缪拜谒了她在巴黎居住过的公寓旧址,驻足沉思
,尔后才去领诺贝尔文学奖。切斯瓦夫·米沃什,立陶宛-
波兰诗人,在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中提到西蒙娜·
薇依:“她的作品给了我深刻影响。”他有部文集,其中
有一篇专谈“西蒙娜·薇依的重要性”。可以说,西蒙娜
·薇依已成了崇拜的偶像,一个现代圣徒,同时也是一颗
眼中钉,一个被指责在民族最需要的时候抛弃了自己民族
的犹太人。既然西蒙娜能抛弃自己的民族,现在轮到她被
自己的侄女抛弃了。由此我们面对一个挑战:究竟谁才是
真实的西蒙娜·薇依?
……
然而艾瑞斯·默多克(Iris Murdoch),一位沃诺克
没有排除的哲学家,对薇依有不同态度。在她两本极具影
响的专著,即《善的主权》和《火与太阳》鲫中,薇依的
影响非常明显。在前一本书中,她明确表示“我对西蒙娜
·薇依的感激是不言而喻的”。不过,以沃诺克所处的位
置,她这么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尽管默多克是个小说家
,她同时也是个著名的学院式哲学家,作品在当代哲学界
无疑占有一席之地。相比之下,薇依抵制所有分类。沃诺
克说她不注重延伸论证,这一点虽然不甚准确,但论证确
实只是她的武器之一——“武器”一词很确切,因为薇依
是个极危险的思想家。尼采和维特根斯坦亦然。不过,这
两位思想家(都是男性,这应该不是偶然的)在哲学界占
有无可争辩的地位。看来,如果打算哪怕是稍微认真一点
地再现薇依的生平和思想,主要任务就是努力令人信服地
表现思想家薇依的本来面目。
这也是本书努力要完成的任务。为此,如果选择另一
个人物来与薇依对比,相信会大有裨益。前文提及的维特
根斯坦就正合适.他是个神秘主义者,也算某种意义上的
基督徒,也许听起来很奇怪,甚至还可以算是柏拉图主义
者舭。M.O'C.德鲁里是维特根斯坦的朋友和信徒,他写道
:“维特根斯坦去世后,我开始了解西蒙娜·薇依的作品
。它们对我后期思想的影响,与维特根斯坦对我早期思想
的影响一样,都非常深刻。”此外,我们还会将她与其他
人进行比较。
考虑到薇依的成就涉及面甚广,本评传不会冒险进行
综合性的介绍。西蒙娜·薇依对政治理论作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对马克思就社会正义和有组织的劳工所提出的问题
,以及战后如何重建法国的问题有重要贡献。她的作品就
战争的根源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从而对解决人类的苦难现
实问题极富启迪意义。她对希腊悲剧,特别是索福克勒斯
的《安提戈涅》,希腊史诗,尤其是荷马的《伊利亚特》
,还有希腊哲学和神学,都做了有力的阐释。最近玛丽·
卡波德·米尼的研究可以说明,她的阐释是何等有力。她
为柏拉图研究翻开了新的篇章,对数学和物理学的本质所
做的观察,虽说不够系统,但仍属出类拔萃。
然而.她最有创意也最有争议的贡献很可能还在哲学
神学(philosophical meology)领域,在她对上帝与人
之关系的研究上,在《圣经》思想与希腊哲学对神的论述
这二者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上。她遵循柏拉图主义的路线,
大幅度重新构建了对基督教教义的阐释体系,并据此对希
伯来《圣经》的某些部分提出了批评,引起了争议。但是
如果我们将其神秘主义的基督教柏拉图主义公正地描写为
她终生的追求,也作为本研究的焦点,我们仍可以说,她
广博的各研究领域仍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我们无法
避开她那交织互渗的思想网络的整体。但我们的目标,与
其说是要描述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不如说是要描述她与
生活的冲突以及她这个人。维特根斯坦说过:“一个不参
与讨论的哲学家就像一个从来不进入拳击场的拳击手。”
导语
独一无二的女性思想家传记。
帕拉·尤格拉在本书中以精准的笔触,为法国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西蒙娜·薇依刻画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思想画像。
他生动简述了薇依圣徒般短暂而非凡的人生,以及她的思想历程,诠释了薇依现象中的多重悖论,探讨了薇依思想所涉及的哲学、政治、基督教、犹太教等多个领域的难题,很多地方都像薇依作品一样发人深省。
精彩页
第一章
三个西蒙娜
我父亲有一个复制品,一个女性的复制品……我姑姑就是我父亲的复制品……我像我父亲的复制品……我母亲去世后那天,我父亲(对一些朋友)介绍我说:“我妹妹.西蒙娜。”
——西尔维·薇依《在薇依家的日子:安德烈和西蒙娜》
西蒙娜·阿道芬·薇依(Simone Adolphine Weil)1909年2月3日出生于巴黎斯特拉斯堡大街她父母的公寓,早产一个月。她是伯纳德和赛尔玛·薇依(Selma Weil)的第二个小孩。哥哥安德烈与她年纪相仿,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与她关系一直密切.经常在一起,而不在一起时则心灵相通。她的父母是不可知论者——更准确地说,是世俗主义者——他们来自依然信奉犹太教的家庭,但对自身的宗教传统并不热衷。她祖母恪守犹太教饮食戒规,有一次宣布,她的孙女如果嫁给一个非犹太教人,那就不如死了;祖母每年邀请他们参加逾越节家宴,可她的父母对此都不在意。受伤的情感是很难愈合的。她父亲伯纳德(在家都叫他比利)喜欢讲略带反犹色彩的故事。他是个内科医生,行医很成功f主要对象是犹太病人)。他当过兵,一直是个坚定的爱国者。亚历山大.阿德勒说,“没有一个犹太人能比法国犹太人更虔诚地为国家祈祷了。”可以说德国人也一样。“我是犹太裔德国人,”瓦尔特.拉特瑙说,“我的宗教,即日耳曼人信仰,高于一切宗教。”他不断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直至被暗杀,因为他是犹太人。
她父亲头脑冷静,逢事不论大小都很果断,从未停止教导他们如何保持健康,而两个孩子的生活重点却全在精神修养方面。无论孩子们的身体出现了什么危险状况,他都执着地敦促他们坚持常规锻炼。然而,家里主事的是母亲赛尔玛(人称米莫),娘家姓莱恩赫兹(Reinherz)。这是个高度情绪化,占有欲和控制欲极强的女人,她对孩子们很温柔,但抓得牢牢的,几乎令人窒息。她自幼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母亲很有钢琴天赋,自己也会弹钢琴,还是个颇有才气、训练有素的歌手。她的孩子也受她渊博的音乐知识影响,都喜爱古典音乐。就像她的孩子以后都很激进一样,她年轻时也有激进倾向(在孩子们眼里只能叫温驯)。有次他们全家去度假,下榻在一家大酒店,她居然用酒店大堂的钢琴奏起了《国际歌》,令在场的其他客人大惊失色。她从小的梦想是做医生,但这个梦想被父亲打碎了。自己有了孩子后,孩子成了她生活的中心,也寄托了她的抱负。老大安德烈很早就脱离了她的轨道,自己去了印度教书。而西蒙娜,真正的革命者,则无法离开她的怀抱。
六个月大时,因为赛尔玛刚做过手术,病得厉害,乳汁大概受到影响,薇依很不喜欢吃。十一个月大时断奶,令她更不适应.拒吃任何食物,差点夭折。说到这些,西蒙娜经常责怪母亲,像开玩笑一般——至少我们希望如此——说她母亲用乳汁毒害了她,为她去永生世界铺就了一条不幸福的道路。(“这是我为什么如此失败的原因。”)从小就病恹恹的,西蒙娜从来就没有恢复过胃口。她过度节食,吃得少而拒绝得更多。在她的生涯里,很早就通过食物——准确地说是拒食——表示一种政治姿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听说士兵们没有甜品分配,年轻的西蒙娜就不吃巧克力。这成了她终生遵循的模式。
家里平时很讲究洗手,只差没有将洗手当作宗教仪式了。像母亲一样,西蒙娜也害怕细菌,并由此受不了一些自然的亲热举动,如亲吻、拥抱、握手等。这在她母亲那里只是轻微的怪癖,比如在家不亲吻,而到了西蒙娜这里则成了近于强迫症的习性。哪怕是与母亲她也极少拥抱。终其一生,薇依都缺乏与人的拥抱.缺乏人类仁爱的乳汁。连小孩哪怕只吻吻她的手都能引起她的恐惧。毋庸赘言,他们的话题里从不涉及性,甚至连她性别特征的细节对她来说都好像不存在。她母亲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我一直更喜欢优秀的小男孩……我努力培养西蒙娜要有男孩的率性,而不是小女孩那种傻乎乎的娇媚”。
P16-1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智慧天使(西蒙娜·薇依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帕拉·尤格拉
译者 译者:余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86816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60
CIP核字 2019090584
中图分类号 B565.59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09
145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