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失落的国度/地球编年史
内容
作者简介
撒迦利亚·西琴(Zecharia Sitchin),近东古文明研究领域专家、学者。1920年7月11日出生于阿塞拜疆巴库,在乌克兰和巴勒斯坦度过幼年和少年时代;成年后在伦敦大学攻读过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经济学及神话学等;2010年10月9日病逝于美国纽约。
西琴毕生致力于研究近东古文明与人类起源的联系。从1976年起,他陆续出版了《地
球编年史》系列作品,引起巨大反响。
作为世界上能解读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少数学者之一,西琴同时也精通希伯来语、塞姆语和欧洲的各种语言。他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玛雅文化等领域,他的研究活动甚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琴学”。
书评(媒体评论)
《地球编年史》关注的焦点终于转移到了美洲…
…而一切依然如此神奇!
——《灯塔》季刊
出色的学识与完备的证明!
——《UF0》杂志
以高度的科学知识完成对美洲史前文明的探索,
令人难忘。
——《科学与宗教新闻》杂志
目录
第一章 理想中的黄金国
第二章 该隐的失落国度
第三章 蛇神的王国
第四章 丛林深处的天空观察者
第五章 漂洋过海的陌生人
第六章 金魔棒的王国
第七章 太阳仍在的日子
第八章 天堂之路
第九章 失而复得的城市
第十章 新世界的巴勒贝克
第十一章 金属锭的来源地
第十二章 黄金眼泪的神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精彩页
第一章 理想中的黄金国
托莱多是位于马德里以南约一小时车程的安静的乡下小镇,然而任何一个去西班牙的游客都不会错过参观它的机会,它的围墙里仍然保存着富含多样文化和历史印记的古迹遗产。
据当地传说所述,托莱多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由《圣经》里讲到的诺亚的后代所建。许多人坚持认为它的名字来自希伯来语中的托莱多(意为“一代历史”)。它古老的房屋和壮观的礼拜堂,见证了西班牙的基督教化——摩尔人的起起伏伏,穆斯林的统治以及对辉煌的犹太遗产的根除。
1492年,对于托莱多,对于西班牙以及所有国家都是极为重要的,在那一年,历史延长了三倍。所有这些事情都在西班牙——一个地理上被称为伊比利亚的国家发生。对这个名字唯一的解释,是只有那里最早的定居者可能知道的希伯来词语伊比利。伊比利亚的一些重镇已经被穆斯林占有,当1469年阿拉贡王国的费迪南德和卡斯蒂利亚王国的伊莎贝拉结婚后,伊比利亚半岛上战火不断的列国才第一次得到统一。在统一的10年时间里,他们发动了击退摩尔人的军事行动,使得西班牙团结在天主教的旗帜下。在1492年1月,随着格林纳达的沦陷(被摩尔人彻底击败),西班牙终于成为一个基督教国家。同年3月,国王和王后签署了驱逐令,到那一年的7月31日,所有不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都要被驱逐。还是当年的7月3曰,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就是我们常说的哥伦布,以西班牙的名义出航寻找西去印度的路线。
哥伦布在1492年10月12号看到了陆地,并在1493年1月返回了西班牙。为了证明其航海成功,他带回来四个“印第安人”。为了给他领导的第二次更大规模的探险提供正当理由,他带来了从当地人那里以及传说中的城市一黄金城获取的大量黄金饰品,那里的人从头到脚戴着黄金镯子,并用黄金装饰脖子、耳朵和鼻子。所有这些黄金,都来自城市附近储量丰富的金矿。
在第一批黄金从新大陆被带到西班牙后,虔诚的、被人称为“天主教母”的伊莎贝拉命令要精心保管它们,并将其赠送给托莱多大教堂,那是西班牙天主教统治集团里的传统所在地。时至今日,当游客被引领着参观大教堂的宝库,即一间由深色格网所保护,摆满了几个世纪前捐赠给教堂的珍贵物品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但不能触摸)那些由哥伦布带回来的第一批黄金。
现在人们广泛认可的是,当年的航海旅行远不止是寻找去印度的新路线。有力的证据表明,哥伦布是一个被迫改变信仰的犹太人;有着同样转变的他的赞助人,应该看到了一个通往自由土地的途径。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有着发现天堂之河和永葆青春的幻想。哥伦布自己也只在他的个人日记里,提到过一些神秘的野心。他视自己为有关新时代的远古预言的履行者,而这个时代始于在地球的尽头发现新大陆。
但是哥伦布足够理智地认识到,在他从首次航海带回的信息里,提到黄金的是最受人瞩目的。他坚信“贵族会向他展示”“黄金诞生”的神秘之地,因此成功说服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为他的第二次航海提供更大规模的舰队,接着会有第三次。然而,到了那个时候,国王派遣了许多大臣以及随行的人,他们监督并干预着哥伦布这个舰长的决定和行动。这种不可避免的冲突,在哥伦布被囚禁着返回西班牙的途中加剧,理由仅仅是他曾虐待一些手下。尽管国王和王后立刻释放了他并给予了他金钱赔偿,但他们也承认,哥伦布是一个好舰长,却不是一个好长官,而且很明显,他不能逼迫印第安人说出黄金城的真实地点。
而哥伦布更多地依靠古代预言和《圣经》引文来与之对抗。他搜集所有的资料,写成了一本书,名叫《预言之书》,呈献给国王和王后。目的是使他们相信,西班牙是注定统治耶路撒冷的,而哥伦布是被上天挑选出来成为第一个发现黄金诞生之地的人,并以之来实现那个目标。
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是《圣经》的信徒,于是他们同意哥伦布再航行一次,他们相信了哥伦布声称的曾经发现了天堂四条河的其中一条河的入海口(现在称之为奥里诺科河)的言论;像《圣经》里所说,这些河流中的其中一条叫比逊,是围绕着哈腓拉全地的,“那是黄金诞生的地方”。
但这最后一次的航行遇到了比以往三次更大的困难和痛苦。哥伦布于1504年11月7日返回西班牙,他因关节炎变跛,而且瘦得皮包骨头。还没到11月月底,王后伊莎贝拉就去世了。国王费迪南德因对哥伦布有好感,决定让其他人编写由哥伦布准备的最终备忘录,备忘录里编纂了新大陆里主要黄金资源存在的证据。(P1-3)
导语
旷世巨著《地球编年史》,突破性的畅销书,影响力持续40年而不衰,被译成30种文字,全球销量2000万册
在哥伦布之前的公元前3000年,是否早已有人到达了美洲?他们是谁?从何而来?
玛雅、阿兹特克、奥尔梅克、托尔特克、印加……这些突然出现并且突然消失的美洲古代文明是一个孤立系统,还是《圣经》中该隐的迁移之地?
出于对黄金的需求,降临于苏美尔的外星诸神也成了美洲的诸神?
最终,他们又如何把亚特兰蒂斯的传说带回了地中海?
在哥伦布之前到达美洲的诸神──来自美洲的难以置信的证据显示:公元前3000年外星巨人用他们的超级文明彻底改变了新大陆!
序言
《地球编年史》系列丛书的第四部——《失落的国度
》,已经成为去“新世界”探访前哥伦比亚文明的旅行者
的一本必备书。它之所以有如此际遇,不仅仅是因为它极
其详尽地描述了那里的主要考古学遗址,更是由于书中还
创造性地介绍了这些遗迹与“旧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及——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些貌似孤立的史前文明其
实与我们这个行星上所有神与人的传说源于一体。
就像这个系列丛书的其他几部所遭遇的情形一样,自
从本书首次出版以来,新的探索发现和科学进步一直在有
力地支撑和增强该书的基本观点和最终结论。关于史前时
期的移民潮,人们曾经断言,面对这么多不利条件,最早
的移民不可能在冰河时期从北方横跨大陆到达美洲,而只
可能从南方乘船穿过太平洋到达美洲。而本书却在一开始
就把这条被人们认为不可能的移民路线视为真实的存在,
并指出它渊源有自,是基于中美洲及南美洲古老的传说或
神话之上的。后来,那些新的科学发现更加坚定了作者这
个长时间以来信奉的人类史前传说。但这些看法或理论对
其他一些学者来说,则是将其作为想象出来的神话而没有
纳入学术考虑的,而它们实际上是真正发生过的史事,是
远古知识在今天的残留记忆。
对于史前美洲那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代而言,新
的发现肯定了它真的存在过,并为新大陆带来了文明的曙
光。同时,这些新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本书关于新世界与
旧世界之间有着千年以上的联系的结论。而且,对于众神
体系的身份的重新识别,也确认了两个世界文明的胶着—
—苏美尔/赫梯文明中的上帝阿达德/特舒卜,在南美文
明中是以印加创世神维拉科查的面貌出现的;而苏美尔/
埃及文明中的大神宁吉兹济达/透特,则是中美洲文明中
的“羽蛇神”奎扎科特尔。
两个似乎毫无联系的事件最终阐明了我们关于非洲一
奥尔梅克之谜的结论的正确性。这使我得以在本书中指出
:他们与透特一起,在公元前3113年来到了中美洲。
在2000年,又出现了最新的证据——美国宇航员戈登
·库珀在他的《信仰的跳跃》一书中,回忆了他是如何被
派遣到墨西哥,以及他的团队又怎样误入了奥尔梅克的废
墟遗址。官方的历史学家因此被召集。“关于废墟的年代
,”库珀写道,“可以肯定是公元前3000年。”他曾给了
我一段他们探访废墟时的录像,在其中,奥尔梅克文明的
年代被再次确认为公元前3000年。
蓄须人——明显是近东的人——的奥秘依旧难解,但
他们出现在玛雅时代的结论已经被推翻。也许正是他们将
亚特兰蒂斯的传说带回了地中海地区。如果是这样,亚特
兰蒂斯的传说将是人类记忆的反映——而本书也正是如此

撒迦利亚·西琴
2006年10月于纽约
内容推荐
16世纪,西班牙征服者来到新大陆,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城埃尔杜拉多。然而,无法解释的现象表明,西班牙人并不是第一批来此拓荒的淘金者,因为同样的事早在很多个世纪前就发生过了。
为什么一个伟大的文明会不可思议地出现在新大陆?它只是一个孤立现象吗?
撒迦利亚·西琴在《失落的国度》中,揭开了隐藏很久的失落的新大陆文明的秘密,并对玛雅、阿兹特克、奥尔梅克、印加的诸神身份进行了全新的识别。对他们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能看出诸神与旧大陆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个行星上,所有关于神与人的传说,作为远古知识的残留记忆,都将归于来自“谜之行星”尼比鲁的外星巨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失落的国度/地球编年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撒迦利亚·西琴
译者 译者:张甲丽//宋易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34111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76
CIP核字 2019040260
中图分类号 K778.2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8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