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的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是专门针对教育理论研究集团而言的。它在试图说明“教育如何是什么”的基础之上,阐明一系列教育理论研究的行动规范与合理的生活方式取向等问题。第二编把目光专注于教育过程,试图说明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应该追求的一系列基本价值以及可供选择的实现途径。第三编则把教育决策人员与学校中的教育人员作为思维的对象,在说明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指出理论研究与他们之间的联系渠道。 目录 导言 第一编 教育 第一章 教育意义的探寻 第一节 意义与语境 第二节 常识与理论 第三节 意义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第二章 教育作为工具 第一节 存在合理性的第一追问——教育起什么作用 第二节 存在合理性的第二追问——教育怎样起作用 第三章 教育作为生活 第一节 工具主义理论的危机 第二节 杜威对教育的理解 第三节 教育价值的确立 第四节 效率与价值的冲突 第四章 教育作为事实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科学追求 第二节 教育真是“事实”吗 第三节 存在着“教育事实”吗 第五章 教育究竟是什么 第一节 教育理论的元研究 第二节 教育理论是什么 第三节 我们该如何谈论教育 第二编 教育过程 第六章 知识与理解 第一节 教育知识选择中的冲突:功利主义与博雅教育 第二节 知识的效用 第三节 知识掌握的意义标准 第七章 民主与权威 第一节 教育过程伦理问题研究的出发点 第二节 民主许诺的落空 第三节 为权威而辩护 第四节 权威的真正确立 第八章 自由与约束 第一节 两种自由教育观批判 第二节 约束自由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自由的前提与限度 第九章 平等与效率 第一节 平等界说中的冲突 第二节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第三节 教育过程中的平等 第三编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第十章 研究与决策 第一节 作为政治过程的教育 第二节 理论主体与决策主体 第三节 理论研究影响决策的途径 第十一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是知识分子吗 第二节 “学院主义”师范教育批判 第十二章 学校 第一节 如何看待学校 第二节 学校中的价值内容分类 第三节 学校对理论研究的影响 第十三章 教育理论的重构策略 第一节 理论研究主体的生活方式营构 第二节 理论重构的几种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浩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73311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2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4 |
CIP核字 | 2019003092 |
中图分类号 | G40-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