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孝悌与君子(精)/国学关键词著述 |
内容 | 作者简介 韩德民,安徽淮北人,哲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美学与中国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全注新译精讲丛书·荀子》《美学建构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中国视角:当代经验与古典观念之间》等。 目录 引言 孝与仁 一 父子相隐 二 子承父道 三 孝与为政 四 祖先崇拜 孝与仁政 一 大孝的舜 二 良知良能 三 经与权 四 理想国 孝与礼 一 子之道 二 孝与教 三 孝悌与身份 四 尊师与孝亲 恺悌君子 一 何谓君子? 二 彬彬君子 三 “君子”和“战士” 四 “公德”和“私德” 《孝经》 一 《孝经》的创作 二 《孝经》的流传 三 《孝经》的内容 四 《孝经》的影响 五 围绕《孝经》的其他著作 孝与家庭结构 一 父慈子孝 二 兄友弟恭 三 十世同堂 孝与女性地位 一 寸草春晖 二 妇姑恩怨 三 寡母持家 政治中的人伦 一 孝治 二 风化 三 举孝廉 司法里的孝悌 一 春秋决狱 二 父母官 三 亲族复仇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历久扎根,攀援上下五千年;它枝叶繁茂,触及一切世事人情。“美学大师”韩德民邀你开启一场关于中华传统“孝”文化的探索与巡礼。 韩德民,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国际美学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美学与中国思想史。这一次,他集儒家文化、古典哲学、正统美学研究之大成,带来在国学领域的重磅力作《孝悌与君子》,写下关键词的第一篇! 在孔子看来,“孝”的思想是服务于其“仁学”的,因此父亲犯了错,儿子得替他瞒着;在孟子心中,“孝”的思想多被运用在“仁政”上,因此大孝的舜治家也治得了天下;在荀子的理论中,相比感情,“孝”更是一种颇具“仪式感”的行为规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N世同堂,这是传统观念中的完满家庭;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完美家庭”中,母亲、妻子、婆婆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境地和使命?当“孝”成为古代升官的一大考量标准,人们渐渐学会了包装和炒作,“孝”也变味了;对于家族内部某些纷争,法律对其“隐身”,家长特权显然更有用——家丑不外扬。 哲学的思辨、史学的精神、文学的语言、美学的笔调,解密你心中一知半解的“孝”文化!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学关键词著述”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作者从父子关系谈起,追溯孝悌之渊源,援引《孝经》等著作以及孝道经典故事,阐述千百年来孝悌伦理观念对中国人生活和处世的种种影响。本书着重分析了孝道精神与仁、礼、政治等关系,以及这一伦理道德对中国人家庭结构、女性地位以及政治风化构成的影响。作者提出了“恺悌君子”的概念并加以论证,对孝悌这一中国式情感做了创新性探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孝悌与君子(精)/国学关键词著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德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6351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26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4 |
CIP核字 | 2019174430 |
中图分类号 | B823.1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58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