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台前幕后(甬剧名角沃幸康的舞台心路)
内容
内容推荐
世界上有一条很长很美的路,叫做梦想;世界上有一堵很高很硬的墙,叫做现实;翻越那堵墙,叫做坚持;推倒那堵墙,叫做突破;坚定不移的过程,叫做定力;不忘初心的努力,叫做信念——他就是主人公:国家一级演员,曾任甬剧团团长、甬剧团艺术总监;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中国戏曲现代戏贡献奖、浙江省戏剧节表演大奖……
沃幸康舞台生涯五十载:从学戏入团,到舞台辉煌;再到甬剧传承而成就甬剧艺术的一面旗帜——多少心绪、心结,多少成长物语在其中,堪称一个艺术人生的励志篇。
作者简介
史鹤幸,七三届中学毕业,1992年考入上海教育学院,文字渐进成为他的安身立命。新世纪初,离开职场开始赋闲,闭关、修练,随后发表散文、随笔,题材广泛庞杂,且屡获奖项。原创《甬剧史话》《滩簧乱嚼》,编辑《高古神玉》等,体现作者不一般的阅读积累与人文学养,而炼就作者的文化多样性,被誉“杂家”。
《淡泊人生》那是惺惺相惜的一次文化合作。一个口述,一个执笔;一个写实,一个写意,可谓相得益彰,文字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目录
前言“甬剧是我存放心事的地方”
第一幕 历练:从学员到演员
1 启蒙
2 入行
3 出科
4 敬业
第二幕 提升:从演员到角色
5 积淀
6 提升
7 B角
8 贵人
第三幕 嬗变:从角色到角儿
9 拓展
10 转型
1l 嬗变
12 大奖
第四幕 转型:从团员到团长
13 家人
14 上任
15 培养
16 离位
第五章 赋闲:从台前到幕后
17 传承
18 立说
19 复活
20 赋闲
附录
序言
裴明海
甬剧,是宁波的地方剧种,是本土文化的声色载体。
从田头山歌、唱新闻、草根滩簧直至转战上海滩,在都市
文化中成就蜕变,改良为四明文戏、新甬剧;使之,一代
代甬剧人,走上了艰辛的探索和传承之路。
沃幸康,甬剧名角,当下甬剧的领军人之一。少年时
,可谓是百里挑一进了剧团。青年时,经历了地方戏曲的
繁荣阶段,而后,也遭遇过低潮,但是,坚守舞台,矢志
不移。在表演中渐入佳境,日臻成熟。退休后,仍担任宁
波演艺集团甬剧团艺术总监,打造新戏,传授技艺,培养
新人。
沃幸康从艺48年,他与甬剧的发展兴衰休戚与共。他
这一代演员,既要传承保留前辈老师表演艺术的精华,又
面临着时代发展、娱乐形式日渐丰富、市民审美情趣发生
变化的情况下怎样创新、开拓的问题。沃幸康本人,参演
过60多部戏,塑造了70多个舞台形象。有些是传统戏,在
前辈老师表演的基础上再融入自己的体悟。有些是原创大
戏,全靠个人的解读和揣摩。在甬剧《典妻》这部里程碑
式的作品中,他扮演了一个与自己本色相去甚远的人物“
夫”,与王锦文、杨柳汀、陈安俐等主演强强联手,共铸
经典。在《风雨祠堂》中,饰演一个懦弱、怕担责任,但
本质良善的小人物程家传,形神毕肖,斩获白玉兰奖;而
在现代戏《宁波大哥》中,演活了奋发进取、知恩图报的
企业家王永强,表演真挚、扎实,名噪一时。此剧被授予
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他本人获中国戏剧节优秀表
演奖;他的表演亦庄亦谐,演得了英雄人物,倜傥小生,
也演得了反派及卑劣猥琐的小人物。表演走内心,有动感
,层次感。健威为名家,靠的是自身的优越的条件,更靠
的是文化的濡染和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和积累。
在乡村,他的吝啬、滑稽的“守财奴"一角令观众捧腹
大笑;在香港演出,他饰《天要落雨娘要嫁》中杜文,从
18岁演到中年,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及至退休后,他参
演《雷雨》中的周朴园一角,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得到
中国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季国平的表扬。从舞台转入幕
后研究后,在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担任甬剧传习部主任
,他和甬上学者庄丹华、友燕玲合作,做了第一部较为全
面、系统的《甬剧口述史》。而且,复排了滩簧72个小戏
之《拔兰花》《扒垃圾》《双投河》《康王庙》。
沃幸康对甬剧是如此投入。经历人生中的种种挫折,
他始终执著、坚韧。他可以为了演出打过量的激素,带病
上台;也可以在排演时全身投入,为戏负伤;即使离开剧
团后,有时因为突发因素被请去“救场",他可以为此放弃
自己去美国探亲的行程。一路走来,他获得了诸多全国、
省市级的荣誉,但是,他始终看淡名利,保持初心。这也
是他在甬剧舞台上永葆活力的原因。
我曾分管地方戏剧多年,目睹了宁波戏剧的发展和不
少演员的成长。潮起潮落,很多优秀的演员,有的转行,
有的因为各种原因过早地离开了舞台。但是,有像沃幸康
一样的戏剧人,他们选择了坚守,正是他们,保存、传承
了非物质遗产和传统文化。他们是公众人物,他们不乏鲜
花和掌声,但在光华的背后却是寂寞中的淬炼和几十年如
一日的自律。为了戏剧,他们得放弃很多个人的东西。
在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的支持
下,《台前幕后》一书即将付梓出版。此书,是为甬剧保
存一份完整的名家档案,同时,也是为了树立榜样、彰显
艺德,激励后人。而且,此书由爱好甬剧且颇有研究的作
家史鹤幸担纲。行文老到,细节丰富,笔墨雅致,有很强
的可读性。
愿广大的甬剧戏迷、戏曲研究者能够从这本书中了解
名角的心路历程,聆听甬剧人的心声。愿后辈演员能从此
书中得到启示,得到引领,愿甬剧这枝地方剧种的芳葩,
绽放得越来越绚烂!
是为序。
导语
本书所记载的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现代戏贡献奖、上海第21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得者沃幸康。讲述了沃幸康舞台生涯五十载,从学戏入团,到舞台辉煌;再到甬剧传承而成就甬剧艺术的一面旗帜--多少心绪、心结,多少成长物语在其中,堪称一个艺术人生的励志篇。
精彩页
1 启蒙
话说,1956年10月沃幸康呱呱坠地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双职工家庭。住址就是海曙区孝闻街黄岳巷21号,开始他“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清平生活。数年后,父母又给他添了一个妹妹,一家四口,生活平和淡然。
只是,随着国家市政建设与经济发展,原来的黄岳巷已是“销声匿迹",当年的风迹烟痕难觅,越趋远去。俨然“拂地西风起白门,几枝寒碧衬烟痕”,皆成了他幼稚年代的朦胧记忆。往年,沃幸康童时玩耍、嬉戏的地方,业已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到“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一个懵懂少年的儿时记忆,竞成逝水流年一个梦;甚至,成了沃幸康个人意义上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岳巷安在哉。
再说,提耳听命的沃幸康,经常随其痴迷戏曲的奶奶,出入演出场所,耳濡目染的听戏、看戏。无意间,他奶奶带他看戏,竟成就了沃幸康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戏曲启蒙,舞台记忆。画面感十足的戏曲人物,深深地吸引了“少年不谙世事"的沃幸康趋之若鹜,成了他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当然,这个时候的沃幸康随其奶奶看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剧院,而是在一个简陋的戏场里上演。就是鲁迅笔下的“社戏”之属,唱的江南地区的滩簧,一种曲艺。其实,古代戏曲史不分戏与曲,至于是戏与曲综合,那是现代综合舞台样式。
当年的剧场场景,它远不像今天现代化剧场的那般豪华。那是一个十分简易,粗陋的舞台;整个场子也不大,票价低廉1角3分钱。剧场大概可以坐上个二三百人左右的观众,座椅一般都是用毛竹子做出来的,观众入场不对号,大家按进场早晚择优而坐,特别有乡土气。
观众人座后,往往一边看戏,一边喝茶。这喝茶用的杯子,就可以放在前面椅背上,还有人不停地过来为观众续水,有的观众还可以悠闲地抽着烟。场内气氛可谓自由,也没有任何干涉。
其中,戏班在演出前等候观众时,还不停地敲打“开场锣鼓”。剧目开演中,台上演员在演,台下观众随意聊天、喝茶、嗑瓜子……这就是沃幸康奶奶带他常去看戏的场所,大约就在宁波当时的“西门口”那一带。这里,成为了少年时代沃幸康的观戏体验。他说场内气氛随意,还算安静。而地方戏曲,就在这样的不经意瞬间,将沃幸康击中,竟然成就他终身的一个托付,初衷不改。
这就是沃幸康意念中的戏园子,不奢华、不精致,却是如此的接地气。而潜影默化的戏曲舞台,才是一条很好的爱国爱乡教育。令“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之人,有了“回家”的感觉——这就是家乡戏的文化魅力,戏曲本身就是纯粹的“兴观群怨”过程。
那些年的沃幸康,只有五六岁的模样,常常伴其嗜好戏曲的奶奶。她晚上没事,就喜欢去看戏。他便缠其左右,跟着一同出入剧场、茶肆,各类戏曲,环境使然地浸润其间,乐而忘返,从而有了“与戏剧的一次次地亲密接触”。而正是“这些年”的无意间,滋润着沃幸康的戏曲基因,且一发而不可收拾。“环境造人”是很有道理的,沃幸康就是一个鲜活的人文范本。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台前幕后(甬剧名角沃幸康的舞台心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鹤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67571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9-11-01
首版时间 2019-11-01
印刷时间 201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32
CIP核字 2019176487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9
171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