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己拯救自己
内容
编辑推荐

《自己拯救自己》畅销不衰的励志书,全新打造。

自己是自己最大的贵人,自己是自己最可靠的救星。

《自己拯救自己》通过自助者天助之、业精于勤、正确使用金钱、勇者无敌、加强自我修养、做行动上的巨人、绅士的品格七个方面,论述了逆境中自我救赎的众多方法。

内容推荐

《自己拯救自己》通过自助者天助之、业精于勤、正确使用金钱、勇者无敌、加强自我修养、做行动上的巨人、绅士的品格七个方面,论述了逆境中自我救赎的众多方法。本书论述与实例相结合,读起来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不屈的生命是自己学会拯救自己,只有学会自己拯救自己,才能在逆境中勇敢地前进。

目录

前言

自己拯救自己

第一章

自助者天助之

第二章

业精于勤

第三章

勇者无敌

第四章

正确使用金钱

第五章

加强自我修养

第六章

做行动上的巨人

第七章

绅士的品格

试读章节

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国家组成个体的反映。高于人民的政府将被拉回到人民的位置,同样,低于人民的政府迟早将被提升到人民的位置。依据事物的规律,一个国家的整体特征总能显示适当的法律及政府的运行结果,就像水能显示水平线一样。贵族受到高贵的统治,无知及腐败的人则受无知的统治。事实上,所有经验都证实:一个国家的富强取决于其子民的天性,而非其制度。因为国家仅是社会个体的集合而已,而文明自身也只不过是组成社会的男人、女人、孩子完善个人的问题罢了。

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是通过个体的勤勉、能干、正直来推动的,同样,国家衰败则是社会个体懒惰、自私和邪恶的结果。通常被我们所谴责的社会邪恶,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们不断堕落的生活。尽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尽量减少或根除它们,但是,它们却会以其他形式重新复苏,除非个人生活及民族天性赖以存在的环境得到彻底的改进。如果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得出的结论是:最高爱国主义和博爱主义在于帮助和激励人们通过他们自己自由且独立的个人行为来提高自我,而不是改变法律和修改制度。

个人的内因决定了一切事情,外因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被暴君所统治的奴隶并不是最不幸的奴隶(尽管这种统治是极大的罪恶),最不幸的奴隶是自身道义上无知、自私、邪恶的奴隶。仅通过统治者或制度的改变是无法使一个充满奴性的民族获得自由的,只要这种致命的幻念盛行,自由将仍由政府掌控。即使这种状况得到了改观,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改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曾经身处奴化幻觉的人们,并不会产生实际和持久的效果。个人的天性是自由的坚实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和国家进步的可靠保证。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说得很对:“只要允许个性的存在,即使是专制主义也不会产生最恶劣的后果;任何毁灭个性的东西都是专制主义,不论它以什么名义出现。”

针对民族进步,经常涌现一些陈旧古老的谬论。有些人会吁求恺撒式的救星,其他人则期待国家奋起,另外还有些人则寄希望于议会法令。我们在等待恺撒,然后我们发现“谁承认并听从于他,谁就幸福”这条教义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由人们自己做主。如果这样的教义被作为指导,社会的自由良知将被破坏,它将迅速为任何形式的专制主义铺平道路。恺撒主义是人类偶像崇拜中最坏的形式——对权力的绝对崇拜,其产生的效果与绝对崇拜财富产生的效果一样。另一个对人们起谆谆教导作用的更加健康的教义便是自立精神。一旦它被完全领悟并付诸行动,恺撒主义将销声匿迹。自立精神与恺撒主义是对立的,正如雨果对笔和剑的论述:“其中一个会杀死另外一个。”

人们普遍迷信国家和议会法令的力量,但那并不管用。爱尔兰的伟大爱国者——威廉‘达冈,曾在第一届都柏林实业博览会的闭幕式上发表演讲:“说真的,在我的印象中,从未听到我的同胞言及‘独立’一词。我听得最多的是,如何从此处、彼处或其他什么地方去获取独立,如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我们身边的外国人等论调。当我去乐观衡量通过这种交流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时,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实业的独立必须依靠我们自己。我坚信,只要把精力集中在勤奋刻苦和精益求精上,我们将迎来更好的机遇和光辉的前景。我们已经抬起了脚步,但惟有坚韧不拔才能带来成功。只要我们精神饱满,热情前进,我坚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将共同拥有舒适、幸福、独立的状态,并会将这种状态蔓延至他人。”

每一个国家都是无数代人思想与劳动的结晶。各个阶层的劳动者们,包括耕耘者、矿产勘探者、发明家、探险家、制造业者、机械工、手工业者、诗人、哲学家和政治家,都为自己国家的发展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经过几代的努力,并把劳动成果不断推向更高的阶段。这些不断延续的伟大劳动者,同时也是文明的缔造者,他们在紊乱的工业、科学、艺术中创造了秩序。因此,各个种族,在其自然演化进程中,成为由我们祖先的精湛技艺和辛勤劳动所创造的宝贵财富的继承者。这些财富在我们的手中得以发扬光大,并传递给我们的继承者,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毫发未损,反而更加完善。

自立自主的精神,正如其在充满活力的个人行为中所展示的那样,不仅在任何时代都是英国人性格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力量的真正标准。有一些优秀者,在成为群众的领袖之后,受到公众的尊敬。但是我们的进步同样归功于成千上万的籍籍无名之辈,在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战役中,尽管只有将军们才能名垂青史,但在很大程度上,战争的胜利是凭借士兵们个人的勇猛精神和英雄主义才赢得的。P7-9

序言

十五年前,有人邀请塞缪尔·斯迈尔斯为一个位于英国北部小镇里的夜校的学员演讲,学员在夜校里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那里的情况如下:

为了相互交流知识,在寒冬腊月的晚上,几个地位低微的男人想方设法碰面。他们见面的地点最初是在某个人的农合里,随着其他学员的不断加入,不久小屋就无法承受那么多人的拥塞了。终于,夏季到来了,学员们就在农合外面的花园休息;接着,他们就把授课地点改到用木板围成的花园屋外的空地上。老师为他们开设了算术课程,授课就此进行。每当夜深人静时,许多年轻人就围绕着小屋散步,时而像一群交头接耳的蜜蜂;可是,突如其来的骤雨会使他们抱头鼠窜,不欢而归。

寒冷的冬季一步步逼近,此时学员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农合已经拥挤不堪,怎样避寒呢?尽管绝大多数年轻人只能得到很低的周薪,但他们打算宁愿负债而租用一间屋子。不久,他们发现有一套虽然脏乱却很大的出租公寓,那座公寓曾经被用作临时霍乱医院,极少有人能发现那儿,因为人们对霍乱的恐惧永远不会消失。可是这些努力、勇敢的年轻人毫无畏惧,他们以昂贵的费用租下了那间病房,在里面点上灯,搁了板凳和餐桌,就这样开始了冬季课程。很快,那儿充满了欢声笑语。毫无疑问,学习的质量可能并不完美,但学员们却心满意足。同学们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没有掌握的同学,在提高别人的同时,也熟能生巧。无论如何,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很好的学习。于是,那些年轻人(其中也有成年人)继续着他们的学习,互相传授阅读与写作、算术与地理,还有数学、化学和其他知识。

很快这里聚集了一百个年轻人,他们雄心勃勃,并渴望有人能教授他们,随后,塞缪尔‘斯迈尔斯知道了此事。一部分人期待着他的到来,他们期待着塞缪尔’斯迈尔斯给他们做个介绍性的演讲,或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给他们讲讲”,他们谦虚地向塞缪尔·斯迈尔斯介绍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同时提出了这一要求。塞缪尔·斯迈尔斯被他们表现出来的令人敬佩的——自己拯救自己——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愉快地答应了。尽管授课令人满意,不过他没有太多信心,但是他意识到哪怕是诚挚地给他们只言片语的鼓励,也可能会意义非凡。在这一考虑下,他为他们做了多次演讲:别人是怎么做的,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并且指出,在人的一生中,幸福生活主要而且必定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勤奋、自我修养、自我训练和自律自制;但首先是靠诚实正直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正是人类品行的闪光点。

没有比这更老套的忠告了,这就像所罗门寓言一样老套,但就是这些老套的建议鼓励了年轻人。他们在课堂上勤奋好学,在工作中努力拼博,成年后,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其中许多人现在还从事着对社会有益的工作。许多年后的一个晚上,一位在玻璃厂工作、仪表整洁的年轻人造访塞缪尔·斯迈尔斯。年轻人说现在自己是公司人力主管,是一位成功人士。他高兴而又感激地回忆塞缪尔·斯迈尔斯曾经给他们说过的那些肺腑之言,甚至把他的成功归功于塞缪尔·斯迈尔斯为激励他们的精神所做的努力。这件事勾起了塞缪尔·斯迈尔斯的回忆。

塞缪尔·斯迈尔斯一直被“自己拯救自己”这一课题所吸引,出于习惯,他从给那些年轻人的演讲体会中做些记录,有时在几个小时的课堂后做笔记,记下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果,因为他在构思与此相关的主题。在他早期的演讲中,最突出的例子之一便是对机械师——史蒂芬逊的描述。事业的特殊便利条件和机会促使他一如既往地工作,直到最后出版他的自传。现在这本书也是在相似的精神状态下完成的,两本书的由来基本相同。然而前面所列的性格特征只是些概括,而非长篇累牍的描述,不必太过认真地对待。在大多情况下,只有一些显著特点为人们所注意——个人生活和国家常常把他们的关注和兴趣聚焦在事情的经过上。现在塞缪尔·斯迈尔斯把这本书交给了读者,希望书中的勤奋、坚韧和自我修养精神对读者有所裨益和启发,并希望大家喜欢。

大卫·哈特

1859年9月伦敦

书评(媒体评论)

伟大的行为会留给世人宝贵的财富,后人将从中获益无穷。

斯迈尔斯的箴言比《古兰经》里的箴言更加美好。

——埃及政治家 赫迪夫

作为先辈,塞缪尔·斯迈尔斯几乎说完了我想说的一切。后来我们所说的,只是对他的补充。

——美国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家、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 戴尔·卡耐基

对我来说,这本书永远让人热血沸腾……我如获至宝,反复阅读,直到它深深铭刻在脑海里。

——美国成功学之父 奥里森·马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己拯救自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译者 甘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99202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1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