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精)/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跳出文明、国别、地区的局限,通过东印度公司的兴亡,再现全球两百年的激变。这些17世纪初期成立的“公司”,在世界一体化之初耀眼登场,用船只和贸易连接全世界,并在一体化完成时黯然退场。它们在亚洲之海赚取利润、掠夺权力、掌控土地,势力俨然如帝国一般。香料、茶叶、纺织品,则将这片被当地统治者视为边陲的海洋变成世界中心。作者以海洋为中心,打破欧洲中心论和东亚疆土观念,勾画出独特而饶有趣味的历史新图景。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葡萄牙的“海上帝国”和亚洲之海 瓦斯科·达·伽马“发现”印度 葡萄牙的“海上帝国 葡萄牙海上帝国的成立 “海上帝国”的极限 第二章 东印度公司的诞生 东印度公司的成立 东印度公司进入印度洋海域 东印度公司的结构 第三章 东亚海域的秩序和日本 明帝国和东亚海域的国际秩序 葡萄牙人的出现和耶稣会 日本的“锁国”政策和荷兰东印度公司 第四章 生气蓬勃的大移动时代 亚洲人的迁移 东印度公司的船只 欧洲人的往来 亚洲的船只——独桅帆船和平底帆船 第五章 亚洲的港口城市和商馆 长崎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商馆 马德拉斯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商馆 阿巴斯和众多东印度公司商馆 第六章 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长崎与女性、混血儿 马德拉斯和走私贸易 阿巴斯和商馆馆长 第七章 东印度公司运送的货物 胡椒和香料 茶 纺织品 第八章 东印度公司的蜕变 来自法国东印度公司的挑战 从贸易公司向政治势力的转变 从“海上帝国”走向“海陆帝国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衰落 第九章 东印度公司的终结和亚洲之海的变化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艰难处境 法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解散 亚洲之海的变化 结语 导语 显微镜下的东印度公司,既是公司,也是影响全世界的帝国——作者聚焦英国、荷兰、法国三家东印度公司,细致分析它们从小小的股份公司一路演变成拥有土地、军队,能够发动战争的殖民代理机构的过程。了解东印度公司的推荐之作。 17、18世纪,亚洲海洋是世界舞台的中心——对于古代东亚统治者来说,海洋是边陲之地,然而在17、18世纪,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的中心。茶叶、香料、瓷器、纺织品吸引全世界注目,西班牙大帆船从遥远的美洲穿越太平洋,携带一船船白银抵达亚洲之海,换成上述商品再驶向欧洲。本书以亚洲海域为落脚点,超越国别和地区,构筑两百年巨变的新图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精)/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羽田正 |
译者 | 译者:毕世鸿//李秋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73443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33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8 |
CIP核字 | 2019169319 |
中图分类号 | F755.61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92 |
宽 | 137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