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断与再造(社区矫正假释犯角色适应过程研究)/司法社会工作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对J省T市26名社区矫正假释犯出狱前后心理变化和行为转变历程的深度访谈,归纳了他们角色适应的四个阶段:即将出狱前的角色中断与角色想象;出狱初期的角色认知与定位;探索期的角色冲突、领悟与调整;重整期的角色实践与整合。同时,本书还阐述了每个阶段角色适应的阶段性特征,发现了两种角色适应模式,即建构型适应和顺应型适应。这种基于假释人员自身角度对其角色适应过程与模式的提炼,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既有的罪犯再社会化理论,对于矫正社会工作实务亦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不但有助于矫正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矫正假释犯角色适应的阶段性特征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矫正帮扶工作,对于其他社区服刑人员的适应性帮扶工作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录 章导论001 节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001 第二节概念界定005 第三节理论视角与结构安排011 第四节研究方法015 第二章文献综述020 节角色理论研究回顾020 第二节罪犯角色适应研究回顾028 第三章隔离期:角色中断与角色想象060 节监狱行刑社会化匮乏与角色中断061 第二节社会化匮乏下的行动选择:角色想象071 第四章“半隔离”期:角色认知与定位079 节结构制约下的“半隔离”079 第二节“半隔离”:与社会的有限接触098 第三节有限接触中的角色认知与定位:准确抑或错位111 第五章探索期:角色冲突、领悟与调整117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断与再造(社区矫正假释犯角色适应过程研究)/司法社会工作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梅书 |
译者 | |
编者 | 张昱//费梅苹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8582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印刷时间 | 201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8 |
CIP核字 | 2019063026 |
中图分类号 | D927.530.6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