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代涉僧法律问题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诸多学者复原的《道僧格》条文为基础,从法律实践的层面将这些复原条文放置于唐代法律体系以及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而提出《道僧格》作为一部宗教法典,最为明显的特色便是将佛教戒律引入国家制定法体系,从而试图更全面地管控佛教及僧团。但事实上这一尝试的结果却并不理想,尤其表现在《道僧格》实效性之弱的问题上。
作者简介
段知壮,男,1988年生,吉林四平人,法学博士,现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博士候选人。在《爱知论丛》(日本)、《亚洲研究》(韩国)、《宗教哲学》(中国台湾)、《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重大古籍整理项目《中华大典法律典·民法分典》的编撰工作。
目录
绪论
一 唐代涉僧法律问题介绍
二 先行研究
第一章 《道僧格》相关问题介绍
第一节 唐代《道僧格》辑佚概况
第二节 《道僧格》若干问题辨析
一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敕文中的“旧定”
二 《道僧格》与《祠部格》的关系
三 《道僧格》的适用范围及刑罚种类
四 《天圣令》“唐11”条中的“僧道法”与《道僧格》
第二章 唐代涉僧行政法规定与实践
第一节 佛教事务管理与“任僧纲”条
一 佛教事务管理机构的沿革
二 唐代的僧官设置
第二节 僧籍、度牒与“私度”条
一 僧籍与度牒
二 试经制度
三 “私入道”的相关规定与实践
第三章 唐代涉僧刑法规定与实践
第一节 僧俗往来与“非寺院”条
一 禁止僧俗往来聚众的法律规定
二 佛教俗讲及寺院娱乐生活
三 政治生活中的佛教参与
第二节 妖言谋反犯罪与“准格律”条
一 唐代妖言谋反罪的法律规定
二 唐代僧人参与的妖言谋反罪的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僧人形象与“观玄象”条、“卜相凶吉”条
一 “托于卜筮、假说灾祥”
二 唐代僧人“陈祸福”的目的与特点
三 唐代僧人的卜相疗疾行为
第四章 唐代涉僧宗教法规定与实践
第一节 “盗毁天尊佛像”条
一 “盗毁天尊佛像”条规定与沿革
二 “盗毁天尊佛像”不同情形
三 法律对宗教“神圣性”的保护
第二节 淫戒、奸罪与“和合婚姻”条
一 戒律中的“淫戒”与法律中的“奸罪”
二 唐代僧人的家庭与社会生活
三 “和合婚姻”的意义辨析
第三节 酒肉戒、杀生戒与“饮酒”条
一 破戒的“神僧”形象
二 对“饮酒”条的司法适用
三 “杀生戒”与断屠令
第五章 唐代涉僧民事法律规定与实践
第一节 拟制血亲与“三宝物”条
第二节 僧道排位与“禁毁谤”条
一 唐前期的僧道排位问题
二 “禁毁谤”条辨析
第三节 致拜君亲与“行路相隐”条
第四节 寺院经济与“不得私蓄”条
一 僧尼授田与唐代寺院经济
二 寺院常住和僧尼私产
三 僧人的民事纠纷与经济犯罪
余论
附录 《道僧格》辑佚情况总汇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综观《唐代涉僧法律问题研究》一书,提供丰富的研究视角,以及实力坚强的史料解读、分析,启发读者重新看待唐代法典的落实状况。以往研究唐代律令时常陷入法条解读与实际运用的困境,本书从唐代涉僧法律规范思考此问题,为我们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基础,不单是世俗法的实践,也包含宗教法的落实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代涉僧法律问题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段知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72862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422
CIP核字 2020180241
中图分类号 D922.152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