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诗人的思考(蒲柏惠特曼狄金森叶芝)(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当我们因蒲柏对我们中间状态的分析而摇摆不定时,我们会感觉到我们内心的分裂;当惠特曼的“某个地方”让我们茫然不知所措时,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点亮灯丝的希望正在破灭;当我们和狄金森一起从棺材里坠落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理智正在失控;当我们发现自己在晚年被中年得心应手的观念抛弃时,我们和叶芝一样,担心一种永久的孤独已经到来。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这些,是因为诗歌的构建正是为了引导我们进入并贯穿于他们的创作。创造出如此诗意的迷宫,这种思考值得我们关注、尊重,甚至敬畏。 作者简介 海伦·文德勒,哈佛大学英文系阿·金斯利·波特校级教授。著有《叶芝的幻象及其后期戏剧》《展开翅翼:华莱士·斯蒂文斯的长诗》《乔治·赫伯特的诗歌》《风格的突破:霍普金斯,希尼,格拉汉姆》《谢默斯·希尼》《诗人的成年:弥尔顿,济慈,艾略特,普拉斯》《诗人思考:蒲柏,惠特曼,狄金森,叶芝》《最后之视,最后之书》等。 目录 导言 1 亚历山大·蒲柏的思考 微缩、模仿以及嘲讽的观点 2 沃尔特·惠特曼的思考 誊写、重复以及抵御诱惑 3 艾米莉·狄金森的思考 对连续性的改造和梳理 4 威廉·巴特勒·叶芝的思考 形象化思维与论断式思考 注释 索引 导语 本书涉及的四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沃尔特·惠特曼、艾米莉·狄金森和威廉·巴特勒·叶芝——来自三个世纪和三个国家,他们的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特点。针对将抒情诗的思想和可靠的见解相分离的常见做法,本书作者阐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思考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从诗的表层推断出这种思想的演变。还阐述了一个诗人在摸索一个给定的主题时,是如何通过在一首又一首的诗中对这个主题进行重新构建来进行连续思考的,创造一个活跃的思考过程,从而产生这些诗歌所采用的完全不同的内在结构形状。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诗人的思考(蒲柏惠特曼狄金森叶芝)(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海伦·文德勒 |
| 译者 | 译者:刘晗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20379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16 |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58 |
| CIP核字 | 2020126374 |
| 中图分类号 | I561.07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18 |
| 宽 | 155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