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乾嘉情文理论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文关系是文学研究很基本和核心的问题,存在于文学活动的所有环节。诗言志,思无邪,兴观群怨,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义”,发愤著书,缘情绮靡,性灵说等重要理论,无不是从各种角度对情文关系进行的阐发。乾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穴时期,对情文理论予以了系统总结和发展。本书以乾嘉情文理论为研究对象,从性与理、情与幻、性情与格调、情感与虚构等多种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杨子彦,女,1974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定陶县。200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曾出版专著《纪昀文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目录
导论
一情文关系涉及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情文关系的演变
三乾嘉情文理论概说
第一章性与理:论乾嘉义理对情文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戴震对情文的论述
一戴震论义理与情欲
二戴震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关系
三戴震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第二节对“节性”的阐释:以阮元为中心
一清代之前关于“节性”的阐释
二阮元代表的清人对“节性”的阐释
三当代对于阮元的批评和阐释
第二章性情与格调、礼义:乾嘉时期正统文论的发展
第一节沈德潜对格调与神韵的调和
一诗教与性情
二格调与神韵
第二节纪昀对“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发展
一纪昀的文道观
二纪昀对“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发展
三“教外别传”说
第三节乾隆与《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情文的论述
一乾隆的文学思想
二《四库全书总目》的情文论
第三章乾嘉时期的性灵与学理
第一节袁枚的“性灵说”及其发展
一“一生心性爱疏狂”:袁枚自我的形成和发展
二质疑经典和推翻道统
三性灵说
四洪亮吉、张问陶对性灵说的发展
第二节翁方纲的肌理说
一翁方纲对杜诗的接受与阐发
二肌理说的提出及意义
三理味、事境
第三节王鸣盛、赵翼等史学家的情文论
一王鸣盛的情文论
二赵翼的情文论
三钱大昕的情文论
四章学诚的情文论
五崔述的情文论
第四章情感与虚构:乾嘉小说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孤愤与意淫:论“发愤”说在清代的发展
一从“发愤”到“孤愤”
二论“意淫”
三乾嘉学者对于“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批判
第二节小说创作中的“为情造文”与“为文造情”
一“为文造情”的复杂性
二“为文造情”存在的合理性
三“为文造情”的理论总结
第三节实象与假象:以乾嘉小说中的斋为例
一《聊斋志异》之斋
二《阅微草堂笔记》和《新齐谐》中的斋
三斋的实象和假象
第四节情与幻:以秦可卿形象为例
一作为实象的秦可卿
二作为“幻情身”的秦可卿
三秦可卿与鲭鱼精
第五章乾嘉情文的清老之美
第一节乾嘉时期的清老理论的发展
一纪昀对“老”的发展
二章学诚、厉鹗对清的发展
三作为文化的清老
第二节作为小说风格的清老之美
一青年、老者和豪士——三部小说的人物
二天界、人世、阴间——三部小说世界的塑造
三清、老、真——三部小说的风格
第三节小说人物的清老之美:以《红楼梦》为中心
一黛玉的清之美
二宝钗的老之美
三清老之美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乾嘉情文理论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子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95505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7-02
首版时间 2017-02
印刷时间 2017-02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84
CIP核字 2016325557
中图分类号 I206.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