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鹿王/国际动物小说品藏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小马鹿子出游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这样一头小马鹿子。你们之前认识马鹿吗?男孩们也许没有亲眼看见过,但也应该在很小的时候听说过吧。小马鹿子长得十分漂亮可爱,毛茸茸的鹿皮上面有着许多白色的斑点,它的腿很修长,耳朵肥肥大大。就算它只有几个星期大,看起来也一点儿不显得小。

它是在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出生的,还算是出生得比较早的了。对整个马鹿家族来说,它的出生算得上是一件头等大事。从出生到现在,小马鹿子能够记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它舒舒服服地平躺在一片暖暖和和的蕨草丛中,一双它所见过的最漂亮的棕色眼睛正温柔地看着它。它立刻就意识到了,这应该就是它的母亲——母鹿那双漂亮的眼睛。

无论它走到哪里,去做什么,这双眼睛都在无时无刻地跟随着它。无论它想要什么,它的母亲都会立刻满足它的愿望。而且,它的母亲总是会在蕨草丛中为它铺好舒舒服服的床,还会在每天早晨用舌头把它的皮毛梳洗得非常干净和整洁。

小马鹿子的母亲曾告诉过它两件事:第一是要学会像老鼠一样纹丝不动地平躺好憩息,第二就是要听大人们的话。

每天黎明前,母鹿都要外出觅食,但是因为路途太过遥远,所以小马鹿子不太可能一起跟着去。因为这段时间会没有人看管照顾它,母鹿只得让它尽可能地蜷成一团,还叮嘱它一定要一动不动地一直等到自己回来。

刚开始的时候,小马鹿子还是很听母鹿的话的,因为它知道母鹿是为了它好。如果它走来走去四处张望,就可能被坏人或者野兽发现,然后被抓走并吃掉,要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也就不会发生下面的这个故事了。

母鹿通常会在太阳升起之前就回去照看小马鹿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对母子对彼此的爱越来越深了。每天早晨,温和的太阳慢慢地升起来,将林子里的雾气驱散开。一小缕阳光慢慢地透过小草丛亲吻着这头小马鹿子,好像在跟它打招呼说着:“早上好。”那薄薄的雾气则会在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朵花上留下美丽的露珠,仿佛是在对小马鹿子说道:“再见了,我亲爱的小家伙,今晚我还会回来的。”

小马鹿子点了点头,眨了眨眼,轻声地说道:“是的,今晚我等着你再来。”露珠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句话,最后太阳公公终于不耐烦了,就把它们都晒干了。紧接着,一阵扇动翅膀的嗡嗡声响起来,这是飞虫们起床了,要出去开始劳作的信号。

在小马鹿子床前,轻轻拂过的微风仿佛是哨兵一样,对这些飞虫说道:“快快飞走,快快飞走吧,不要把我的小马鹿子吵醒了。”

飞虫们不敢不听话,因为它们知道如果不照着做,风就会惩罚它们,把它们全部吹走。整整一天,微风都在不断摇摆的草丛中以及坚韧挺拔的石林丛间吟唱着,与下面山谷中带着棕褐色淤泥的小溪那里传来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一首美妙的乐曲。小马鹿子还不能听清楚整首歌,但是有一句反复吟唱的歌词是这样子的:

母亲和孩子到这儿来,到这里来,我是马鹿的好朋友。(P001-003)

作者简介
约翰·福斯科,英国军事史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皇家城堡——温莎城堡的图书馆馆长。主要创作军事题材的作品。《鹿王》是其创作的专享一部动物小说,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大家都认为,凡是要去埃克斯穆尔(英国国家公园)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目录

第一章 小马鹿子出游

第二章 糊涂的雌松鸡

第三章 猎犬来了

第四章 第一次看见人类

第五章 暴风雨来临

第六章 雄松鸡大战

第七章 偶遏雉鸡王

第八章 笑去母亲

第九章 青梅竹马

第十章 拜访老相识

第十一章 坠落瀑布

序言

动物小说的灵魂

沈石溪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生物学派生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动物行为学。传统生物学与动物行为学在学术观念、观察角度、研究手段和考察方法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传统生物学注重被研究者的共性,热衷于调查物种的起源和种群分布的情况,给形形色色的动物分门别类,根据动物的生理构造和特化器官,确定该归于什么纲什么目什么类什么科什么属,分析动物的食谱,解释某种动物与某种环境的依存关系,观察动物的发情时间与交配方式,了解动物的繁殖机制,等等。动物行为学家对动物的社会结构、情感世界和个体生命的表现投注更多的研究热情,透过动物特殊的行为方式,从生存利益这个角度来寻找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在研究动物行为的同时,其严肃理性的目光也注视人类行为,在动物行为与人类行为间勾画出一条清晰可辨的精神脉络,给人类以外的另类生命带去温暖的人文关怀。

我喜欢读动物行为学方面的书,每当浮生偷得半日闲,躺在摇椅上,捧一杯清茶,翻开奥地利动物学家、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动物行为学创始人康拉德·劳伦兹的《攻击与人性》,或者浏览美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先锋斗士E.0.威尔逊的名著《昆虫社会》,或者阅读西方最负盛名的动物行为学家罗伯特·杰伊·罗素的力作《权力、性和爱的进化——狐猴的遗产》,深深被大师们严谨的作风、渊博的知识、犀利的目光、翔实的资料、风趣的语言和无可辩驳的论点所折服,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精神引发巨大共鸣。我相信,动物行为学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能找出人类行为发生偏差的终极原因,是医治人类社会种种弊端的灵丹妙药,为人类把握正确的进化方向提供了牢靠的方位坐标。

这也许是我个人的偏爱,有点言过其实了。可动物行为学家们通过长期观察动物生活提供的许多例证,确实对人类社会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例如,解释大熊猫为什么会濒临灭绝,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类大量开荒种地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二是大熊猫食谱单一,只吃箭竹,属于适应性较差的特化动物。但动物行为学家却另辟蹊径,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认为,大熊猫濒临灭绝除了环境和食谱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第一,大部分动物都有窝巢,尤其是母动物产崽期间都要寻找一个隐蔽安全的地方当作自己的窝,而大熊猫是典型的流浪者,头脑中没有“家”的概念,追随食物四处游荡,吃到哪里睡到哪里,产崽育幼期的母熊猫也同样如此,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刚刚出生的幼崽来说显然是有害无益的,风餐露宿,再加上食肉兽侵害,幼崽存活的概率很小;第二,丛林里凡生存能力不是特别强而幼崽又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精心养育才能独立生活的动物,如狼、豺、狐、獾、鼠和鸟类等,大多实行双亲抚养制,雄性和雌性厮守在一起共同养育后代,而大熊猫生性孤独,雌雄间感情淡漠,只有性没有情,发情期雌雄凑合在一块做一回露水夫妻,完事后各奔东西谁也不认识谁,清一色的单亲家庭,母熊猫单独挑起抚养幼崽的重担,母熊猫通常一胎产双仔,但过的是没有窝巢的流浪日子,不可能一条胳膊抱一只幼崽走路,又没有配偶替它分担困难,只有在两只幼崽中挑选一只抱走,另一只幼崽就遗弃荒野了。单身母亲的日子过得好艰难,遭遇危险找不到帮手,头疼脑热得不到照应,稍有不慎唯一的幼崽便会夭折,繁殖后代、延续生命的链条就此断裂。

比照我们人类社会,许多人不珍惜温馨的家,把家看作累赘,把家看作牢狱,弃家不顾,离家出走,天涯飘零,去过所谓的潇洒生活,面对大熊猫濒临灭绝的事实,难道还不该及时醒悟吗?再看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独木难支的困窘,是不是也该从大熊猫生存路上艰难的步履里吸取某种教训呢?

在动物面前,人类常常犯自高自大的错误。人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总认为自己是高等生灵,其他动物都是低等生灵,自己是天地间主宰,其他动物是任人摆布的畜生。不错,人类是地球上进化最快的一种动物,会直立行走,会使用语言文字,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现代文明。然而,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地球上存在生命已有数亿年历史,人类的历史不过几千年,人类这种动物在进化成人类以前曾经过漫长的动物阶段,动物的本性在人类身上根深蒂固,人类不可能在几千年短暂的进化过程中就把数亿年养成的动物性荡涤干净。科学家证实,文化属性与生物属性是构成人的行为的两大要素。人的一部分行为受制于社会大文化,传统势力、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政治说教、宗教戒条、法律法规、民情民风、乡规民约不断修正和规范你的所作所为,迫使你去做这件事而不去做那件事,这就是人类行为的文化动因。人的另一部分行为受制于生物本能,贪婪好色、权欲熏心、天性好斗、自私自利、妄自尊大、好逸恶劳、贪图口福,嫉妒心强,又时时产生难以抑制的冲动,驱使你去做那件事而不去做这件事,这就是人类行为的生物动因。假如某人既带有合理的生物本能,又符合社会大文化的要求,就是一个真实自然的好人;假如某人完全抑制生物本能去迎合社会大文化的苛刻要求,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一个虚伪矫情的假人;假如某人放纵生物本能,弃社会大文化而不顾,就是一个凶残狠毒的坏人。

有一句话说,人类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动物行为学剖析发生在动物身上有利于生存的合理的善的行为准则,让人类学习借鉴,变得更像天使;揭示发生在动物身上不利于生存的荒谬的恶的行为准则,让人类铭记教训,更自觉地远离魔鬼。

曾有某药物研究所做过这么一个令人发指——不——是令动物发指的实验:为了证实某种戒毒药物是否有效,人们给一只红面猴注射毒品。(实验本身就证明了人类对待动物是何等霸道、残忍和阴险,人类自己心灵扭曲得还不够,自己被海洛因毒害得还不够,还要把罪恶强加在无辜的动物身上。)两三次后,可怜的红面猴就成了吸毒者,一见到穿白大褂的管理员,立刻就会从铁笼子里伸出手臂,哀哀啸叫,恳求人们替它往静脉血管打针。倘若不满足它的要求,它就会用自己的脑袋撞铁笼子,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假如还不能达到目的,就咬自己的爪子和身体,把自己咬得满身血污。一旦人们掏出注射器,它就会跪伏在地下,猴嘴从铁杆间伸出来,谄媚地亲吻管理员的裤腿和鞋。过去它在动物园生活时曾被热水瓶烫过一下,因为条件反射作用,平时最害怕看见热水瓶了,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热水瓶走过来便会吓得躲起来。有一次它毒瘾发作,手臂从笼子里伸出来,工作人员提着热水瓶来吓唬它,它竟然无动于衷,将开水淋在它的手臂上它也不肯把手臂缩回去。这是只雄红面猴,被买来做实验品前,曾与一只雌红面猴相好。据动物园饲养员介绍,这对红面猴青梅竹马,卿卿我我,感情很甜蜜。管理员把那只雌红面猴牵了来,把它们关进同一只铁笼子,希望能由此减弱雄红面猴对毒品的过分依赖。它们分开时间也不过二十来天,天涯苦相思,意外又重逢,俗话说小别胜于新婚,那雌红面猴一见到雄红面猴,激动得浑身颤抖,恨不得立刻和雄红面猴紧紧相拥在一起,但雄红面猴却面无表情,冷冷地瞥了对方一眼,就像看到一只陌生猴一样没有任何反应。过了一会儿,雄红面猴毒瘾上来了,哈欠连天,鼻涕口水滴滴答答,抓住铁栏杆使劲摇晃,发出呦呦哀叫声。管理员从甬道走过来了,雄红面猴迫不及待地将手臂从铁笼子伸出去。雌红面猴出于好奇,也趴在笼壁上看热闹。雄红面猴大概以为雌红面猴要同自己争抢毒品,勃然大怒,揪住雌红面猴就穷凶极恶地厮打,比打冤家出手还狠,啃下一口口猴毛。抓出一道道血痕。要不是管理员闻讯赶来打开铁门救出遍体鳞伤的雌红面猴,后果不堪设想。雄红面猴被人类强行注射毒品后的行为表现,与人类社会瘾君子如出一辙,丝毫没有区别,同样丧失理智,丧失人格,丧失自尊,感情冷漠,道德沦丧,成为一具还在呼吸的行尸走肉。实验的结局颇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戒毒药物不起什么作用。由于过量注射海洛因,雄红面猴奄奄一息了,整整两天不吃不喝,有气无力地躺在地上,眼皮耷拉,连叫都叫不出声了,只有那条布满针眼的手臂还顽强地伸出铁笼子,手掌朝上瑟瑟发抖,做乞讨状。药物研究所决定最后给它注射一针大剂量毒品,减少它临终前的痛苦,让它在虚幻的快感中结束生命,也算是人类的一种仁慈。同时也决定,将那只雌红面猴牵来继续做相同实验。拿着注射器的管理员和那只雌红面猴几乎同时来到铁笼子旁。雄红面猴混浊的眼光落在雌红面猴身上,就像快要燃尽的炭火被风一吹又短暂地烧旺,那双垂死的眼睛骤然发出一道骇人的光芒。就在管理员针头快要刺进静脉血管的一瞬间,雄红面猴奇迹般地“复活”了,伸出铁笼子的前爪突然抓住管理员的手腕,把管理员拖进铁笼子里去,张开猴嘴一口咬住管理员的手掌。管理员撕心裂肺地惨叫起来,那只灌满毒品的注射器掉在地上,跌得粉碎。人们赶紧来帮管理员,七手八脚强行将猴嘴撬开,雄红面猴早已气绝身亡,只有那双猴眼还睁得溜圆,一副满肚怨恨死不瞑目的可怕模样。雄红面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幡然猛醒,天良发现,为了抗议人类的暴行,也为了不让自己所爱的雌红面猴步自己的后尘,做出了一只垂死猴子所能做出的反抗行为。较之人类社会那些执迷不悟心甘情愿在毒品泥潭里越陷越深的瘾君子和那些为了自己发财致富不惜将千家万户推入火坑的毒贩子来,雄红面猴似乎更配“人”这个高贵的称呼。

人和动物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别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在某些领域,人与动物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仅仅隔着一根头发丝的距离,稍有不慎,人就有可能变得像动物,甚至变得比动物还不如。

只要用心去观察,人们不难发现,在情感世界,在生死抉择关头,许多动物所表现出来的忠贞和勇敢常常令人类汗颜,让我们自愧弗如。

这就是动物小说的灵魂,这就是动物小说能超越时间和空间,为全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民族一代又一代读者所喜爱的原因。

是为序。

内容推荐

由英国约翰·福斯科所著、沈石溪主编、陈耀锐翻译的《鹿王/国际动物小说品藏书系》一书讲述了英国埃克斯穆尔高地上一头野生公马鹿的一生,详细地描写了它与猎犬之间的数次博弈,前几次它都成功逃脱了,但最后一次,猎犬紧迫不舍,公马鹿孤立无援。这一次,在激流之中,它是赢了还是输了呢?

小说同时描写了哕唆而善良的兔子邦妮、容易大惊小怪而又忠心耿耿的黑松鸡、自命不凡的雉鸡、深陷困境仍不失尊严的鲫鱼……这些性格迥异的动物让高地上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编辑推荐

沈石溪被称为中国的动物小说大王。该系列由他担任主编,选取全球动物小说经典之作,各别篇目为首次引进中国。动物世界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生命世界,动物的生命原色和生命习性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与渲染。热爱生命、赞美生命的颂歌,如一泓清泉汩汩流淌在整个动物王国的绿色原野上。由英国约翰·福斯科所著、沈石溪主编、陈耀锐翻译的《鹿王/国际动物小说品藏书系》一书的故事中的动物在作者笔下都栩栩如生,通过精彩的故事展现出动物世界丰富、真挚的情感世界,有着较高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对人类社会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鹿王/国际动物小说品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约翰·福斯科
译者 陈耀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794624
开本 16开
页数 1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3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儿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06
CIP核字 2016303082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4
15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