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浪巴黎的世界文豪(精)/左岸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巴黎,一个如梦的城市,城中建筑如诗,街道如画。信步走去,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身旁坐落的建筑正是普鲁斯特的寓所;猛回首时才知道,刚路过的小屋就是誉满天下的雨果或巴尔扎克的昔日住处。街旁的咖啡馆也许正是海明威、西默农当日的最爱;馆中一隅,可能就是萨特和波伏娃相会的所在。

请跟随浪漫派小说家、艺术家和文化吹鼓手们;追寻漂泊者和闲逛者曾走过的大街小巷;到咖啡馆的露台上坐坐吧,那些移民还有无国籍人士曾在小圆桌上潦草地涂鸦;到19世纪盛行的文学晚宴上听一昕他们的高谈阔论,充裕的红酒还有肉食的美味让他们口若悬河,妙语连珠。

《流浪巴黎的世界文豪(精)/左岸译丛》由让-保尔·卡拉卡拉编著。

内容推荐

由让-保尔·卡拉卡拉编著的《流浪巴黎的世界文豪(精)/左岸译丛》讲述了19世纪和20世纪曾在巴黎逗留或居住的各国文学家的秘史和趣闻,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勾勒出这些大作家血肉丰满的形象。他们当中有行走在巴黎幽幽巷的法尔格,有漂泊巴黎的浪人桑德拉尔,有奥德翁路上的女士们,有了不起的菲茨杰拉德;让我们追寻普鲁斯特的居所,听一听福楼拜的巴黎教育,找一找雨果的房门钥匙,看一看巴尔扎克的都市喜剧,尤其别忘了约会一个生活在巴黎的有趣的尼姆人都德。

目录

序 给瓦莱里·拉尔博的建议……

夏多布里昂的巴黎生活

巴黎人斯丹达尔

巴尔扎克和他的都市喜剧

维克多·雨果的房门钥匙

福楼拜的巴黎教育

阿尔丰斯·都德,一个生活在巴黎的有趣的尼姆人

追寻普鲁斯特的居所

行走在巴黎幽巷的莱昂-保尔?法尔格

布莱兹·桑德拉尔,巴黎的漂泊浪人

在巴黎的美国人

列日人的巴黎生活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夏日美好的午后,斯丹达尔漫步在杜伊勒里公园的绿荫之下,打着哈欠排遣内心的忧伤,或是在布洛涅森林的小径上自怨自艾,一心想着梅蒂尔德。有人劝他可以再联系巴黎的老相识,比如伯尼奥一家、表亲达吕、巴拉尔和达尔古伯爵,还可以重新找个女伴,但徒劳无功。没人能让他摆脱灼烧着灵魂的愁云惨雾,消沉如同盖子一般笼罩住他。和梅蒂尔德分隔两地,斯丹达尔在别人眼中看到对他恋爱受挫的鄙夷,他觉得那些知晓他情场屡屡失意的人都在嘲笑他。8月烈日炎炎,朋友为了打消他的烦恼,在一场上流社会的聚会上为他引荐了初入社交圈的亚历山德里娜,一个出众的女孩。“我完全配不上她,败得一塌糊涂”。

在《自我中心回忆录》中,斯丹达尔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消沉。他灵光乍现,想到可以从痛苦中受益,比如刺杀路易十八。音乐还有戏剧这类消遣能让他摆脱阴暗的念头。接着,好运临头!著名歌唱家帕斯塔吓榻在黎塞留路63号的里尔人大楼,离他的住所就两步之遥。斯丹达尔每时每刻想着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想着梅蒂尔德,这次能够登门拜访歌唱家朱迪塔真是让他喜上眉梢。等待的间隙,还能和女仆拉谢尔用米兰方言聊聊家务或厨艺。他玩“法老”玩到凌晨,做着发财梦,最后输得一干二净,无力支付赌债。之后,他回到四楼的房间,修改《论爱情》的校样,这本书本是在米兰的涂鸦之作,他本以为弄丢了。补充说一句:在巴黎工作让他不舒服,他拒绝改稿。

两小卷《论爱情》最终在1822年8月17日,由蒙日出版社匿名出版,一个出版商承担了所有印刷费用,但不愿支付作者版税,因为卖书赚得的收入能够支付所有开支。

他离开布鲁塞尔大楼,搬往63号的里尔人大楼(现在是黎塞留路61号),帕斯塔也住在那里,斯丹达尔很高兴能和新欢亲密接触。

马利夫兰的劲敌从1827年起就在巴黎混得风生水起。她结过婚,身为人母,长得并不漂亮。乔治·桑说她又矮又胖,胸部丰腴。无与伦比的嗓音却打动了斯丹达尔及各地听众,从伦敦的科文特花园到威尼斯凤凰剧院,还有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圣彼得堡小剧院。

帕斯塔为人慷慨,很多意大利流亡者都靠她接济度日,流亡法国的“自由意大利”在她家中聚会。身处此种氛围,对梅蒂尔德的思念又浮上了斯丹达尔心头。浪漫主义的顶楼

夏巴内路和小田路的交会处是埃蒂安·德莱克吕兹的住处,保留至今。每周日,名声在外的浪漫主义成员都在他的阁楼中聚会。

1822年2月的某个周日,斯丹达尔爬上通往阁楼的96个台阶,参加其中一次聚会。他欣喜地发现周围都是聪明人在用文雅而礼貌的口吻交谈。于他而言,这让他重识了文学巴黎,这里可曾是莫里哀和伏尔泰的故土。他终于可以和人聊聊文学以及他的作品,收集一些和文学圈有关的信息,这点后来被德莱克吕兹诟病,后者得悉,斯丹达尔利用这些八卦给英语刊物写专栏,由此获得丰厚报酬。

斯丹达尔的小说正是从这个阁楼起航的。他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左翼的自由派新浪漫主义,与之针锋相对的是纯粹而沉重的“文社”浪漫主义。这个名字是指另一群年轻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在夏尔·诺蒂埃主持的沙龙中聚会,也就是叙利路号军火库,此后辗转到雨果家中。

钻石王老五埃蒂安·德莱克吕兹相貌丑陋,是个地道的巴黎有产者,他对自己十分满意,“一个平庸粗俗、兴高采烈”(圣伯夫评价)、和蔼可亲的人。他只对自己感兴趣,喜欢大家直呼其名。1862年,他出版了《六十年回忆录》,孩子气的自恋让人瞠目结舌。

埃蒂安喜欢自家阁楼内的优美谈吐,斯丹达尔的介入既令他着迷又让他惶恐。斯丹达尔在那里结识了一批立宪派和浪漫派年轻人,后来一同成立了《环球》日报,其中有些人成了斯丹达尔的门徒。

但是,他始终觉得在巴黎无所适从,告诉德莱克吕兹说,他没有朋友,也不想有,“比起无聊的朋友,我更喜欢敌人’。

中立派、胆小鼠辈、故弄玄虚者、尖刻乖戾之徒、了无生趣之流,在他眼中都是敌手,是嘲弄的对象。他成了巴黎沙龙上光彩夺目的辩论家。生性敏感多疑的他总能在旁人的目光中捕捉到鄙夷的情绪,可能是看不上他的旧衫、他的粗鲁,或者是因为他没马车。他把自己的不爱交际归咎于囊中羞涩:事实上,他的经济来源就是一笔900法郎的军饷,还有1000法郎的年金。想要过上文人的生活,出入各种沙龙,添置最新潮的服饰,还要云游各地,这笔钱的确是杯水车薪。

1822年,他初涉报业,为英语杂志《巴黎月刊》担任通讯员,报道巴黎生活。他觉得自己更像报道者,而非专栏记者。

P27-P30

序言

给瓦莱里·拉尔的建议……

“我给瓦莱里·拉尔博提了个建议”,保尔·莫朗写道,“这位一丝不苟的游客想要逐区认识巴黎”:

在圣女日南斐法山呼吸新鲜的空气,在蒙苏里公

园④逛上一大圈,对巴黎念念不忘的朝圣者希望踏上

塞纳河左岸,或兜兜转转或蜿蜒而行,完成几次小小

的旅程。

“生活只能在巴黎,换个地方只是浑浑噩噩度日。”路易·格勒塞,一个狡黠的作家,也是中学教师,他在穆兰、图尔、鲁昂教书时百感无聊,也做过类似坦白,很想恐吓那些主张分散巴黎权力的人。热尔曼妮·德·斯达尔夫人①自有其观点:在科佩感到日益虚弱的她结束欧洲之游后,匆匆赶回会考路,再次见到路旁亲爱的排水沟。

巴黎,“世上最高贵的装饰品”之一(蒙田语);巴黎,在1944年8月的某天差点化为灰烬,只因为将欧洲拖人生灵涂炭的那个人下达了一个疯狂的命令,巴黎在它漫长的历史当中曾数次遇险。革命者的蹂躏,巴黎公社的大火,摧毁了无数辉煌的建筑物,但巴黎面对种种不幸仍然表现出了勇气和胆量。国家之魂,光之城市,启蒙之都,巴黎吹拂的精神将点燃最疯狂的激情,偶尔会悄悄孕育出一些长久不为伯乐所知的名著。

请跟随浪漫派小说家、艺术家和文化传播者;追寻漂泊者和闲逛者曾走过的大街小巷;到咖啡馆的露台上坐坐吧,那些移民还有无国籍人士曾在小圆桌上潦草地涂鸦;到19世纪盛行的文学晚宴听大家高谈阔论,充裕的红酒还有肉食的美昧让人口若悬河,妙语连珠。

护送作家进入“他们的巴黎”,这是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一次迷人的首都漫步,跟随他们的巴黎路线,寻找小说人物的住所,我们往往将作者和笔下人物混为一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浪巴黎的世界文豪(精)/左岸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让-保尔·卡拉卡拉
译者 黄雅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15325
开本 32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5295939
中图分类号 K565.03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193
13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9-2013-169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