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口气读懂人性的弱点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出版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卡耐基的著作那样持久深入人心。也唯有卡耐基的书,才能在他辞世半个世纪后,还能占据美国《纽约时报》的排行榜。

这是一部世界上最畅销的人生指南,是能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励志经典。

本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

内容推荐

在出版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卡耐基的著作那样持久深入人心。也唯有卡耐基的书,才能在他辞世半个世纪后,还能占据美国《纽约时报》的排行榜。

由卡耐基开创并倡导的个人成功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有志青年迈向成功的阶梯。通过他的传播和教导,使无数人明白了积极的意义,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卡耐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本书和一所学校,其真正价值是:他把个人成功的技巧传授给了每一个想出人头地的年轻人。

目录

挖掘极限内的潜能(原著序)

如何使用本书的9个建议

一 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

 不要批评、责怪和抱怨他人

 真诚地赞赏别人

 明了对方的观点

 设身处地为周围人着想

 坦然面对别人的批评

 如何与女性相处

 如何与男性相处

二 保持健康心态的要诀

 坚守自我,拒绝模仿

 放松的状态能克服任何障碍

 永远不要对敌人心存报复

 施恩不图报

 时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将酸柠檬变成甜柠檬汁

 没人去踢一只死狗

 记住自己干过的蠢事,下不为例

 换取内心平静的药方

三 如何讨得别人的喜欢

 真诚地对别人发生兴趣

 不要吝惜你的微笑

 牢记他人的名字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就别人的兴趣谈论

 使对方感觉到他的重要

 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四 赢得他人赞同十二计

 避免不必要的正面冲突

 尊重反对者的意见

 勇于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

 友善地对待他人

 使对方很快点头称是

 尽量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创造不谋而合的机遇

 学会换位思考

 知晓对方的意念和欲望

 唤醒他人高尚的情操

 使你的意念戏剧化

 激起对方挑战的欲望

五 使人同意你的九条规则

 从真诚的赞赏开始

 间接地指出他人的过错

 批评之前,先检讨自己

 不要对人颐指气使

 给他人留有余地

 称赞每一个细微的进步

 给人一个值得保全的美名

 鼓励使人进步

 使人乐意去做你建议的事

六 家庭和谐有妙招

 切莫喋喋不休

 给对方自由的空间

 避免成员间的批评

 由衷地欣赏对方

 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营造甜蜜的氛同

 维护家庭内部的礼仪

 不做“婚姻的文肓”

附录戴尔·卡耐基的奋斗之路

试读章节

在1931年的5月7日,纽约市民目睹了一桩从未见到过、骇人听闻的围捕格斗!凶手是个烟酒不沾,有“双枪”之称,名叫克劳雷的罪犯。他被包围了,陷落西末街——他情人的公寓里。

150名警方治安人员,把克劳雷包围在公寓顶层的藏身处。他们在屋顶凿了个洞,试图用催泪毒气把克劳雷熏出来。警方人员已把机枪安置在附近建筑物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对峙后,这个纽约市原本清静的住宅区,响起了一阵阵惊心刺耳的机枪、手枪声。克劳雷藏在一把堆满杂物的椅子后面,手上的短枪接二连三地向警方人员射击。成千上万的人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目睹这个警匪格斗的场面。久住纽约的人都知道,这里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故。

克劳雷被捕后,警察总监马罗南指出:“这名暴徒是纽约治安史上最危险的一个罪犯。”他又说,“克劳雷杀人就像切葱一样,他会被判处死刑!”

可是,克劳雷本人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当警方人员围攻他的藏身之所时,克劳雷写了一封公开信。他写信的时候因为伤口流血,致使那张信纸上留下了他的血迹。克劳雷这样写道:“在我衣服里面,是一颗疲惫的心,那是仁慈的、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出事前不久,在长岛的一条公路上,克劳雷把汽车停在路边跟他的女伴调情,一个警察突然来到他停着的汽车旁边,说:“请出示你的驾驶执照。”

克劳雷没有回答,拔出手枪就朝那名警察连开数枪,直到警察倒地而死。接着克劳雷从汽车里跳出来,捡起警察的手枪后又朝地上的尸体开了一枪。这就是克劳雷所说的“在我衣服里面,是一颗疲惫的心,那是仁慈的、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克劳雷被判处死刑坐电椅,当他走进受刑室时,你认为他会说“这是我杀人作恶的应有下场”吗?不,他说的是“我是为保卫自己,才这样做的”。

从头至尾,“双枪”克劳雷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丝的责备和悔恨。

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我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给了人们,使他们获得幸福与快乐,过着舒服的日子,然而我所得到的只有侮辱,一个遭人搜捕的人。”

这是美国的第一号公敌卡邦所说的话,他是芝加哥一带最凶恶的匪首。可是,他自认为是一个有益于群众但被人误会的人。

休士在纽约被枪弹击倒前,也这样表示。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说自己是一位有益于群众的人。事实上,他在纽约是个令人发指的罪犯。

我曾经和“星星监狱”的负责人华赖·劳斯有过一次有趣的通信。他说:

在“星星监狱”中,很少有罪犯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的人性就跟你我一样。他们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或是接连地放枪伤害人,为自己反社会现实的行为辩护,坚持认为不应该把他们囚禁起来。

如果克劳雷、卡邦、休士和在监狱中的其他暴徒完全不自责,不归咎于自身,那么你我所接触的人又如何呢?

已故的华纳梅格曾这样承认说:“30年前我就明白,责备人是愚蠢的事。即使我不抱怨上帝没有将智能均匀地分配,我对克制自己的缺陷也感到非常吃力。”

华纳梅格很早就学到这一课,可是我自己在这古老的世界上,盲目地行走了30多年,然后才豁然开悟。100次中有99次,没有人会为了任何一桩事情来批评自己,无论错误到何种程度。

批评是没有用的,因为它会使人增加一层防御,而且竭力地替自己辩护。批评也是有危险的,它会伤害一个人自尊和自重的感觉,并激起他的反抗。

德国军队里规定士兵在发生某一件事后不准许立即申诉、批评。他需要怀着满肚子的怨气睡去,直到怨气完全消失。如果他马上申诉,将会受到处罚。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也需要这样一个规律来制约嘀咕埋怨的父母,喋喋不休的妻子,斥责怒骂的老板和那些吹毛求疵、令人讨厌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你可以找出很多批评过后毫无效果的例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著名的争论分裂了共和党,从而使威尔逊顺利入主白宫,并在世界大战中留下了勇敢、光荣的足迹,改变了历史的趋势。

1909年,罗斯福离开白宫的时候,他使塔夫脱做了总统,然后自己去非洲狩猎狮子。当他回来的时候,情况急转直下,他指责塔夫脱因循守旧,想要自己再次连任总统,并且组织了勃尔摩斯党,这几乎毁灭了共和党。那次选举,塔夫脱和共和党只获得了两个州的赞助,这是共和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失败。

罗斯福责备了塔夫脱,可是塔夫脱有没有责怪自己呢?当然没有。塔夫脱两眼噙泪地说:“我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和我已做的不同。”。究竟是谁做错了?这情形我不知道也不需要去关心。不过我要指出的一点是,罗斯福所有的批评,并没有使塔夫脱感到自责。那只使塔夫脱尽力地替自己辩护。

铁泡脱·顿姆的煤油舞弊案,还记得吗?它使舆论愤怒了好几年,震荡了整个国家!在所有人的记忆里,美国公务生活中从未发生过这样的情形。P2-4

序言

在20世纪的前35年里,美国出版商出版了20多万部各种不同的书,其中大部分是枯燥乏味的,许多书卖得并不好。一位闻名世界的出版公司负责人最近告诉我,他的公司拥有15年的出版经验,可是每出版8本书,却有7本是亏本的。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冒险再写这本书呢?即使我写好了,你又何必费事去阅读它呢?这是两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从1912年开始,我在纽约举办一项教育课程,教育成人。起初,我只是开设演讲的课程,训练成人在商业洽谈和团体中,能依照自己的思想,更清晰、更有效、更镇静地表达他们的意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觉这些人不仅在讲话技巧上需要训练,在日常生活及与人相处上更迫切地需要训练。

我还逐渐觉察到,自己也同样需要这种技巧的训练。回顾这些年来我在生活中缺乏技巧的种种情形,很是惶恐不安。我多么希望20年前的我手里就有这样一本书,那它将是一本无价天书! 

如何与人相处,该是你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如果你是个商那么这个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即使你是会计师、家庭主妇、建筑师或是工程师,情形也是一样的。 

数年前,在“卡耐基基金会”资助下所做的那次调查和研究,有了一项重要的发现!这项发现后来又由“卡耐基技术研究院”研究证实。调查资料显示,一个人在经济上的成功,约有15%是由于本人的技术和智慧,而另外的85%则是出于“人类工程”,即人格魅力和领导才能。

几年来,我每个季节都在费城工程师协会举办课程,同时也在美国电机工程协会纽约分会开班。总计约有1500位以上的工程师参加了我举办的讲习班。凭借多年的观察和经验,我最后发觉,讲习班学员之中,获得最高酬劳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懂得工程学知识最多的人。

约翰·洛克菲勒在他的事业的鼎盛时期曾经这样说过:“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就像糖和咖啡一样……它的代价要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高,我愿意为那种能力付出酬劳。”

芝加哥大学和青年会联合学校进行过一次调查,专门研究成人究竟需要些什么。这项耗资2.5万美元的调查花了两年的时间,调查的最后一站是在康涅狄格州的梅勒登。梅勒登被认为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美国城镇,镇上的每一个成年人都受到了访问,并被要求回答156个问题,如“你的职业是什么?你受教育程度如何?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如何利用闲暇时间?你的收入是多少?你有什么嗜好?你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等。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最关心的是健康问题,其次是如何了解别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使人喜欢自己,如何使他人同意自己的想法。

负责这项调查的委员会当即决定在梅勒登举办训练课程。他们四处寻找相关的实用教科书,可是无果而终。最后,他们去见一位享誉全球。的成人教育专家,问他是否有合乎这些成年人需要的书籍。“没有,”他说,“我虽然知道那些成人需要什么,可是他们所需要的书却从未有人写过。

基于经验,我知道教育专家的话不假。因为我自己就为了寻求一本关于人际关系的实用课本,花了好几年的时间。

既然这么多人希望有这样的书,我便尝试写一本,以供教学之用。为了准备这本书,我几乎读遍了和“人际关系”这个主题相关的所有资料——报纸专栏、杂志专文、刑事法庭的记录、古代哲学家和当代心理学家的著作等。此外,我还聘请了一位受过训练的研究专家,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到各个图书馆中阅读我所遗漏的资料。他研究过不计其数的伟人传记,还研究过各个时代的大人物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从恺撒到爱迪生,我们大量阅读这些伟人的传记,研究他们的日常生活。仅西奥多·罗斯福,我们便收集了上百本关于他的传记。我们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出各个时代与“如何获得友谊及影响他人”这个主题相关的各种实用思想。

我本人就曾拜访过许多位世界著名的成功人士,如发明家爱迪生,政治领袖富兰克林·罗斯福,商业巨子欧文·杨,电影明星克拉克·盖博,以及探险家马丁·詹森,我想方设法地去挖掘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高超本领。

基于这些资料,我准备了一篇名为“如何获得友谊和影响他人”的教案。起初这篇文章很简短,没过多久,我便将之扩展成一篇一个半小时的演讲稿了。几年来,我一直在纽约“卡耐基研究院”的训练课上发表这样的讲话。

除了演讲,我还鼓励学员们走出教室,到他们的生意和社交场合中去实践,然后再把他们的经验和所得到的成果带回教室,与大家分享。这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这些急于自我改进的成年人,都非常喜欢在一个全新的教室里上课。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为成人而设的人际关系实验室。

起初,我们把一套规则印在不比明信片大的纸片上,后来,我们改印成一张较大的卡片。然后是一本小册子、一套小书。每一次在尺寸、内容上都不断地进行扩充。15年后,这些试验和研究便结集成了教程。我们这里所定的规则,不只是理论,或是猜测,而是具有神奇般的魔力,很多人因为应用了这些成功法则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一位拥有314名员工的公司老板参加了我们的训练,在此之前,他0经常不加限制地批评和责骂员工。研究了本书所提到过的几个成功法则之后,这位老板骤然改变了他的人生观。现在,他的企业拥有了一种忠诚、热忱、合作的团队精神。他把314个“敌人”变成了314个“朋友”。他在一次演讲中得意地说:“以前,我巡走在自己的公司里,没有一个人跟我打招呼,那些员工一看到我,就立马把视线移开。可是现在他们都成了我的好朋友,甚至连守卫都亲切地叫我的名字,向我打招呼!”

这位老板的事业蒸蒸日上,现在有了更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他在业务上收获了更多的快乐,这份因相互尊敬而产生的惬意心情是无与伦比的。

很多销售人员运用了研究会讲习班上的法则后,他们的销售业绩骤然提高。过去许多无法获得的客户,现在也成了他们的新客户。公司机构的高级职员不但获得了更大的职权,而且还增加了他们的薪酬。一位在费城煤气公司任职的高级职员,由于不能巧妙地引导别人,公司已做了给他降职的决定,可是在经过了这项训练后,他不但成功解除了降职的危机,还提高了待遇。

训练课程结束时的聚餐中,那些太太们对我说,自从她们的丈夫参加了这项训练之后,她们的家庭变得更美满、更快乐了。

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位法国贵族写来的信。这封信是他在横渡大西洋的轮船上写的。在信中他提到,这些成功法则的应用,引起了他近乎宗教般的狂热。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地毯商人告诉我,在经过14个星期的训练后,他所获得的东西比在哈佛大学4年里学到的还要多。这位保守的哈佛毕业生,是在一次有600位听众的耶鲁俱乐部晚会的演讲中道出这番言论的。

载尔·卡耐基

书评(媒体评论)

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就是美国的象征。

——美国《时代周刊》

由卡耐基开创并倡导的个人成功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有志青年迈向成功的阶梯。通过他的传播和教导,使无数人明白了积极的意义,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卡耐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本书和一所学校,其真正价值是:他把个人成功的技巧传授给了每一个想出人头地的年轻人。

——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

在出版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卡耐基的著作那样持久深入人心。也唯有卡耐基的书,才能在他辞世半个世纪后,还能占据我们的排行榜。

——美国《纽约时报》

戴尔·卡耐基的这些原则如魔术般令人震惊,他改变了3亿人的生活。

——美国传媒大王默多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口气读懂人性的弱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戴尔·卡耐基
译者 龙柒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3491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