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肺的功能就是维持呼吸。”——远非如此!“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器官”,不仅承担了维持人体氧气交换的功能,还是调节自律神经、提升全身免疫力的关键脏器。 本书中,日本“自律神经研究第一人”小林弘幸医生基于多年临床经验,解释了新冠病情中出现的多种肺部症状的机理,阐释了肺与心脏、大脑、血管和自律神经的关联。同时,结合多年来对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多领域的交叉研究,总结出独家“肺活力训练法”,通过呼吸法和呼吸肌群训练来强化肺功能,提高呼吸质量,从而提高全身的免疫活力。书中还附有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日常生活习惯的实用建议,帮助每位读者拥有绝佳身心状态,更好地预防疾病。 目录 前言 肺功能低下的自查表 第1章 有活力的肺才是解决方案 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促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肺的重要性 解维持生命的核心器官——肺 第2章 为什么锻炼肺部,能让全身恢复活力? 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细胞失控——细胞因子风暴 第3章 强化肺功能,造就最佳体魄 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之间的差别 防肺炎,先锻练肺 第4章 强健肺功能的肺活力训练法 肺活力训练的效果和方法 通过肺活力训练来锻炼呼吸肌群 第5章 从调节肠道开始,养成有益自主神经的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从味噌汤开始了解益生菌与益生元 晨间习惯:沐浴阳光&喝一杯水 后记 序言 ECMO让我们认识到肺的重要性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1疫情爆发以来, ECMO2逐渐被大众熟知。 新闻报道描述ECMO是救治重症患者的“最后一张王牌” ,其实它的作用非常简单直接—在体外以人工的方式替 代心肺功能,让肺部暂时休息,以便有时间恢复和进行 治疗。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ECMO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就 很容易理解肺的日常工作模式。 通过ECMO进行治疗时,首先会在患者大腿根部的静脉中 插入一根粗导管,通过导管将血液从体内抽出并泵入人 工肺。此时的血液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呈暗红色。输 送到人工肺的血液会经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 ”,之后通过另一根导管输送回颈部的血管中。此时的 血液因为富含氧气,所以呈鲜红色。在此期间肺部的功 能由ECMO代替执行,从而给肺部充足的时间进行恢复, 由此挽救在普通治疗下可能会立即死亡的病人的生命。 当我还是一名外科实习医生时,我接触了ECMO。那时最 令我震惊的一点是:当血液中的气体从二氧化碳变为氧 气时,血液颜色所发生的变化。当我看到含有二氧化碳 的浑浊血液通过人工肺变为明亮、健康的鲜红色血液的 那一刻,我意识到肺这个器官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巨大的 影响。 “氧气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这个知识点我很早就学过 ,然而在我亲眼看到ECMO的运作过程时,才深刻地理解 了这句话。 有“肺泡”,人类才能生存 我们都知道,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呼吸(气体交换)。 然而,人的呼吸往往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 当我们考虑健康问题时,往往会在意饮食等方面,而忽 视了呼吸。 人需要从食物中吸收营养物质来生存,但同样也需要通 过肺部吸收氧气,否则就会死亡。呼吸时吸入的氧气与 进食时吸收的营养物质一起,产生了生命存续所需的能 量。因此营养物质和氧气都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不过 ,一个人在没有营养摄入的情况下可以生存好几天,但 如果没有吸入足够的氧气,几分钟内就会死亡。尽管氧 气如此重要,现在却有很多人面临着“无法吸入充足氧 气”的困境。 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在位于肺部支气管 末端的“肺泡”。肺泡的大小仅有0.1毫米左右,但数 量却有3亿到6亿个。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吸气时,氧气进入肺泡中,并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血液被泵送至心脏,并从心脏通过动脉输送至全身的每 一根毛细血管,大约1分钟后再回流至心脏。在此期间 ,由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相结合产生能量,从而 激活全身细胞。在能量生产的过程中会生成二氧化碳, 血液携带着二氧化碳回流至心脏。 回到心脏的血液会再次流向肺泡,在那里进行氧气和二 氧化碳之间的气体交换,最后二氧化碳会随着呼气排出 体外。就像这样,呼吸过程与心脏以及血液循环有着密 切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呼吸质量会对身体的健康状态 产生重大影响。 肺功能不良会导致免疫力低下 如果肺的功能较弱,肺泡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那么全 身细胞都会陷入氧气不足的状态。若氧气未能输送到遍 布全身的毛细血管末端,身体就会发冷或出现浮肿。而 细胞缺氧最终可能会导致癌变。 如果大脑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人的注意力就会下降,最 终也可能诱发精神问题或认知障碍。 此外,如果肺泡不能吸入足够的氧气,血液中的氧气浓 度就会下降,这时人体会调高呼吸频率以补偿缺失的氧 气,这会导致呼吸变浅。过浅的呼吸会引起自主神经系 统的功能紊乱。自主神经系统与血液循环以及肠道环境 的关系密切,对全身的健康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主神经系统一旦紊乱,血液循环和肠道环境也会随之 出现问题,存在于肠道内占总体70%的免疫细胞功能就 会受到影响,最终引发血管或器官的疾病。 最终,包含肺部在内,全身的免疫力都可能会变差。因 此,为了打造一副能够抵御病毒和疾病的强壮身体,必 须要从根源入手,防止肺功能“恶化”。 从40岁开始,肺功能会迅速减退 肺功能的减退是很难觉察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还年轻 或自我感觉良好而不重视肺部健康。如果出现了感冒迟 迟不好、总是咳嗽、喉咙有痰、爬楼梯时感觉喘不过来 气等类似症状,肺功能可能已经发生了减退。 从20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肺功能就开始走下 坡路。特别是有抽烟习惯的人,往往在40多岁时肺功能 就会迅速减退。肺功能减退在机体内表现为肺泡破裂或 发炎,这些肺泡变得无法正常吸收氧气。如果炎症进一 步加重,还可能会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文中简 称COPD)。这种疾病一旦恶化,患者可能将终身无法离 开氧气瓶。 最为骇人的是,就像脑细胞坏死后无法复原一样,肺泡 一旦损伤也无法再生。那么,面对年龄增长带来的肺功 能减退,我们只能束手无策吗?答案当然是:不! 无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肺功能都有再次提升的可能。 实际上,在临床上如果一位患者需要做肺部手术,医生 会在手术前一周要求患者对肺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锻 炼。 虽然上文说到肺泡无法再生,但仍然可以通过锻炼呼吸 能力,提升进入血液的氧气量。 导语 上坡或上楼梯时气喘吁吁精力差,慢性疲劳胃口不好、便秘注意力不集中一点小事就容易生气、悲观肩部僵硬、腰痛严重…… 肺的衰弱从20岁开始,肺功能受损或许是身心困境的真正原因。 日本“自主神经研究第一人”、顺天堂大学名医、人气医学科普作家小林弘幸全方位揭秘超级器官“肺”惊人的重要性,给你一本阳后必读的养肺指南。 基于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这本书详尽阐释了肺与心脏、大脑、血管和自主神经的关联,解释了新冠病毒等传染性肺病的机理、症状和应对方法。 日本NHK晨间节目大受欢迎、全员跟练的独家“肺活力训练法”,随时随地开练,只要5分钟就能轻松完成。坚持练习就能改善呼吸,激活身体,为心灵注入活力。 呼吸不良→氧气不足→血液循环差→紧张、焦虑→长期压力引发抑郁心境。由肺支持的呼吸不仅是生命的基础,还是强化免疫系统功能、甚至改善焦虑、消极悲观等不良心境的关键。 生动漫画+真人图片示范,干货医学常识但好读易懂,更贴心附送平衡自主神经的长寿呼吸法、调节肠道菌群的抗老生活习惯小贴士。日常留心,养成自律习惯,才能长久呵护肺的健康。能呼吸,是幸运。呼吸即生命! 书评(媒体评论) 我没有日常锻炼的习惯,只有在通勤才会走走 路。曾经我连上楼梯都会觉得气短,但自从开始肺 活力训练后,吃完午餐我也不会再感到疲倦犯困了 。(目黑和也,30岁) 在做了肺活力训练后,我惊讶地发现肺功能明 显地改善了!在进行训练之后,我的身体非常温暖 ,甚至感觉冬天没有暖气也不怕。我还发现自己对 抽烟失去了兴趣。(伊藤俊介,52岁) 通过肺活力训练,我开始在平时也有意识地做 深呼吸,头脑也感觉更加清醒了。另外,一直以来 僵硬的肩膀也变轻松了。(曾我顺一,42岁) 在过去的2个星期里,我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缓慢 的深呼吸。肺活量确实有所提升,自己的心态也更 加平静。今后我要继续锻炼肺部,毕竟随着年龄的 增长,肺部退化是不可避免的。(涌井惠美子,69 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