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美国边疆地域与西部(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史学思想初论)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邵励,1978年生,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欧美史学理论。曾赴美国加州亨廷顿图书馆美国西部史手稿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及威斯康星州历史协会等学术机构访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CSSCI级别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部分观点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曾获“宝钢全国很好教师奖”(2016年)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14年)。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章 特纳的时代与时代中的特纳 一 国家崛起与“社会进化论 二 “进步”与“贫困 三 西部的呼声 四 威斯康星:童年记忆中的”边疆 第二章 “边疆假说”的生成 一 “威斯康星精神”的激励 二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规训 三 “边疆”术语的提炼 四 “无主土地”的来龙去脉 五 “新观点”的酝酿 第三章 “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一 美国传统与时局中的“边疆 二 “边疆”的“非均衡”进化 三 “边疆”进化的新意 四 “边疆”环境与美国的“例外 五 “征服”的遗产 第四章 “地域”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一 “边疆的消失”与“地域的生成 二 “地域”的冲突与融合 三“地域”与“国家 四 “地域”与美国整体史 五 “地域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第五章 “新西部”的崛起 一 “西部史观”的成型 二 西部史与“边疆假说”的检验 三“后边疆”时代的西部 四 “西部民主”问题 五 作为“边疆”与“地域”的“西部 第六章 “重写美国史”的理论诉求 一 现时立场与相对主义 二 整体史与世界史 三 历史阐释与跨学科方法 第七章 特纳的学术遗产 一 研讨班与特纳史学的传播 二 “特纳学派”的传承 三 史学批评的嬗递 第八章 “边疆”的现实回响 一 “边疆”:美国文化的独立宣言 二 “后边疆”:美国社会的变革 三 “新边疆”:美国霸权的扩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特纳年谱简编 附录二 特纳生前公开发表作品名录 附录三 特纳未刊信、稿选译 附录四 威廉·克罗农教授访谈录 附录五 特纳与美国历史学的恒久诉求 后记 内容推荐 《美国边疆、地域与西部——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史学思想初论》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特纳史学思想研究”(13YJC770048)结项成果。作者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本书是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研究。“边疆假说”,是美国向垄断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特定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国边疆地域与西部(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史学思想初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邵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176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5 |
出版时间 | 2018-06 |
首版时间 | 2018-06 |
印刷时间 | 2018-06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0 |
CIP核字 | 2017314125 |
中图分类号 | K097.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85.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