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三界津梁--道教科仪文献的文学研究 |
内容 | 作者简介 成娟阳(1971-),女,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中国古代文体学专家、长江一学者特聘教授吴承学先生从事古代文体学研究,致力于研究《道藏》文献的文体形态与特征。主持完成.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与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各一项。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道教科仪文牍 第一节 道教科仪文牍的产生及其在宋代以前的情况 第二节 宋元明道教科仪中文牍的广泛使用 第三节 道教科仪中的章奏类文牍 第四节 道教科仪中的关牒类文牍 第五节 道教科仪文牍论 第二章 青词:道教科仪中的特殊文牍 第一节 青词的界定及其文体特征 第二节 杜光庭斋醮青词的突出成就 第三章 道教咒语与颂、赞、偈语之关系 第一节 道教咒语概述 第二节 咒语与颂、赞、偈语之关系 第四章 道教咒语的文学性 第一节 道教咒语的文学性探源 第二节 道教咒语的形象 第三节 道教咒语的语言 第四节 道教咒语的情感模式 第五章 道教科仪中的启白文、醮献辞 第一节 道教科仪环节与启白文、醮献辞 第二节 道教科仪中启白文、醮献辞的文体形态 第三节 道教科仪文献中启白文、醮献辞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由成娟阳所著的这本研究以《三界津梁--道教科仪文献的文学研究》中的科仪文体为研究对象,用分体、对比研究的方法,把文体学研究的方法与成果引入道教文献研究。发掘道教文献的文学价值,丰富古代文体学研究的内容。本书着重梳理《道藏》中的科仪类文献,采用归类与总结的研究方法,将这些文献分为道教科仪文牍、咒语、启白文与醮献辞等几类进行分类研究。 编辑推荐 由成娟阳所著的这本《三界津梁--道教科仪文献的文学研究》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道教科仪文牍,青词:道教科仪中的特殊文牍,道教咒语与颂、赞、偈语之关系,道教咒语的文学性,道教科仪中的启白文、醮献辞,参考文献,后记。 在对每一类科仪文体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都力求从宗教本身入手,在了解道教科仪的基本内容、观念之后,再以比较、关联的眼光,进一步考察这些文献的文学价值、与非道教文献文体的相关关系;梳理其中具有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的内容,并对它们进行一个大致的评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三界津梁--道教科仪文献的文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成娟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7193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9 |
出版时间 | 2015-10 |
首版时间 | 2015-10 |
印刷时间 | 2017-02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30 |
CIP核字 | 2015237760 |
中图分类号 | B951,H1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