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格列佛游记(无障碍阅读新课标新阅读)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小人国游记

我的父亲在诺丁汉郡有一份小小的产业。家中有五兄弟,我排行老三。14岁的时候,父亲把我送进剑桥大学的亿曼纽尔学院,我在那儿学了三年,一直专心致力于我的学业。尽管我家里只给我很少的生活费,但是这笔费用对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还是相当沉重的,于是我就去了伦敦,到著名的外科医生詹姆士·贝茨先生那儿去当学徒,我跟他学了四年。

这段时间父亲有时也寄给我一点钱,我就用来找人补习航海学和数学中的一些知识。对有志旅行的人来说这都很有好处,因为我相信迟早有一天我会交上好运出外去旅行的。我告别了贝茨先生,回家去找我的父亲,多亏他老人家、约翰叔父和几个亲戚帮忙,我得到了40镑,同时他们还答应以后每年给我30镑供我在莱顿求学。我在莱顿学习医学,一共两年又七个月,因为我知道医学在长途航行中是有用处的。

我从莱顿回来没多久,恩师贝茨先生就推荐我到“燕子号”商船去当外科医生,指挥那艘船的是亚伯拉罕·潘耐尔船长。我跟他一起共事三年半,曾几次航行到利凡特和其他地方。航海回来之后,受恩师贝茨先生的鼓励,我决定留在伦敦。靠他的介绍,我有了几位病人。我在老朱瑞街的一幢小房子里租下了几个房间,当时人们都劝我改变一下生活方式,于是我就同新门街做袜子生意的商人爱德蒙·波顿先生的二女儿玛丽·波顿结了婚,我们得到了400英镑的嫁资。

可是两年后,恩师贝茨先生不幸去世了,由于没有什么朋友,加上自己不愿违背良心去效仿许多同行的恶劣行径,我的生意也就渐渐萧条。我跟妻子和几位熟人合计了一下,决心再次出海。我先后在两艘船上当过外科医生,六年中曾经几次航行至东印度和西印度群岛,由于这几次的出海航行我的财产有所增加。

我身边总有许多书籍,闲暇之余就读古代的和现代的最好作品;我到岸上去的时候,就观察各地人民的风俗、人情,也学习他们的各种语言,仗着自己记忆力好,所以学起来非常容易。

这几次航海的最后一次却不怎么顺利,我对航海生活厌倦起来,就想待在家里和老婆孩子一起过日子。我从老朱瑞街搬到脚镣巷,接着又搬到威平,希望能在水手中间揽点生意,结果还是毫无转机。这样又过了三年,时来运转已经无望,我于是接受了“羚羊号”船主威廉·普利查船长的待遇优厚的聘请,那时他正要到南太平洋一带去航海。1699年5月4日,我们从布利斯脱起航,我们的航行最初是很顺利的,不过很快我们就遇到了麻烦。

出于某些原因的考虑,要把我们在这一带海域航行的详情都告诉读者不太现实,只说说下面这些情况就足够了:在去往东印度群岛的途中我们被一阵风暴刮到了万迪门兰的西北方,根据一次观测,我们发现自己正位于南纬20°2'的地方。船员中已有十二个人因为劳累过度和饮食恶劣而死,其余的人也十分衰弱。11月5日,正是那一带的初夏时分,当时雾气沉沉,水手们在离船不到半链长,即大约300英尺处发现了一块礁石,但风势很凶猛,我们的船被刮得直接向礁石撞去,船身立刻触礁裂开。六个船员,连我在内,把救生船抛人海中,费尽力气摆脱了大船和礁石。据我的估计,我们大约划出去了3里远,就再也划不动了,大家在大船上时就已经精疲力竭。这样一来,我们只得听任波涛的摆布。过了半个小时左右,一阵突如其来的北风刮来,打翻了我们的小船。小船上的同伴以及那些逃上礁石或者留在大船上的人们后来怎么样我说不上来,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全完了。我自己则听天由命地游着,被风浪推向远方。我不时把脚往下伸,却总是探不到底。就在我几乎快要完蛋、再也没有力气挣扎之际,突然感觉到海水已经淹不到我的头顶,并且,这时风暴已经大大减弱。海底的斜坡不大,我走了将近1英里才走到岸上,我想那时大约是八点钟。在岸上又向前走了将近半英里路,我没有发现什么房屋和居民的影子,至少当时没有看到,因为当时我的身体十分虚弱。

我非常疲倦,何况天气炎热,再加上离开大船前喝过半品脱白兰地酒,所以很想睡觉。我在草地上躺了下来,草很短,软绵绵的,我一觉睡去,从来没睡得这样酣甜。据我估计,我睡了大约九个钟头,因为我醒来时恰好天亮。我想站起来,却动弹不了。我仰天躺着,这时才发现胳膊和腿都紧紧地被缚在地上;我的头发又长又密,也被缚在地上。我觉得从腋窝到大腿,身上横绑着九根细绳。我只能向上看。太阳渐渐热起来,阳光刺痛了我的双眼。我听到周围一片嘈杂,可是我那样躺着,除了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儿,只觉得有个活东西在我左腿上蠕动,它越过我的胸脯,慢慢地走上前来,几乎来到我的下颌前了。我尽可能拿眼睛往下瞧,原来那是一个身长不到6英寸、手持弓箭、背着一个箭袋的人。与此同时,我觉得至少还有40多个一模一样的人紧随在他的身后。我惊讶之极,大吼了起来,吓得他们掉头就跑(后来我得知,他们中间有几个人因为从我的腰部往下跳,竟然摔伤了)。然而不久他们又返了回来,其中一个竟敢走到完全能看清我面孔的地方。他举起双手,抬眼仰视,一副惊讶之色。他用尖厉而又清晰的声音高喊着“赫金那·德嘎尔”,其余的人也把这句话喊了好几遍,但在那时我还听不懂他们的意思。读者们可以想象,我一直这么躺着是非常不舒服的,最后我挣扎起来,想要挣脱束缚。我很侥幸地弄断了绳索,并且拔出了那些把我的左臂缚在地上的木钉。我把左臂举到眼前,才发现他们捆绑我的办法。我用力一扯,虽然十分疼痛,但还是把左边绑住我的头发的绳索稍微松开了一点,这样我才能把头部转动两英寸左右。  P1-3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好书是灯塔,引航孩子在黑暗中前行;一本好书是太阳,温暖孩子成长的道路。好书能帮助孩子发现前方,并引领他们走向前方。

——曹文轩,北大教授

培养孩子从小阅读的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这对孩子的精神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阅读中孩子不仅获得新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改造了自我,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苏立康,中国教育学会

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这位老师会将文学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孩子在阅读中思路清晰,在此基础上,也提升了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王大绩,语文教育专家

后记

敬爱的读者,我已经把16年零七个多月以来的旅行经历老老实实地讲给你听了。我注重的是事实,并不十分讲究文采。我也许可以像别人一样述说一些荒诞不经的故事使你吃惊,但我宁愿用最简单朴素的文笔把平凡的事实叙述出来,因为我写这本书主要目的是向你报道而不是供你消遣。

英国人或者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很少会去一些遥远的国家旅行,而像我们这种去过那些地方的人要写点什么海里或是陆地上的奇异动物的话那真是太简单了。但是,一个游行家的主要目的应当是让人了解更多的东西,使人变得更好,同时运用一些异国他乡里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改善人们的思想。

我衷心希望能制定这样一项法律:每一位旅行家必须先向大法官宣誓,保证他打算发表的东西都是绝对真实的,然后才准许他出版自己的游记,这样世人就不会像平常那样受人欺骗。有些作家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博得大众的欢心,硬是撒一些弥天大谎来蒙骗缺乏警惕性的读者。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读过几部游记,觉得很有意思,但自从我走遍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并且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去驳斥许许多多纯属捏造的传闻以后,我对这种读物就十分厌恶了。此外,人类很容易轻信那些其实是在厚颜无耻骗人的玩意儿,看到人类这种样子,我不由得有些生气。

因此,既然朋友们认为我辛辛苦苦努力写出来的这本书还可以为国内读者所接受,我就坚决要求自己永远恪守一条准则——严格遵守事实。事实上,任何引诱都不能使我违背这个信条,因为我牢牢地记住了我的高贵的主人的言事、行动,我也记住了其他高贵的“慧驷”的语言、行动,我很荣幸长时期地常常听到它们的谈话。

我很清楚写这种作品既不需要有什么天才,也不需要有什么学问,只要记忆力强、记录精确就能写出来的作品是不会享有大名的。我也清楚游记作者也像编辑字典的人一样,将来一定会湮没无闻,因为后来居上,以后的作者无论在分量和篇幅方面都会超过我们。

如果以后有哪一位旅行家前往我在这部游记里描述过的国家游历,他也许就会发现我的错误(如果有错误的话),同时,补上不少他们自己的新发现,这样就会把我挤出流行作家的圈子,自己取而代之,让世人永远忘记我曾经是名作家。

如果我是为求名而写作的话,这肯定会是一种莫大的耻辱,然而我著书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大众的利益,所以我是根本不可能感到失望的。又有谁,即便他自认为是统治本国的理性动物,在读到我提到的那些值得称道的“慧驷”具有的种种美德时,不会为自己不良的行为感到羞愧呢?关于由“耶胡”统治的那些遥远的国家我什么也不想说了,在那些国家里,巨人国人腐败的程度最轻,所以他们在道德和政府管理方面的英明准则就应该是我们乐于遵从的。可是我不想往下说了,还是让明智的读者自己去判断吧。

目录

第一章 小人国游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二章 巨人国游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第三章 拉普塔和巴尔尼巴比游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第四章 慧骃国游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后记

序言

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父亲是定居爱尔兰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七个月就已去世,他靠叔父抚养长大。1686年、1692年和1701年分别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学士学位、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和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此间曾任邓波尔爵士私人秘书、英国国教会教士以及乡村牧师等。1710—1714年为托利党内阁大臣主编《考察报》,托利党人失势后,他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做圣帕特尼克大教堂的副主教。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启蒙主义时期的作家,但却不同于大多数反对封建主义,讴歌资本主义的启蒙主义作家,他对资本主义本质进行了无情地鞭挞,并反映了普通人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同时他放弃了长期统治英国文学界的古典主义文学标准,进行现实主义创作,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内容提要

本书的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是个英国外科医生,后升任船长。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为祖国而自豪,在职业和政治两方面似乎都颇有见识,可是他本质上却是一个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这种局限性达到了最充分的讽刺效果,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书由四章组成,在每一章中格列佛都要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情况。

第一章讲述的是格列佛遇海难,来到小人国。这里的居民身高仅6英寸,君臣贪婪、国家战祸连绵。作者以居高临下的角度,用巨人的眼光俯视人类的荒唐渺小。

第二章讲述的是格列佛由于好奇心,误闯巨人国。这里居民身高如尖塔,武器精良、国威赫赫。格列佛被当作小玩意儿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词,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作者以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的粗俗和铁石心肠。

第三章讲述的是格列佛遇海盗,造访飞岛国。这里属地被笼罩控制,城市和乡间颓败、荒芜。作者以平常的心态,平视人类的疯狂和邪恶本性。

第四章讲述的是格列佛遍历慧驷国。这里统治者高度理性,人形动物邪恶、低劣。在“慧驷”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驷国”,但却遭遇放逐。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格列佛怀着对“慧驷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并且厌弃了世俗,决心不与他人同流合污。作者以理性动物的角度,审视人类的本质。

艺术成就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文章主要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其不仅有深刻的思想,还有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幻的情节和现实相结合

作者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手法刻画了当时英国的现实。同时,他也是根据当时英国的现实才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幻想世界。这个幻想世界是以现实为基础的,现实的矛盾在幻想世界中得到更加突出的表现。比如1688年政变后,托利党和辉格党争权夺利,互相攻击,而实际上他们都代表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斯威夫特抓住了议会党派斗争的本质特点,创造了小人国的高跟党和低跟党。这些虚构的情节就把现实表现得更为强烈、更为集中、更为典型,而且更带普遍性。文中的幻想和现实是统一和谐的,格列佛在小人国、巨人国、飞岛、马国的遭遇各不相同,但都安排得合情合理,毫无破绽。

二、讽刺手法的运用

当时的英国是作者抨击和挖苦的对象。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在这个微缩的国度里,党派之争势不两立,邻邦之间不但想战胜对方,而且要奴役对方。这个小朝廷是当时英国的缩影,连利立浦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也同当时的英国政局一模一样。在第二章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评英国。格列佛长篇大论地向大人国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辩解的事,作者借国王的话来讽刺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第三章里,通过对拉格多科学院人士所从事的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讽刺了英国当时的伪科学。小说不但抨击了社会现状,还在更深的层面上,直接讽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章里,关于“钱”的那段议论就是如此。作者运用各种讽刺的手法,对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进行无情、辛辣地讽刺、抨击。

三、简洁、精确的语言

由于作者精确、细腻、贴切地描述,使人感觉不到它是虚构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实事。比如在描述飞岛的运行、宫殿的建筑、城镇的结构时,作者还有意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药诸方面的知识与数据。这样,就使人物局部细节的真实、和谐、匀称,转化为整个画面、场景的真实、和谐、统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内容推荐

《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是个英国外科医生,后升任船长。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为祖国而自豪,在职业和政治两方面似乎都颇有见识,可是他本质上却是一个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这种局限性达到了最充分的讽刺效果,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书由四章组成,在每一章中格列佛都要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情况。

第一章讲述的是格列佛遇海难,来到小人国。这里的居民身高仅6英寸,君臣贪婪、国家战祸连绵。作者以居高临下的角度,用巨人的眼光俯视人类的荒唐渺小。

第二章讲述的是格列佛由于好奇心,误闯巨人国。这里居民身高如尖塔,武器精良、国威赫赫。格列佛被当作小玩意儿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词,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作者以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的粗俗和铁石心肠。

第三章讲述的是格列佛遇海盗,造访飞岛国。这里属地被笼罩控制,城市和乡间颓败、荒芜。作者以平常的心态,平视人类的疯狂和邪恶本性。

第四章讲述的是格列佛遍历慧驷国。这里统治者高度理性,人形动物邪恶、低劣。在“慧驷”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驷国”,但却遭遇放逐。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格列佛怀着对“慧驷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并且厌弃了世俗,决心不与他人同流合污。作者以理性动物的角度,审视人类的本质。

编辑推荐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受到读者喜爱,作者运用讽刺影射的手法,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并抨击了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的危害。尽管是对宫廷和政治家的讽刺,但作品却超越了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局限,尤其是前面的那两个部分,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格列佛游记(无障碍阅读新课标新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斯威夫特
译者 周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煤炭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054120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
印刷时间 2016-10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22
CIP核字 2016174521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