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偶开天眼觑红尘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有名学者干春松教授的评论随笔颇受学界文化界的关注,本书是干教授的靠前本评论随笔精选集,文字轻松而富有见识,内容涉及故乡与帝都、人大与北大、亲人与师友、旅行与娱乐、儒学与近代人物,等等。 作者简介 干春松,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制度儒学》《儒学概论》《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康有为与儒学的“新世”》《保教立国:康有为的现代方略》等。 目录 一、从绍兴到北京 故乡,它永远在那里等着你 我的“小学” 稽山中学:忆看谢晋拍《秋瑾》 鲁迅为什么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 诸暨枫桥:居然有这样一个小镇 绍兴:中国式的消失 假如迁都,你还会爱北京吗? 北京名人故居:城市灵魂的栖居地 二、“父母在,不远游” 灰色的北京和母亲的白发 阿爸,我想跟你说两句 娘娘走了 关于绍兴(干浥) 当我想爸妈的时候,我在想什么?(干浥) 甘蔗同学的小学毕业典礼 我的孩子,你十八了啊 三、世界观是走出来的 天山上的寒星 简单生活:瓦尔登湖与梭罗 台北的书和书店 台北,传统文化在生活中流淌 诗人:动物与植物 春江水暖“脚”先知 世界观是走出来的 四、“干煸”人大 中国人民大学算几流大学? 人大的校名之惑 人大的校徽及其他 人大哲学系的名师硕儒 人大哲学系八三级“正史” 一勺池和未名湖 五、戏如人生 闭户看《色戒》 《一步之遥》:中国也存在有思想的导演 是什么让我们走进剧场 六、我们都生活在别人的故事里 “办证”与信任社会 从咖啡馆到大历史 我们都生活在别人的故事里 1984年的国庆节 余敦康先生的魏晋风度 围棋与哲学 鲁迅说:我可以爱 复仇,暴政与暴民 七、儒学与生命 康有为的现代方略 大陆新儒学二十年:儒家切入现代中国的制度建构的几种可能且必要的途径 中国思想该如何表达自己? 道统不立,学统何存? 如何在现代中国理解“君子”和“小人”? 道德建设要从切近的规矩做起——从《弟子规》看当下的道德建设 八、花落春仍在 花落春仍在 章太炎与袁世凯 章太炎与胡适二三事 死过三回的钱玄同:钱玄同与胡适、周作人、鲁迅的“恩仇” 王国维:自杀的理由 许寿裳与章太炎、鲁迅 梁漱溟的真儒气质 直道而行的张岱年先生 汤一介先生与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 鸟飞何疾:追忆与汤一介先生交往之点滴 九、絮絮叨叨 儒家精神是对所有人的道德期待 转型期的道德忧虑 找回耻感是道德重建的起点 时代使然,人们习惯给儒家泼脏水 谈钱理群进养老院:许多传统孝道理念已不适合当下 返之六经,出入中西,重回王道 跋:老甘蔗和小甘蔗(干浥)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偶开天眼觑红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干春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47648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8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5-01 |
首版时间 | 2017-05-01 |
印刷时间 | 2017-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