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内容
试读章节

父母自有的偏见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一旦谈及到我们不熟悉不了解的生物,脑海里一般会出现很多恐怖的想法。前面提到我们的想法会影响到自己的感受,但是我们说出的话也会影响别人的感受。位于荷兰鹿特丹的伊拉斯姆斯大学心理学院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拿了一笼蒙古沙鼠展示给一群母亲看,这些母亲的孩子大概都在8岁到12岁之间。研究人员告诉其中一部分人,这种动物十分危险;又告诉另一部分人,虽然这个物种来自其他国家,但是它们非常温顺友善。

然后研究人员会告诉这些母亲,它们的孩子要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些蒙古沙鼠。在此之前,研究人员会留出一点时间让母亲帮助孩子做一下事前准备。然后,接收了蒙古沙鼠负面信息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在接触沙鼠的时候,显得极不情愿。而那些接受了此物种正面信息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在触碰沙鼠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的情绪。

这样的实验结果并非出人意料。我们的家庭领域的确会对孩子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毕竟,对所有人而言,家庭是信任感被最先孕育出来的地方。我们会传授给孩子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教导他们区分善恶、分辨是非。但是我们无意间的想法和行为也会成为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阻碍,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个实验,那些害怕蒙古沙鼠的母亲也会对孩子的感受造成影响。

其实,这些母亲并没有做错什么。要是母亲鼓励孩子去接近吃人的蒙古沙鼠才让人惊恐!我们教导孩子在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看两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勤洗手并且要天天刷牙。但是这些告诫中所隐藏的情绪就是不信任,这种情绪会阻碍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

在这里,最佳状态疗法就有它的用武之地了。在上面那个实验中,那些母亲、孩子、科学家还有蒙古沙鼠都处于当前的最佳状态。不过母亲可以这么对孩子说:“不要随便去碰这只沙鼠,它会咬人。但是站在旁边看看也无所谓,这个小动物长得还挺酷。”这个时候,母亲释放出的信号是孩子你不能过分信任蒙古沙鼠,要对它有所提防,但是它还是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你不需要喜欢或者纵容沙鼠的攻击性,它的攻击性只是会导致别人不愿意触碰它而已。尽管这样,蒙古沙鼠还是值得被尊重的,我们也应再一次审视它,而不是抗拒了解这种动物。

当科学家有意识地教导孩子去接近或是恐惧一种动物时,整个过程都会顺利的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被训练去接近这种动物的孩子会提出更多关于这种动物正面的问题,而被告知要拒绝触碰该种动物的孩子则会找到更多关于这种动物的负面信息。

由此可见,带有偏见的信息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暗示。要是父母对某种事物、汽车、性别、宗教或者肤色有偏见,那么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也会继承这种偏见,还有这种偏见引发的恐惧情绪,而且他们还会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加深对这种事物的恐惧情绪,而不会开导自己驱逐这种恐惧。

那些父母就害怕去看牙医的孩子更倾向于提出“去看牙医会不会很疼”此类问题,而不会问父母看完牙医后可否得到什么奖励。

P115-117

作者简介
乔瑟夫·史兰德,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讲师,布罗克顿的高点治疗中心中高危青少年干预治疗小组的医学主任。在在成年人精神病学、少儿精神病学和药物成瘾三个领域均取得了机构的医疗资格认证。
利·迪瓦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获得理科硕士学位。他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作家,出品过多部和教育商业相关的节目和纪录片,作品多次获奖。
书评(媒体评论)

阿莫曾对美琪说:“恐惧可以摧毁任何东西,你的智慧,你的勇气和你的想象力。”

——德国作家,柯奈莉亚·冯克

大脑会崇敬或害怕那些超过其认知范围的事物。

——美国小说家、普利策奖得主,艾丽斯·沃克

正是因为恐惧,人们才会盲目信从,变得暴戾凶残。想要摆脱无知必先克服恐惧。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

如果灾难没有出现,那我们的恐惧是徒劳的;如果灾难已经发生,那恐惧只会增加我们的痛苦。

——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

对危险的惧怕要比危险本身可怕一万倍。

——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

目录

导言:恐惧可以摧毁任何东西

生物天性:微小的改变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大脑控制我们的恐惧

 当我们感到害怕时,身体会做什么

 可以闻到的信息

 恐惧和厌恶触发逃避行为

 用恐惧提升免疫力

 我们的情绪能传染

 恐惧的遗传

 保护的同时也束缚了我们的行动

 摆脱边缘系统的掌控

 从本能反应到理性思考

 如果每个人都是最佳状态,那什么是病人

 从全新角度审视自己的缺陷

 微小的改变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自我认知: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

 自我认知领域

 心智解读和“心智理论”

 心智理论和自我认知

 融入集体可以提升价值感

 自我认知的力量

 削弱恐惧情绪——最佳状态的改变

 对于相同事物的不同认知

 使用前额皮质

 阅读提升心智理论能力

 婴儿也会感到恐惧

 恐惧的负面标签

 我们被影响着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别人

家庭领域:恐惧的来源和对抗恐惧的力量

 请勿在家庭领域中轻易责备孩子

 我是不是也应该害怕?

 导致恐惧情绪的深层原因

 使用“最佳方法”来克服对牙医的恐惧

 依恋理论和家庭领域

 家庭领域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孩子生物领域的反应折射的亲密关系

 家庭领域和认知易感性之间的联系

 恐惧的衍生力

 痛苦的最佳状态

 家庭领域和负面“最佳状态”

 父母自有的偏见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减轻手术治疗的恐惧焦虑情绪

 害怕受伤

 修复家庭领域:接受本来的样子

社会领域:如何平衡安全和行动

 对陌生人的焦虑情绪与理性的恐惧情绪

 大众与媒体传播的恐惧

 恐怖分子也是最佳状态吗?

 是神经营销还是精神控制

 媒体与政治的目的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传播信息还是传播恐惧?

 肉眼难见的危险也令人恐慌

 药物帮助我们抵御疾病,却无法抵抗恐慌

 感到恐惧并没有错,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做

 用规章制度规范社会行为

 对生命最终的恐惧

 恐惧与信仰

 神是强大的宣传

 进入下一阶段的最佳方法

 提升自己的最佳状态

共同提升:我们能做到最好

 生物本能:面对本能反应时的提升

 自我认知: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家庭领域:来自家人和给予家人的支持

 社会领域:安全地探索这个世界

 尊重、认可和信任

 最佳方法的挑战

 治疗恐惧的良药是信任

 我们已经做到最好

致谢

序言

导言:恐惧可以摧毁任何东西

阿莫曾对美琪说:“恐惧可以摧毁任何东西,你的智慧,你的勇气包括你的想象力。”

——柯奈莉亚·冯克,《墨水心》

今天,萨莉迟到了。

等她到达体育馆的时候,新员工已经被团队领导分成了数个小组,准备开始下一阶段的活动了。她羞涩地站在健身房的门口,环顾四周。不知所措。

忽然,她看到了那位和她一个办公室的男士就站在体育馆最里面。她好几天前就想和这个男人攀谈了,但是一直犹豫不决。因为在她看来,自己想要获得那个男人好感根本就是痴人说梦。现在,那个男人身边就有个空位。

萨莉却止步不前,内心的恐惧禁锢住了她的脚步。

在她的右边也有一个空位,旁边坐着一位与她相熟的女士。她可以选择坐在那位女士旁边,这样很快就能融人这个小团体。但是萨莉并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鼓足了勇气,径直朝着那位男士走去,并问道:“这个位置有人吗?”

“没有,尽管坐吧。你好,我叫哈里。”

萨莉自如地坐了下来,成功迈出了克服恐惧的第一步。

这个故事是一位咨询者的亲身经历。这位咨询者曾经严重缺乏安全感,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因此受到了困扰,比如与异性交往,职位竞选,尝试新事物,或是去一个新的地方。

对这些,萨莉内心总是充满着恐惧,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不可以谈恋爱;自己没有能力去竞选更高的职位;害怕失败,不愿意尝试新的食物;也没有足够的勇气踏上一段新的旅程,经历一段新的冒险。

萨莉自觉不够完美,无限放大自身缺点,这电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也会以同样的眼光看待她。她的恐惧抑制了她的主动性,浇灭了她满腔的热血,剥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给她一切的梦想都蒙上了一层灰色。恐惧把萨莉变成了一个“废人”,她完全失去了探索自己世界的能力。

恐惧就像是刺耳的汽笛声,一旦启动,我们会因为求生的本能立刻四处逃窜。要是某人大喊,“快逃命!”或者“着火啦!!!”在一分钟之内,熙熙攘攘的大街会立刻变得空无一人。恐惧也会让我们不知所措,呆若木鸡。

因此危险突然降临时,四处逃窜抑或是止步不前,都是我们会做出的反应。无论是在远古时代抑或是当今世界,我们对恐惧的反应都让我们得以继续生存下去。因此恐惧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我们应对恐惧的方式把我们带人困境。

仅仅是假想出来的危险也能触发我们对恐惧的本能反应,汲干我们追寻成功的勇气,把我们推人一个禁铜梦想,令人失望的世界。假想出来的危险能够牢牢把控住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令人失去行动能力,其对我们的影响并不亚于真实危险带给我们的恐惧感。

虽然适当的恐惧能够拯救我们的生命,但是莫名出现的、不合理的恐惧却会抑制我们的创造力,阻碍我们生活前进的步伐,这也是萨莉所遭遇的不幸。因为过度恐惧,她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做出任何决定。不过最后她还是迈出了第一步,穿过健身房,第一次掌控住了自己的恐惧。

很多时候,毫无征兆、莫名出现的恐惧会突然给我们以重击。非理性并具有持续性的恐惧把我们倒逼回人类原始的生活环境,那座浓密的暗黑森林。在那里,人类如同惊弓之鸟,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令我们四处逃窜。其实那些危险都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假想出来的危险让我们失去行动能力,不敢追求自己的事业与感情。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生活中的乐趣和惊奇也会逐渐被消磨殆尽。

……

在社会领域产生的恐惧感迫使吉米拒绝外出,只能寻求庇护躲在家中。由于长时间待在家中,一旦要出门,吉米生物领域的反应也变得强烈起来。这也给吉米灌输了这样一个观点: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因此,他对外出更加抗拒,只愿意待在家中。

最佳状态疗法所涉及的四个领域一直在相互影响,其中一个领域稍有变动便会影响我们的最佳状态。最佳状态发生了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所做出的反应也会产生变动。

最佳状态的改变会影响我们在其他领域做出的选择。这些领域的变化也会影响我们的最佳状态,即当前所拥有的最大潜能。这五个方面一直在不断变化但是也一直处于平衡状态,我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动态平衡”。不管如何,在当前我们每个人都处于最佳状态。

最佳状态这一治疗法实际上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已经做到最好,我们都值得被尊重。在这里我还想再次强调一个事实+那就是尊重和喜欢的意义完全不同,不要混淆。一旦我们从最佳状态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话,不可思议的事情就会发生。

克里·斯特鲁格直面自己的恐惧,赢得了奥运会金牌。萨莉战胜了自己的恐惧,为自己的新恋情争取到了开始的机会。吉米却因为无法完全接纳自己,而被恐惧禁锢住了脚步。像其他人一样,吉米有能力认可并尊重自己当前的最佳状态,也有足够的潜能促进改善自己的最佳状态,让自己直面恐惧,重回学校。

内容推荐

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状态下一个人不惧怕另一个人。

恐惧是自人类诞生之初便伴随我们的重要基本情绪之一,它所表现出的警示和谨慎能挽救我们的生命,但同时也会扰乱理性思考,煽起焦虑情绪,使我们裹足不敢前行,让本该有条不紊的行动变得一团糟。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这本书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乔瑟夫·史兰德和利·迪瓦恩引导我们的大脑进行理性思考,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恐惧情绪,从而做出理性反应。并给出了五种克服恐惧的有效策略:优化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方式,从而减轻自己的恐惧情绪;

将恐惧转化为信任;

探索在恐惧状态下我们身体出现的反应;

发现社会群体是如何引发人们的恐惧情绪;

了解恐惧情绪对我们童年和家庭生活的影响。

学会接纳自我,自我反省,探索恐惧想法产生的根源,我们才能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恐惧情绪,我们也会变得越发自信和优秀。

编辑推荐

在《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这本书中,利·迪瓦恩、乔瑟夫·史兰德向读者展示如何重新定义恐惧,并遏制恐惧。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了解恐惧的实质,并学会使用书中提供的5种方法来处理恐惧情绪。只要改变你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判,你们就有能力克服恐惧,自信不疑。

这本书可以帮助你们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生活,一个你们之前都未曾想象过的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利·迪瓦恩//乔瑟夫·史兰德
译者 胡潇逸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98848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7-02
首版时间 2017-02
印刷时间 2017-02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49
CIP核字 2017009440
中图分类号 B842.6-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5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36.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