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然史(彩绘版)/新课标语文必读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自然的分类

假如把一个失去记忆或者对周围事物只残存一点意识的人放到自然中,毋庸置疑,自然界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是新奇的。最初,他无法分清任何事物,但如果我们不断地加深他对同一事物的印象和感受,他很快就会对有生命的物质产生比较总体的认知,他也就能比较容易地分辨出有生命物质与其他无生命物质。进而,他会逐步轻松地区分不同的物质,也会在脑海中对物质形成三个分类——动物、植物和矿物。他还会对土地、空气和水这三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获得一种清晰的认识。在他的脑海中,也会对生活在地上、水里、天空中的动物产生比较特殊的概念,进而轻易地对动物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四足兽、鸟类和鱼类。在植物界,他同样可以划分出树木和其他植物,他的划分会越来越清晰、明确,这种划分主要有三种方式:按照高度划分、按照材料划分和按照外形划分。这种方式是建立在他对事物的简单考察的基础上——也是我们在对自然中的事物划分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试想,假如他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一定会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整个自然。例如,在对自然界中的兽类进行研究时,他会优先考虑那些他认为重要的、感兴趣的、熟悉的物种,如果他偏爱兽类中的马、狗、牛等,就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观察这些家畜上;而那些不太熟悉的物种,他则会弃之不顾;对于那些生活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兽类,如大象、羊驼等,只有他获得了相关的知识后,在好奇心的诱使下才会去进一步研究。同样,对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如鱼类、鸟类、虫类、贝壳类、植物、矿物等,他也会选择最熟悉的、对自己最有用和最必要的种类进行研究,并在脑海中按自己的知识类型来对它们进行划分。

以上所述的这些分类法是最规范的,也是我们确信应该遵循的划分原则。我们最初对事物分类的方式与之前所举的例子是相同的,我们会根据这些事物与我们的密切程度以及我们对它们的熟悉程度,逐步去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这种最简单、最自然的观察方法,比其他精细、复合的方法更有效果。因为在所有方法中,它最得心应手。因此,这种研究方法更适合考察与我们有关的物种。

地球

在辽阔的地球表面上,我们看到了高地、幽谷、平原、大海、沼泽、江河、洞穴、火山等,这些事物似乎没有任何的排列规律。而在地球内部,好像也存在着偶然的、不规则的物质,比如金属、矿物、沙石、沥青、泥土、水等。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喷发后的火山,就会从中发现一些从未发现的景象——布满裂缝和断裂的岩石、新生的岛屿、被火山灰淹没的平地、填满火山灰烬的岩洞……从这些景象中,我们可以意识到,地球上一切景象的产生都具有一定关联。地球早期,比重44(物质的重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即物质单位体积的重量)较大的物质会压在比重较轻的物质上,坚硬的物质会被柔软的或坚固的物质包围,干的、湿的、热的、冷的、易碎的物质都混在一起,处于一种混杂的状态。

这些景象就像一堆垃圾或者沦为废墟的世界,但我们依然可以很安全地生活在这片废墟之上,在这里,人类、兽类、植物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地球上的所有物种,都在以一定的次序不断循环着:大地固定地向人类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料;大海有其固定的范围和运动规律;大气正常地流动;季节按照固定的周期进行交替……安宁与和谐是这里的主旋律,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生机,我们不得不惊叹于造物主的力量和智慧。P1-5

作者简介
布封(1707年—1788年),18世纪时期法国有名的博物学家、作家,*早质疑“神创论”的科学家之一。1707年9月7日,布封出生于法国勃艮第省蒙巴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1733年,他进入法国科学院,在力学系担任助理研究员;1739年,他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总管;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布封耗费一生的心血经营御花园,并用40年时间完成了36卷的巨著《自然史》。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家经国家特许批准成立的合资出版企业,专业从事少年儿童图书、杂志的出版发行工作。二十几年来,童趣的产品以其健康丰实的内容、创新求变的精神活泼有趣的形式,赢得了全国各地小朋友及家长、老师的喜爱。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一定量的大纲之外的科普作品,能够帮助孩子很好地提升理解力和记忆力。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

科幻是一种充满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科幻文学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文学。事实上,伟大想象从来都立足于现实,伟大智慧从来都来自于生活。

——第73届雨果奖得主,刘慈欣

文学作品的想象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幻作家的则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之上。文学幻想和科学家猜想的区别更大,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之上,再去想象、类推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目录

第一编 自然的世代

 自然的分类

 地球

 大海与沙漠

 宇宙的发展

 洪荒时代

 最古老的物类

 海流与火山对地形的影响

 初民生活

 科学与和平

第二编 动物

 马与驴

 牛

 羊

 猪

 狗与猫

 鸡

 鹿

 兔

 狼与狐狸

 鼠

 刺猬

 狮与虎

 熊

 象

 斑马

 羚羊

 河马

 树懒与猴子

 鹰

 猫头鹰

 鸽子

 麻雀

 啄木鸟

 鹤、野雁与野鸭

 天鹅与鹅

 孔雀

 燕子

第三编 植物

 植物的细胞

 植物的组织与器官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苔藓植物

 真菌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的根与茎

 被子植物的叶与花

 被子植物的果实与种子

第四编 人类

 童年

 成年

 老年与死亡

 人的表情

 人的本性

 人的双重性

 梦:模糊的回忆

 梦与想象

 人与兽的比较

 人力改造自然

第五编 矿物

 金、银、铜、铂

 金刚石与石墨

 斑铜矿、黄铜矿与辉铜矿

 磁铁矿、钛铁矿与赤铁矿

 红宝石与蓝宝石

 石膏、天青石与硬石膏

 橄榄石、硅镁石类与黄玉

 电气石与硬玉

 白云母与黑云母

 地球形成阶段一览表

读后感

我的观察日记

序言

自主阅读,兴趣是关键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通过读书来提高学生个人素养,滋养灵魂与人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8~14岁是人的一生中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期,是自主阅读习惯的关键养成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实现教育目标,就要求学生能完成自主阅读。但是,如今坐在教室里的,是一群看绘本长大的学生,从绘本过渡到自主阅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阅读的转折点。大量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在0~8岁儿童的家庭中,从绘本读物到注音读物,有陪读习惯的家庭占87.5%。到了小学中年级,阅读内容开始逐步深入,文字量扩大,图片量减少,加之家长突然“放手”,学生阅读时少了陪伴,少了趣味,多了压力,很难完成自主阅读。

此时,如何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成为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的难题。要解决难题,当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目

关于书目的选择,教育部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不同年龄的学生推荐了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目,但书目繁多,难以选择。

8~14岁,不仅是语言能力提高的关键期,也是学习范围扩大的阶段。在此阶段,应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进而为日后多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精神、科学素养是中国学生身心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素养的养成,对各学科的学习促进以及对学生成长轨迹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本丛书提倡科学素养阅读,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呵护,是给予学生更具人性关怀的教育,是为学生的发展打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本套丛书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影响至深的科学性作品,注重科学素养的养成,这样的书目,对8~14岁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所选图书要能激发阅读兴趣

有了合适的书目,只是第一步。如果图书内容过于枯燥,在重要节点又缺乏引导,学生很容易将书束之高阁,不能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收获也就无从谈起。

本套丛书在编写时深入研究了多个案例,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特点、难点,通过合理编排设置,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完成整本书的自主阅读。

1.精美前插页

别具匠心的前捅页设置,趣味性十足,让学生在翻开书的第一眼就产生兴趣。

2.超多彩绘图

根据作品情节精心绘制生动彩绘图,各类场景力求高度还原,精美图片丰富学生的想象,摆脱纯文字阅读的枯燥感。

3.作者故事

是什么样的人写下了这样伟大的作品?通过作者故事,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完整。

4.名家导学1-2-1(1个阅读要点、2个知识要点和1个成长要点)

独特的导学提示让学生了解名著应该读什么,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真切感悟。

5.章节导读

生动概括出每一章的主要情节,助推阅读情绪,且方便总结和回顾情节。

6.“勤学”“好问”“多思”注释

勤学——对书中知识点进行解析、拓展,作品中的科学知识一看就懂。

好问——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起点。通过“好问”板块的设置引导学生发问和思考。

多思——深挖作品情节,渗透简单隽永的生活哲理,读中传情。

7.我的观察日记

读完整本书,学生能带着对作品的理解观察身边事物,写下属于自己的观察日记。目光所及,心中所想,于笔尖流露。

8.读后感

读完整本书,一篇读后感,既是对书中内容的梳理和总结,亦使感悟升华、余味盎然。

本套丛书,以更加合理的阅读动线,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完成整本书白主阅读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领会文字的含义,并收获文字以外的惊喜。

内容推荐

乔治·布封编著的《自然史(彩绘版)》是一部涵盖内容非常广泛的博物志。全书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植物史和矿物史几大部分。布封在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观察,详细记录,对自然界作了精准、翔实的描述和解释,提出了许多对后世有深刻启发意义的创见。传递出崇尚自然的理念,镌刻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布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待科学的求实精神,与他优雅细腻的文字相映成辉,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编辑推荐

《自然史(彩绘版)》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极强的艺术性。乔治·布封善用拟人化的语言描写动物的体形、面貌、行为特征,并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不同动物的特性。用词平实简洁,通俗易懂,而且为读者创造出丰富的想象空间。布封在字里行间展现出浓浓的人文情怀,他的笔调从不冷冰冰,而是将科学的真实性与个人情感完美结合,用诗意和翔实的字句勾画出一幅幅各种动物的牛动的肖像,读来妙趣横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然史(彩绘版)/新课标语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乔治·布封
译者 杨卓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449405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446
CIP核字 2017046135
中图分类号 N091-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