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密中国(6)
内容
编辑推荐

《走近科学》的宗旨是“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什么是科学?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科学并不是只有超导、纳米、基因、航天才是科学,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外层空间、地球深处、亿万年前、亿万年后都有科学的存在。可以说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探索中国失落的文明,揭秘历史求解的谜团。本书是《走近科学》科普系列丛书之一。寻找消失了的军团、揭密海洋馆里的凶杀案、揭示奇怪的自燃、解开哀牢山猝死迷雾……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好奇,人类需要更多的探索,人类需要解开更多的谜团。翻开此书,让我们踏上探索未解之谜的旅程。

内容推荐

电视科技节目与其他新闻和娱乐类节目相比在吸引观众方面难度确实要大得多,因为它不仅要说明科学事实的表面现象,还要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和符合逻辑。要把一个高深的、充满科学原理和逻辑关系的科学事实拍摄成一个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再加上牵动人心的人物命运,这些都成为提升收视率的不二法门。对于科技节目来说,光讲故事是不够的。故事中的科学道理,未解之谜的科学分析,才是区别于其他栏目最本质的特征。《走近科学》栏目定位于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在故事中怎样解析科学道理才能吸引观众是摆在制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其中道具在科普节目中的灵活运用是解决这道难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目录

一指禅/001

消失了的军团/010

逃不掉的罪恶/021

千年悬空/029

奇怪的自燃/038

祁山“精灵"/047

哀牢山猝死迷雾/058

古酒迷雾/069

古墓魔影/081

古寺幽灵/091

钴-60劫难/103

海洋馆里的凶杀案/114

“拦截”巨人/126

会动的头盖骨/132

我看《走进科学》/142

道具在科普节目中的运用/144

跋/147

试读章节

双手食指,凌空倒立;绝技神功,如何练成?

生活中,普通人都是用两只脚、两条腿来支撑身体站立起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有一个奇人,这个人名叫王巍堡,他不仅能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用双脚站立,而且他还能用双手两个食指使身体凌空倒立起来。

人的两条腿,一般都是粗壮、结实,它支撑着人体50千克以上的重量是没有问题。但是,人的两个食指就不同,它们很纤细,平常用手指去接触很坚硬的物体时,稍微用力重一点,就会感觉到很疼,很钻心的疼。

有句话说,“十指连心”,人的手指是很脆弱的,怎么可能用双手两个食指支撑身体凌空倒立起来,简直有点匪夷所思!这到底是真正的硬功夫,还是在魔术表演呢?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到了一个人,海灯法师,在20世纪80年代,他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自称会“一指禅”倒立,但是有人说他是假的,2001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曾经就此事进行过采访报道。

海灯,俗名范无病,出身贫寒,青年时在成都出家,后来一直出游四方。20世纪60年代,他才回到家乡江油县,在重华镇定居下来。海灯家乡的房子,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一代宗师德高望重传亘古,二指禅功绝技惊天胜今人。”海灯曾告诉人们,他的“二指禅”、“一指禅”有“无声子弹”之称,发功用力可教人五脏俱损。

那么,海灯到底是怎样出名的呢?1979年,一部叫《四川奇趣录》的纪录电影拍摄了海灯的“二指禅”功,在全国公映,海灯的大名第一次得到远扬。到了后来,又有一部纪录电影《少年海灯法师》拍摄了海灯的“一指禅”神功,海灯热顿时席卷了全国。但是,《四川日报》的记者敬永祥,作为海灯的老乡曾当面采访过海灯。1988年,他就首次对海灯提出了质疑。P1-2

序言

在一个生命科学研究者的眼中,科学,就是实验室中、显微镜下DNA双螺旋结构常人难以琢磨的复杂组合。而在2005年年初的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海滩,在那些刚刚从海啸中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心中,科学,就是他们找寻亲人的唯一希望。在这场吞噬了数以十万计的无辜生命的灾难过后,无数的人在绝望与希望相互交织的复杂心情中乞问,我的亲人在哪里?他们还活着吗?于是,在炎热的气候下,在散发着臭气的已经不能辨认的尸体上,科学家们小心地提取着可以确认身份的DNA样本,也提取着无数人的泪水与欢笑。在这一刻,科学,就是希望的代名词。

在普通公众的眼中,一株雄花退化、不能自我授粉的水稻,就是一株废稻——不能繁殖的水稻能做什么用呢!而在当年只有30岁出头的袁隆平眼中,这样的一株“废稻”简直就是上天恩赐给他的宝贝。因为科学告诉他,只有拥有这样一系雄性不育稻,才能不断地通过杂交,集中优势品种的优势基因,从而极大地提高水稻产量。于是,在同行的怀疑中,在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中,在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中,他坚持下来。在每一个拼搏的日日夜夜,科学使他自信、勇敢,成就了一个“东方魔稻”的现代神话,为解决全人类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一刻,科学,就是他最大的财富。

在一个血液科医生的眼中,科学,就是这样一条严谨的定律——造血干细胞移植必须要六个位点吻合。而对处于生死边缘,必须依靠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挽救生命的一位青岛父亲来说,这条定律对于他就意味着死亡。由于长时间无法找到合适的干细胞,他的生命只能在家人的痛苦煎熬中等待消逝。然而,科学的严谨不等于冷酷,现实的困境促使科学家们研究出三点配型移植的方法。尽管这是一场如此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但正是它得以让17岁的女儿在最后一刻挽救了父亲的生命。同样温暖的血液流淌在父亲与女儿的体内,在这一刻,父亲布满泪水的脸和女儿灿烂的笑容都告诉我们,科学,是如此的富有感情。

在100多年前人们的眼中,麇鹿——这种被老百姓俗称为“四不象”的动物,是可以被随便打死,然后贩卖骨头以捞取大量银子的牲畜。于是,这种珍贵的动物在中国的土地上彻底消失。而在动物学家的眼中,麇鹿是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种珍稀保护动物,是大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于是,1 00年后,人们历尽艰辛,把它们重新引回到中国大地。我们曾经让太多的生灵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但是今天,科学告诉我们,它们是这个地球上与我们平等的一份子,善待它们就是善待人类自己。麋鹿在属于它们的领地中自由地驰骋,在这一刻,科学,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阔。

科学,研究星体之间无色无形的引力:

科学,寻找我们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微小病菌:

科学,探索几十亿年地球变化的沧海桑田:

科学,捕捉我们视而不见的点滴瞬间:

科学,离我们如此之远。

然而,在媒体人的眼中,科学就是劫后重生时脸上的笑容,就是揭破谜底后畅快淋漓的心情,就是克服人生困难中无坚不摧的勇气。

科学,有血有肉,有喜有悲。

科学,离我们如此之近。

后记

几年前,《走近科学》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出过单本的解说词集,但像这次系列化出书还是首次。据说还是被出版社看中,认为有市场需求,会产生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才确定出版的。这说明《走近科学》真的好看了,真的在广大受众中生根了。

的确,《走近科学》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科普节目本土化、平民化的路子,并且取得了成功。它那种找由头、讲故事、设悬念、做演示的样式,那种好看、有用、贴近、轻松的风格,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也逐渐得到专家们的认可。这些迹象告诉人们,一个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电视科普栏目诞生了。

《走近科学》不但看的人多,而且来电来信,网上点击,甚至千里迢迢到栏目造访的人也多。这说明大家看过之后,还有进一步了解其内容和反复进行欣赏的需要。用专业术语说,就是有在平面进行二次传播的价值。不但有可视性,而且有可读性。尤其是这套丛书对节目进行了精心梳理,选取了其中引人入胜的内容,名日《解密中国》。我深信书的内容和这个书名一样吸引人。我向广大读者推荐这套丛书,因为读了它不但能开眼界长知识,还会得到美的享受和满足。

2005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密中国(6)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CCTV解密中国栏目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27797
开本 16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30
16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