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宪法解释理论的困境与出路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云清,男,1988年3月生,福建泉州人,厦门大学法学硕士,浙江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法学院师资博士后。曾获得第十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很好论文奖、第三届“孙国华法学理论很好博士学位论文”很好奖、浙江大学第二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奖等荣誉。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一等),参与多项重量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在《法学研究》《现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律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主要从事司法裁判理论、法学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 目录 绪论 一、波斯纳的戏谑与伯克的愤慨 二、为何是美国的宪法解释 第一章 原旨主义解释方法 一、原旨主义:概念梳理与核心命题 二、原旨主义的历史演变 三、学术批判中的原旨主义 四、原旨主义的转向 五、原旨主义解释方法评析 第二章 “活生生的宪法” 一、概念起源与含义阐释 二、“活生生的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三、“活生生的宪法”的正当性证成 四、对“活生生的宪法”观的批判 五、“活生生的宪法”论评析 第三章 动态解释理论 一、动态法律解释的理论起源 二、动态解释:一种更为纤细的“活法论” 三、宪法司法中的动态解释: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对商业言论自由的保护为例 四、动态解释理论简评 第四章 文本主义解释理论 一、文本主义概念起源与含义阐释 二、文本主义的基本准则及其在宪法裁判中的适用 三、文本主义的正当性证成 四、文本主义面临的批判 五、文本主义简评 结语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宪法解释理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宪法规范应该如何解释与适用,是法学方法论绕不开的一道难题。针对宪法规范的解释方法问题,可以在较高的抽象层面上进行讨论,尽管终究要回归到具体案件的具体争议。宪法解释有没有一套统一的“元规则”或“元标准”,能够令我们判断它的正确性?如果有,那么它是什么呢?如果没有,那么宪法解释是不是就是碎片化、毫无规则可以遵循的呢?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势必要回到宪法解释理论问题上来。在这本王云清著的《宪法解释理论的困境与出路--以美国为中心》中,宪法解释当中的主要方向(原意解释和非原意解释)将会一个接着一个地被介绍出场,并受到批判性的检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宪法解释理论的困境与出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云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48409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9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7-01 |
首版时间 | 2017-07-01 |
印刷时间 | 2017-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71.2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1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