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股市新机遇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股市新机遇》介绍沪港通和深港通的相继开通,使内地和香港股市进一步互联互通,为两地市场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为两地股市带来了新鲜血液,利好市场。那么,为什么开通沪港通、深港通?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之后,大家该如何抓住当中的投资机会,同时避开未知的风险?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未来金融领域是否还会有别的互联互通?若有,中央政府开通这些互联互通背后的考虑是什么,大家该怎样提前准备,以把握住机遇……《中国股市新机遇》尝试为读者解答这一系列问题。《中国股市新机遇》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邀请了国务院部委的官员、相关政策的制定者、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业界人士和ZI深投行经济学家亲笔撰文,给读者解读疑问,并探讨金融领域互联互通未来的前景。 作者简介 梁海明,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学术委员,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不错顾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财经专栏作家,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近著《“一带一路”经济学》《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等。 彭琳,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财经专栏作家,香港电台嘉宾主持人,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在港任职多年,长期关注靠前及中国香港特区金融业,著有《香港怎么了——一本书读懂香港》《从沪港通到深港通——互联互通与香港新机遇》等。 目录 一、沪港通、深港通政策的背景与缘起 解读深港通 从中国金融大格局考察港深沪互联互通与共同市场的建立 互联互通新时代:深港通不仅限于通 深港通意义何在? 从沪港通到深港通,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再提速 二、深港通政策面面观及市场影响 从深港通看中国资本市场开放 互联互通与香港资本市场:是目的地市场,更是门户市场 厘清股市互联互通机制的几个关键问题 深港通推出,何以内地冷而香港热 深港通或将重启牛市 香港与深圳互联互通的策略和建议 从跨境资本流向看金融格局演进 三、“两通”之后往何处去 回归金融本质,服务实体经济 沪伦通将挑战沪港通和深港通? 深港通,原来你也来了 金融方略是中国未来大国战略的关键手段 中国当前应推动亚洲区域金融合作 香港作为“—带一路”的超级联系人还须自我增值 扩大金融互联互通,推动中美“一带一路”合作 附录 沪港通政策简介 深港通政策简介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参与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 互联互通指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股市新机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海明,彭琳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梁海明//彭琳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42869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7-04 |
首版时间 | 2017-04 |
印刷时间 | 2017-04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94 |
CIP核字 | 2017042330 |
中图分类号 | F832.51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00 |
宽 | 14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33.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