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居美所学--美国生活教给我的15堂课
内容
编辑推荐

不管你在美国公司、欧洲公司,还是你在寻找一种能够在中国这个全球社区发展迅速的地方更好发展的方式,琳达·余编著的这本《居美所学--美国生活教给我的15堂课》中的这些课程能够帮助你。你可以学会成为世界公民的特质,如何与他们对话、合作、社交,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而同时,保持作为中国人最真的文化、历史、习俗和信念。

内容推荐

全球化的速度令我们所处的世界越来越小,中国日新月异与世界产生着交流与碰撞。我们生活、旅行、工作,等等,都在和西方世界打交道。同样,有很多美国人和欧洲人居住在中国。我们身处的这个地球村迫使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交流、沟通,以及获得世界八方的信息与知识。

在现代的职场中和生活中,不管你在美国公司、欧洲公司,还是你在本土企业;无论你交友、交流,我们都需要学到更多与他人沟通的本领,《居美所学--美国生活教给我的15堂课》这本书的作者琳达·余通过多年在美国新闻界和媒体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经历,希望做一架桥梁,通过在书中介绍的职场经验、社交方式、伦理规则以及生活方式的常识等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生活在现代职场和社会中的你。为你在现代的生活中学会并拥有一种眼界,教你如何与西方人对话、合作、社交等而同时,保持作为中国人最真的文化、历史、习俗和信念。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PART 1 那是我的父亲吗?

 PART 2 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PART 3 清楚正确地说英语

 PART 4 中国女孩没有被教会发言

 PART 5 可以从既定看法中学到东西吗?

 PART 6 我从未学会设定目标

 PART 7 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

 PART 8 要有创意,跳出框框

第二部分

 PART 9 办公室政治

 PART 10 好上司、导师、八卦以及其他

 PART 11 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

第三部分

 职场形象

 个人卫生

 着装

 靴子和凉鞋

 手提包

 配饰

 场合

 化妆

 尾声

尾声

试读章节

第二个故事是我父亲会指出我姐姐有波浪形的漂亮头发和酒窝,她很可爱。我的头发又直又硬,也没有酒窝,我比较不起眼,这让他怀疑我是否真的属于这个家。后来,当我们住在美国,我的两个弟弟妹妹也出生之后,我父亲还不断指出,他们所有人都有波浪状甚至卷曲的头发和酒窝,只有我没有。他说的已经不只是猜测:“你不是这个家的人。你小时候太丑,所以你的家人把你扔掉,我们觉得很可怜才收养了你,所以你有家可归要感激我们。”

第三个是因为我们家有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四个女孩先出生,我父亲就越来越失望。父亲曾经对我说,在生我姐姐时他并不是那么介意。但是生我时,他希望是个男孩。我生错了性别,而这是我的错,我让他失望了。当我妹妹,第三个女孩来到时,我父亲的评论延伸到指责我又带来了一个女孩。第四个女儿出生时,他指责我让他们一直生女儿。

直到长大,我才从父亲每日传递给我的痛苦非理智信息中解脱出来。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大声说:“当然没有牙齿的婴儿是没办法咬又圆又脆的甜薯的。”还有“父母会遗传很多基因给小孩。每个小孩都接受到不同的遗传。而且你怎么解释我和母亲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最后,我还记得在小学科学课中学到男性精子和染色体决定小孩性别时,我迫不及待想要回家告诉姐姐。她比我勇敢,所以在下一次父亲指责我是个女孩时,她大声说:“这是你的错,是父亲决定了小孩的性别!”我父亲不喜欢这个答案,所以我和姐姐都挨了罚,但是被打屁股我也不介意,之后每次他开始指责我们是女孩时,我都会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这不是我的错。”

并不是说我缺乏自信都是父亲的错。传统的中国文化对于女孩和妇女制造了一些特定画面。我相信现在中国和西方国家都还是有区别的。但是有一些态度,尤其是教给小女孩的,是很难改变的,这需要从我们内心深处开始改变。

对我来说,最终跨出那步生气又勇敢地对老板说“我真的很好”是第一步。后来一年又一年,我走了很多步。

我变得越来越自信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变成记者。我从来没有完全克服早年生活带给我“我愚蠢”的评价。不过我可以通过学习尽量多的知识来克服它,获取知识会让我觉得没有那么笨。这也许是我成为记者的原因。

一个记者需要天生的好奇心。要对所有事情怀抱好奇,需要不满足于接受事物的表面。我还小的时候,每次有消防车经过,我都必须要知道它要去哪里,起火的是公寓楼还是商店还是商业大楼。如果是商店,里面有多少顾客?如果是住宅,里面有人住吗?有多少小孩呢?他们有宠物吗?我还好奇车里有多少消防员,他们有没有大麦町犬(这是有关消防车的传统童话中会出现的狗类)?  所以我成为了记者,我总觉得对一个故事做越多研究越好,我有越多资讯就会越自信。而且,这还意味着我写的故事可以从越多角度去传递信息。

我的电视生涯从美国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开始。

从我开始工作的第一个礼拜,之后我又走了上千步,才终于摆脱害羞,学会如何变得更有侵略性。

这几乎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所以我几乎不记得这个故事的主题,但是我所学到的却还历历在目。

镇上每一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社的记者都过来追踪这个新闻。这个男人是新闻核心。他一到达,走出他的车,就尝试快速走进大楼。所有记者围住了他,很快,每个记者都在对他喊出问题,紧紧包围住他,哪怕他还在尝试向前走。我发现自己已经在包围圈的外面,和我的摄影师失去了接触,而他还是很专业地找到了他的位置,拍到别人都拍不到的画面。我感觉自己像旁观者,尝试在透过记者包围圈看到那个男人。

不过幸运的是,这个男人坚持让我们都要冷静下来,告诉我们去已经准备好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当我们走进房间时,我停下扫视四周,这是个小房间,男人朝着之前准备好的桌子和椅子走去。有几张给记者准备的椅子,不过显然不能应付我们所有人。摄像师马上向前摆好三脚架和摄像机,声控师也做好准备,将麦克风摆在桌子上。

在我研究房间布局的时候,其他记者已经进去了。在我意识到的时候,所有前面的位子都有人坐了,后面站人的地方也都满了。我被推到房间的最后面,在所有记者的后面,让我害怕的是离我的摄像团队也有好远的距离。

哪怕我的摄像师很有经验,作为记者我还是有责任要告诉他什么时候开始拍摄。这是录像带和数码相机之前的年代,我们在相机里面装有400英尺的胶卷,所以和现在不同的是,我们没办法拍下整个记者发布会。我们会用完胶卷,如果我们拍了多余的镜头,之后还需要用很多时间来剪辑,也会浪费编辑的时间去剪辑出整个新闻。我需要在听这个男人被访问的同时走到摄像师那里,还要一边构思访问中哪些部分可以用在我的新闻稿里面。

P41-44

序言

所有线路的电话都在响,新闻编辑室里的每个人都在忙着接听电话,或正在和电话那头的某个人聊着什么。在这个编辑室里有作家、制作人和执行制片人。我一闪而过的念头是:大家永远都这么忙吗,还是正好赶上了突发新闻?

这间新闻编辑室大约有四十位工作人员,大部分都已经介绍给我认识了,只是很难记住所有人的名字。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同事显然在新闻界工作多年,他们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还有一些则是和我同龄,看起来仿佛和我一样急于成功。然而,我注意到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尽管他们好像并没注意到——他们都是白种人,而我不是。并且我是新雇员,这让我加倍紧张。此时此刻,他们看起来好像都很恼火,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好像都在打量着我。

当我从工作室走到编辑室时,一位节目制片人拦住了我。此时我刚完成我在芝加哥NBC电视台录制的第一个电视新闻节目。

我还是有点紧张,不过因为新闻节目好像没有出现任何错误或失误反而放松很多。至少,这是我当下的感受。直到这一刻来临。

“所有这些来电都是关于你的。”她说。“为什么?”我很害怕地问,我非常担心会在新闻节目中犯错。在节目录制之前,我很认真地去学习新闻稿里每一位政治家的名字和脚本中出现的每一个地名,以免读错任何一个单词。我不觉得自己在新闻节目中犯了什么严重错误,以致于招致如此多的观众来电,可为什么我的新同事这么明显的在生我的气?

“过去一个小时内电话不停在响,自从你上了电视之后,每个人都在打听:她是谁?”这就是制片人的答案。我很惊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低头看着自己,我想:好吧,我是个记者,显然还是位女性。但是如果我把这些话说出来就会感觉非常讽刺。

随后我便明白了每个人都在问什么——“哦,我是中国人。”

“她是中国人!”制片人对着新闻编辑室中的每个人大喊。他们看起来都很满意,我看着他们举着听筒对电话那端说:“她是中国人。”

这是1979年当我成为第一个出现在芝加哥电视台的中国人的画面。观众之前从来没有在电视中看到过一个中国女人。他们想知道我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韩国人或者别的什么国家的人,不过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我是“与众不同”的,而他们非常好奇这一点。

就在两个月前,我迅速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甚至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我本来是旧金山ABC电视台的记者,这里是美国第五大电视市场。由于本地拥有庞大的中国人口,旧金山三家主要的电视台每一家都聘请了一位亚洲女性当记者,这其中包括我,以及另外一家电视台的一位美籍华裔女记者和第三家电视台的一位美籍日裔女记者。我上升的很快,而且是最常出镜的亚洲女记者。  之后我便接到了来自芝加哥的电话,那里的NBC电视台给了我一个工作邀约。芝加哥是比旧金山更大的城市,事实上,它被称为“第二座城市”。那时,芝加哥是继纽约后的美国第二大电视市场。这份工作的薪资比我梦想的还多得多。

我将会成为一位主播,而不只是记者。不过这也意味着我将会离开我的家人和朋友,在一个冬季非常寒冷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离开我所爱的生活已久的城市,来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

那些年,美国对中国持有有限的好奇心,大部分的美国市民对中国仍然知之甚少。前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访问中国时令美国甚至全世界都很惊讶与关注。

……

之后,我将这些节目和更多的资料放入资料库。这些节目获奖无数,不过更重要的是,它们对观众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让我和老板的秘书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来回复观众发来的邮件。

那些祖父母或父母来自欧洲、非洲或亚洲的观众来信告诉我我的故事对他们的影响。很多人对我说,是我给他们带来了灵感,他们想带孩子回到祖国,让孩子们学习自己的历史。很多和长辈不再有联系的人要亲自到中国看看这片土地和人民,感觉到他们就是父亲、母亲、兄弟、姐妹、朋友,就像他们自己。

很多年来,人们会在街上、商店里、电影院或者餐厅里走到我面前。他们握住我的手,告诉我他们看到了这部纪录片,并想要感谢我。

现在,已经过去了30多年,我还是会偶尔听到有人问是否能再看看这些片子。我很高兴,但同时也向他们解释说,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他们应该学习和了解现在的中国和中国人。

现在,回到我第一天出现在芝加哥电视台的那一刻,这些观众都在打听“她是谁?”,结果显示,这种好奇很快就变成了接受。六个月之后,我便获得了一份新的工作合同,我被提升到一个更稳定的主播职位。又过了六个月,我的老板来找我,问我是否能再换一份合同,升到更高职位和更高工资。当时在芝加哥,还没有一位女性能担任主要新闻节目的主播,我成为了唯一一位。

显然,芝加哥的电视观众喜欢这个回答:“她是中国人。”

我所学到的——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我将会在每一章最后总结出“我的所学”,希望我的经验和我所学到的能够帮助你。我的人生从中国起步,在美国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家庭抚养成长。当我离开家,甚至当我大学毕业时,我在“美国方式”中还是很幼稚的。但是从一点一滴,我开始学习。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现在有很多美国人和其他国家的西方人居住在中国。不管你在美国公司、欧洲公司,还是你在寻找一种能够在中国这个发展迅速的全球社区更好发展的方式,我希望这些体会能够帮助到你。你可以学会成为世界公民的特质,如何与他们对话、合作、社交,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而同时,保持作为中国人最本真的文化、历史、习俗和信念。

后记

在本书中,我分享了一个中国小女孩成为美国成功女性的经历。这是个漫长的旅程。我在这么多年里犯了很多错,我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在所有错误和正确的决定中有所学习。

亨利·福特在开发出汽油动力汽车且量产之后成为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美国人。他说了一句现在还适用的话:

“做好准备是成功的最大秘诀。”

我希望我分享的一切能够帮助你做好准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居美所学--美国生活教给我的15堂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琳达·余
译者 陈洁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263521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9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2015132809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