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竹叶青/读图时代品茶馆
内容
编辑推荐

“竹叶青”以其独特造型和香高味醇品质特征享誉国内外,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本书作者满怀深情追述了“竹叶青”的发展历史,对“竹叶青”茶的生产、加工、品质、产销以及竹叶青茶文化作了详实、生动的介绍。正所谓:一叶入魂,嚣尘中得和寂心气;七杯过后,困惑里识宇宙乾坤。

内容推荐

四川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亦是著名的自然和人文世界“双遗产”。自唐、宋以来便以产茶闻名于世。20世纪中叶,陈毅元帅为峨眉山茶命名“竹叶青”。从此,竹叶青绿茶从峨嵋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几乎与峨嵋山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一样享有盛名,成为我国名茶百花园中的又一朵奇葩。竹叶青,平常心,安全卫生,喝得放心。“竹叶青”以其独特造型和香高味醇品质特征享誉国内外,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本书作者满怀深情追述了“竹叶青”的发展历史,对“竹叶青”茶的生产、加工、品质、产销以及竹叶青茶文化作了详实、生动的介绍。  正所谓:一叶入魂,嚣尘中得和寂心气;七杯过后,困惑里识宇宙乾坤。

目录

第一章 巴山蜀水茶之源/7

第二章 秀色峨眉生灵芽/13

第三章 日照净水孕奇茗/27

第四章 国师播种御茶园/35

第五章 元帅命名竹叶青/40

第六章 世博会上夺金樽/47

第七章 科技促进产业化/51

第八章 请喝一杯放心茶/62

第九章 生态茗园添新景/77

第十章 峨眉山品茗揽胜/95

试读章节

巴蜀山水茶之源

巴与蜀,是我国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最古老的地名总称。史考,殷周早期的甲骨文中已有巴与蜀的记载,董其祥著《巴史新考》中“甲骨文中的巴与蜀”一文,就介绍了我国殷墟出土甲骨文中有巴蜀的文字记载,当然也有学者就此质疑。但无论如何,在殷末周初(公元前13~11世纪)巴与蜀作为一个部族或早期国家,已经出现在华夏大地的政治舞台上。例如《尚书·牧誓》载,随周武王伐纣的“西土八国”有“庸、蜀、羌、挈、微、泸、彭、濮”来贡。其贡品有“桑、蚕、麻、苧、鱼、盐、铜、铁、册、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等物,这里所称“彭”即为巴。可见,地处川东鄂西的巴国境内,巴人至迟在周代已把茶作为珍贵之物列为贡品。晋代史学家常璩撰《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作为参加伐纣的前锋之一,勇锐顽强“歌舞以凌殷人”迫使纣王的军队“前徒倒戈”为协助周克殷立下汗马功劳。周王朝建立以后,巴族正式册封为诸侯,爵之以“子”,故巴国首府重庆古称“巴子之都”。《华阳国志·巴志》还记载:“涪陵郡,巴之南鄙,无文学,少蚕桑,惟产茶。”“园有芳荔香茗”,说明巴国不仅是茶的原产地,当时其属下已有人工栽培的茶园出现。反映了巴国境内茶树有的已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的作物,茶的生产已达到一定水平。但这时栽培茶树规模尚小,人们仍以采集野生大茶树叶饮用为主。与此同时,四川西部的蜀国境内也有茶的生产。明代文学家杨升庵撰《郡国外夷考》日:“《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日葭萌,盖以茶氏郡也。”葭萌,在今天的四川广元市境内,乃蜀国一城邑。既以茶命名,说明四川西部在战国时已成茶区。

至于茶传至巴蜀以外,乃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著《日知录》称:“秦人入蜀以后,始知有茗饮之事。”秦人入蜀将六国移民迁徙,虏掠在蜀中安置,巴蜀与中原开始了更广泛的接触与交流,茗饮之风才吹到京都和三秦大地。产生了茶的商品需求,巴蜀产茶区也进一步扩大。如《华阳国志·蜀志》中明确记载汉代时广汉郡的什邡“山出好茶”;犍为郡“汉有盐井,南安、武阳皆出茗茶”。汉代的南安即今天紧邻峨眉山的乐山古称,说明峨眉山早在汉代即产茶。此外,位于川、滇、黔交界处的平夷郡(宜宾、泸州一带)“山出茶、蜜”;此外,雅安境内的蒙顶山亦是蛊产茶叶的地方。

P7-9

序言

峨岗雄秀,山抹眉黛之痕;华夏仙居,岩养万物之珍。庙之珍在金顶,兽之珍在猕猴,树之珍在珙桐,饮之珍在茶茗。天开地设,峨山蒙山一脉;雨洗风梳,雪茅黄芽同根。挺纯姿以自然,承清露以擢茎,振芳条乎幽壑,敷绿采乎茂林。因有佛光施惠,云海抱衾,更兼高僧精制,入贡上京;故独具性灵,异于天下,代有承传,耀古辉今。竹叶青绝世清纯,玉碗里一潭氤氲。美茗美喻,形秀丽而色碧;曼妙佳妙,气馥郁而味醇。旅途困顿,料能爽齿慰舌;案牍劳形,几番醒脑提神。高新科技,提升传统品格;健康理念,观照现代人文。一叶入魂,嚣尘中得和寂心气;七杯过后,困惑里识宇宙乾坤。故有东坡捧碗,放翁敲诗,儒帅赐名,拱圣联姻。寒暑一色,乃有节而虚心;蜚声四海,缘品优而意诚。鸿图大业,愿作环球之顾;平常心态,体察世味之真。锦夺高天,列列群峰崛起;园开博览,幽幽茶事铺陈。心境无涛,放眼翠岗绿树;相思有寄,满庭竹韵茗馨。俯察瓯中片叶,感昊苍之无垠;回眸云巅金顶,觉两腋之风生。有诗赞曰:

玉瓯竹叶色青青,不让江南顾渚春。

行遍天涯香韵远,茶烟袅袅蜀山魂。

李镜

后记

2004年春天,在杭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任职的老友姚国坤教授打来电话,称北京读图时代的蒋一谈先生拟策划出版一套图文并茂的名茶丛书,其中四川的《竹叶青》建议由我来写。当时由于手边的《中国普洱茶》一书尚未脱稿,同时又在积极筹备“川藏茶马古道茶俗文化学术考察”工作,校内的研究生教学也很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便在电话中婉谢了。

七月,应峨眉山竹叶青公司之邀去峨眉讲课,公司总顾问王跃东先生又向我提起写书一事。说蒋先生再三约稿,但此书非我写莫属。跃东虽不是我的至交,但均因先后师从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念此同门之情,也就答应下来。殊不知刚回到重庆,读图时代的蒋一谈先生便亲自上门了。他的诚恳与执着打动了我,使我放弃了寒假去海南休假的计划。

对于峨眉山和竹叶青,我已经和它有数十年渊源。作为一个茶学专业教师,因教学、科研关系在“文革”刚结束时我就与它有过较密切接触:在这里,我曾主持竹叶青Ⅱ型蒸青绿茶的研究,与企业共享斯图加特获奖之喜悦;还有与茶厂职工们一道放弃春节休假而紧张工作,却饱尝茶饮料生产线试验因经济不足而中途天折的辛酸。总之,它的成功曾令我激动不已;它的受挫也曾牵动了我亿万神经。如今,它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名优绿茶重要生产基地,四川省农业产业化样板工程,董事长唐先洪还当选2005年度全国劳模。鲜花、掌声及频频见诸报端的荣誉打开了通向成功之路。而我则想用这支笔作为一把刀,刻下诸多历史的记忆;也希望它能成为摄身岩下一束新佛光,折射出国家重视“三农”、加大农业投入的深远战略影响。激励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前进!

本书付梓之际,首先,要感谢为本书作序的四川省著名评论家李镜先生和农业部农业司老司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会长高麟溢先生;感谢为本书提供十分精美照片的乐山市农行李成修先生,以及峨眉山的詹小明先生;同时对竹叶青公司王跃东、宋少俊、刘旭东、刘祥云、苏莲芳以及为本书提供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和资料的老厂长何光第先生等诸位峨眉各界人士一并致以深切谢意。是大家共同努力,促成本书提前脱稿。最后,对于我的家人给我的宝贵支持,我亦将铭刻心中,永志不忘。

刘勤晋

写于北碚晋园

二00五年三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竹叶青/读图时代品茶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秋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52137
开本 16开
页数 1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2725.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7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