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可以这样读
内容
试读章节

项羽:想当帝王还太嫩了点

姓名:项羽

生卒年:前233年一前202年

籍贯:秦朝下相(今江苏宿迁)

最牛的头衔:西楚霸王

最大的战绩:巨鹿之战

最爱的红颜知己:虞姬

最伤心的地方:垓下

【关键词之一英雄少年】

项羽少年的时候,脑袋里就有很多想法,有想法后就不踏实干了,先学习读书写字,不成器,又去学骑马击剑,还是不成器。他的叔父项梁很生气,就耳提面命地训斥他。项羽说:“学读书写字,仅能记住人的名姓而已。学习击剑,只能和敌人单挑,这都不值得学习,我要学就学抗衡万人的。”叔叔项梁很吃惊,就教他学习兵法。

项羽大喜,刚开始像吃了兴奋剂,逐渐又感觉没滋味了,略略懂得大意后,又半途而废,不肯学完。后来,项梁因为杀了人,和项羽跑到吴中躲避仇人,吴中即今天的江苏吴县,那里贤士大夫的素质都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地方有大的徭役和礼仪大事,项梁常被他们请去负责,趁着这种机会,他们借机了解宾客及青壮年的才能,并暗地用兵法部署训练那些人。

在秦始皇巡游会稽的时候,项梁和项羽大老远跑去凑热闹,见秦始皇的仪仗队伍威风凛凛,项羽竟然脱口说出:“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直白,他很是觊觎秦始皇的位子。项梁连忙堵住他的嘴,说:“小子,你注意点影响,别惹火烧身,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从这件事儿上,项梁认定项羽是个奇才,起码他不被统治者的威严吓倒,难能可贵的是有颗睥睨权威的心,这正是他所需要的。

公元前209年7月,即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等人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同年7月,即短短两个月后,项梁和项羽叔侄二人也造反了,他们设下计谋斩了会稽守,当项梁提着会稽守的人头,佩了会稽守的大印出来示众时,郡守的左右随从们都大惊失色,不敢相信是真的,在他们目瞪口呆的时候,项羽在人群中持剑砍杀,数十个人成了刀下鬼,满衙门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上,没有谁敢起来反抗。接下来,项梁召集辖区的地方豪杰和官吏,向他们解释这样做是为了他们好,同时调集吴中各地的士卒,派人征集下属各县丁壮,于是得到精兵八千人。这八千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江东子弟,后来他们跟随项羽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陈胜和吴广的队伍被秦军打败了,项梁叔侄二人却带领八千人迅速强大起来,黥布、蒲将军也投靠在帐下,项梁兵力达到六七万人,驻扎在下邳附近。不久后,陈胜和吴广领导的农民队伍被秦军歼灭了,项梁成了起义军最有号召力的领袖,便召集各路起义军首领前来议事。于是,项梁叔侄二人与刘邦有了第一次会面。已经步人古稀之年、名望甚高的范增也来了。

此时,居住在巢地,年已七十的范增来见项梁,他给项梁出主意说:“陈胜的失败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大秦剪灭六国,楚国最不服气,所以才有那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陈胜等人揭竿而起,不打楚国的旗帜而自立为王,所以不能坚持长久。今天大将军您起兵江东,楚国旧将都争先恐后地投靠,乃是因为大将军世代为楚将的缘故啊!”项梁觉得范增的话很有道理,便在民间找到楚怀王的孙子,这位孙子正在给人放羊谋生呢,惶恐间被立为楚怀王。

项梁率领起义军屡战屡胜,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结果在定陶,即今天的山东定陶县,被秦军章邯指挥的军队打败。项梁战死沙场。

【关键词之二暴力夺权】

项梁死后,项羽没有顺理成章地成为首领。估计项羽自诩开国功臣,压根儿瞧不起这个曾为牧羊人的楚怀王,而后者自然也对项羽没有好印象,他想趁着项梁战死之机,夺取对大部队的军事统治权,便命令诸将皆归亲信宋义统领,随后拜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抗秦。

权力斗争是少不了的。

且说陈胜和吴广等人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后,大秦帝国的广袤国土上顿时冒出无数个红旗,秦王朝陷入星火燎原的起义军队伍的包围之中。原六国土地的旧主们也再次站立在秦朝统治者的对立面,一时间,楚国、赵国、燕国、魏国、齐国呈现复辟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的起义军队伍令秦军将领应接不暇,于是他们决定重点进攻赵国,然后再分路击破。他们把赵王围困于巨鹿,赵国宰相充分发挥外交攻势,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各地诸侯前来救赵,并极力鼓吹天下之势在此一举!果然,各路诸侯纷纷带大军而来。

再说楚军动态。项羽不服上司宋义,无论军功还是名望,认为后者都比不上自己,行动上多有抵触情绪,而这个宋义确实也没能力服众。且说楚军行至安阳,在原地停留了四十六日,大军愣没往前挪动半步。项羽很纳闷,说:“秦军围困赵王巨鹿,我们应该快速引兵渡河,楚国在外面攻打,赵国在内部响应,秦军必败无疑。”很简单的问题,机会就在眼前,为什么我们不走了呢?宋义则消极地认为,坐观秦赵相斗乃为上策,然后乘两者都疲惫不堪时,再出兵定夺乾坤。当时已是深秋,天下大雨,士兵饥寒交迫,宋义却准备送儿子到齐国享福,持续数日在帐篷里饮酒作乐。

项羽很生气,怒曰:“唯有竭尽全力才能打败秦国,而将军你却久留不行,眼下岁饥民贫,士兵们缺吃少穿,你却整日饮酒高歌,不带兵渡河与赵国合作,还打着坐享其成的如意算盘。你不体谅士卒们的苦难,而只顾自己安乐,我不教训教训你,就不是社稷之臣!”项羽是血性之人,一怒之下就诛杀了宋义,他提着宋义的人头,对广大官兵们说:“宋义通奸外国,密谋反楚,楚怀王下令让我诛杀之。”此时,诸位将领都心知肚明,没有谁敢言语,都极力表示拥护项羽的领导。项羽还派人追杀了宋义的儿子。以绝后患。楚怀王得知消息后,知道自己用宋义钳制项羽的计划落空了,无奈之下只得命项羽为上将军。

【关键词之三大战前夕】

秦军余威仍在。

各路诸侯来是来了,却似乎都成了江湖街头艺人,光摆打仗的阵势,就是不拿真功夫,不敢和秦军动真格的。有支五千来人的队伍被派去练兵,结果片刻间就被杀得精光。看到这种情况,诸侯哪敢再鲁莽行事,大家全都做壁上观了。

在这个僵局的时刻,项羽带领楚国部队来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在巨鹿驻扎着两支秦军大部队。一支是出自秦军名将蒙恬系统的二十万边防军,这支军队久经沙场,战斗经验十分丰富,曾经击败强大的北方匈奴,军队统领为当年蒙恬的副手,即后来统领边防军的大将王离,他曾经多次跟随秦始皇东巡,可谓战功赫赫。另一支队伍规模也是二十万人,由多次围剿各地起义军的秦军大将章邯带领,这支二十万人军队的相当部分人员是由骊山囚徒组成的,当年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秦军只好发动骊山囚徒抵抗义军,但在随后在对农民起义队伍的镇压过程中,这支部队得到秦朝正规部队的支援,慢慢变成了正规军,其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虽说士兵的素质低于王离率领的军队,但也是经过了磨炼的百战之师。

总而言之,项羽面对的是四十多万秦军,其中有二十万是秦国的精锐部队,另外二十万军队的战争经验也比楚军丰富,两支秦军部队的统领者都是历经百战的名将。

项羽军队的人数是五万到六万之间,这里面有二万先锋部队,他们归英布、蒲将军统领,所以项羽实际上只有三到四万主力部队。

这支队伍的核心,是从江东带来的八千子弟,后来接收的各路杂牌起义军,战斗力和凝聚力值得怀疑。

由于楚国的内耗,项羽和楚怀王此前权利争斗,使项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他是不指望有牢靠的后方支援了,既没有外援,也没有退路。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粮草,考虑到宋义在路上滞留那么久,即使有粮草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而现在更是没有稳定的供应。各路诸侯援军都想渔翁得利,其心各异,谁都不愿意把自己赔进去,失去以后逐鹿中原的资本,所以若指望诸侯援军帮忙,恐怕很不现实。

【关键词之四巨鹿鏖战】

唯有打破常规,才能创造奇迹。

秦军占尽优势,但优势背后就是劣势了。

项羽发现了秦军的弱点。原来,秦军的布局是王离率领大部队围困巨鹿,章邯率领大部队驻扎在南边,一边筑路运输粮食,摆出打持久战的态势,一边随时对救助巨鹿的援军实施打击,以保持灭火救急的灵活性。这两支军队像两只钳子,牢牢地盯着起义队伍。弱点就在两钳之间,那里是心脏要害地区。

项羽派英布和蒲将军带上两万人马,去进攻修筑道路的秦军队伍。英布和蒲将军不负所望,一举击败了负责守卫甬道的秦军。从这场胜利中,项羽看到秦军的弱点所在,派兵保护漫长的甬道,势必分散了秦军兵力,这就在犄角之间留下空隙,而且此时的秦军疲惫不堪,项羽决定抓住时机全军进攻秦军。

项羽先是号召诸侯军的配合,让诸侯军吸引王离部队的注意。

项羽带着自己的主力部队,在短时间内渡河。到达彼岸之后,项羽发表即兴演说,煽动和鼓舞了队伍的士气,随后他来了更猛的绝招,命令凿沉渡船打破做饭的锅,每人最多只能带三天干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破釜沉舟”,以此表示不胜则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果敢的决断力。

现在,大家同呼吸、共命运了,以秦军的残暴,战败后不掉脑袋那是不可能的。

项羽不但要以劣势兵力冲击秦军,还要用三天时间击溃秦军!如果三天之内不能灭掉秦军和夺取粮草,就算击败秦军仍然是身临绝境!在这种情况下,项羽运用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精神暗示法则,把一只向心力不足的军队拧成一股结实有力的绳索。

兵贵神速,项羽占尽劣势,必须依靠速度来弥补。

项羽的目标是甬道,即章邯部队中保卫粮草线的部队。

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秦军眼皮底下火中取粟。这是一场惊险的运动战,短时间内大部队短线移动,项羽带领大军直接进攻甬道,不费吹灰之力,便切断了王离部队的粮草供应。章邯听到消息后,立刻带军援救甬道,项羽军倒成了以逸待劳,同匆忙赶来的秦军展开大战。经过极其惨烈的战斗,史书上记载,为了占领甬道,夺回又失去,反复九次的贴身肉搏,项羽的楚军才最终拿下甬道,击溃了章邯率领的秦军。

P23-28

目录

第一章 趣读历史

 秦始皇:向东求仙,最终却与臭鱼为伍

 刘邦:老子斗智不斗力

 项羽:想当帝王还太嫩了点

 晁错:如果有来生,我不再瞎管皇家的鸟事

 董卓:点亮一盏人油街灯

 严嵩:玩火别太大

第二章 歪批历史

 范蠡:在繁华深处退隐

 曹操:被栽赃的白脸奸雄

 魏孝文帝:好大一顶绿帽子

 李煜:可怜薄命做君王

 秦桧:在无间道上发足狂奔

 纪晓岚:嬉笑怒骂皆文章

第三章 正读历史

 刘秀:尼姑庵里长大的皇族

 杨广:历史上最有名的败家子

 王安石:壮志未酬的改革家

 成吉思汗:草原上的凶猛狼王

 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的创业之路

 溥仪:从帝王到平民的回归 

第四章 反读历史

 李世民:其人其事

 黄巢:做人不能太骄傲

 宋江:历史上最有名的黑帮大佬儿

 海瑞:做官难做人更难

 洪秀全:天朝落日余晖尽

 袁世凯:最后的帝王梦

序言

历史有很多个面孔。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不同侧面给予解读,如此方能体味到中国悠长历史的厚重内涵,并获得全面而不失衡的历史涵养。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一,历史历久弥新。历史只有在时代背景下才能发挥出绝无仅有的魅力,即历史有时代特色或摆脱不了时代局限性;其二,历史任凭摆布,可以被统治者随意篡改,乃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得力工具。在这两种解释中间,克罗齐选择了后者,他很悲观。而我们选择前者,以悠闲姿态,优雅地漫步在历史时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将功成万骨枯”,英雄辈出的风云时代,昭示着平民大众的澎湃力量。人民是历史的解读者。普通大众凭世理常识,对历史有着唯物的认识,朴素到几近客观本质——拨开弥漫时空的烟雾氤氲,抵达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内心。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由此可见,“闲话史观”、“笑谈史观”,中国历史自古有之,我辈不过是履前辈足迹发扬光大之,将传统意义上的“演义”和“传奇”纳入主流视野而已。在国学热和读史热的大潮之下,我们需要新的读史方法,以满足当下心理期待。

《历史可以这样读》以人物为中心,以史料事件为主料,以评论为补充和辅助,全书分为四大板块,即正读历史、歪读历史、趣读历史与反读历史。内容方面实如其名,或以正统眼光重新审视经典画面,或以边缘视角颠覆范式认知,或以调侃语境解构定格事件,或以享受心态体味历史幽思……

正读、歪读,延续或者颠覆,《历史可以这样读》!且听本书娓娓道来。

内容推荐

本书以人物为中心,以史料事件为主料,以评论为补充和辅助,全书分为四大板块,即正读历史、歪读历史、趣读历史与反读历史。内容方面实如其名,或以正统眼光重新审视经典画面,或以边缘视角颠覆范式认知,或以调侃语境解构定格事件,或以享受心态体味历史幽思……

编辑推荐

历史是祖先留下的一笔珍贵财富,是传统文化殿堂里的一块瑰宝。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矣……

历史有很多个面孔。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不同侧面给予解读,如此方能体味到中国悠长历史的厚重内涵,并获得全面而不失衡的历史涵养。

正读、歪读,延续或者颠覆,历史可以这样读!且听本书娓娓道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可以这样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文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57948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