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验与贫乏/20世纪欧美文论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瓦尔特·本雅明是德国思想家,为誉为欧洲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罕见地将才华和渊博结合起来,他是根据他的好奇心、自我根源来展开他的学术兴趣。本书是他的重要代表作。阅读本书,你可以深切地感到本雅明用他一生的作品构成了他的丰富而多彩,天才加勤奋的一生,一个致力于写作、批评、实验的不朽的一生。

内容推荐

本雅明一直以一个自由作家和翻译家的身份维生。他几乎将一生奉献于写作。他写了大量的有关十九世纪的文化、文学论文。本书收编了作者自1915年所写的《评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两首诗》(《诗人之勇气》《羞涩》),1920年所写的《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1931年创作的《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1933年《经验和勇气》再到1934,《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1938年的《致格尔斯霍姆·朔勒姆的信》,总计十二篇力作。其中《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白痴)》、《评歌德的(亲合力)》、《贝尔托尔特·布莱希特》等几篇均写得有艺术见解,又有细腻情感的表达。

目录

评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两首诗《诗人之勇气》·《羞涩》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绪论

一 课题的限定

二 材料来源

第一部分 反思

一 费希特的“反思’和“假定’概念

直接认识——假定的限定——反思的限定

二 早期浪漫主义者对反思的理解

反思的三个阶段—一智力直观——反思的媒介——艺术

三 系统与概念

绝对系统——神秘术语——玩笑—— 艺术之术语

四 早期浪漫派的自然认识理论

自我认识——客体认识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 艺术批评

一 早期浪漫派的艺术认识理论

作为反思媒介的艺术——批评——作品的独立性

二 艺术作品

形式——内在批评——素材及形式的反讽

三 艺术理念

形式和作品的整体性——渐进的总汇诗——超验

文学——小说——散文——冷静——批评

早期浪漫派的艺术理论与歌德

理念与理想——缪斯式的——无条件的作品

——古希腊罗马——风格——批评

引文目录

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

评歌德的《亲合力》

贝尔托尔特·布莱希特

文学史与文学学

经验与贫乏

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和历史学家

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

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

致格尔斯霍姆·朔勒姆的信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关于婚姻的实在内涵,歌德在《亲合力》中的观点真的比康德和莫扎特的更入其堂吗?如果完全按照整个歌德语文学派的做法,将米特勒对此所发的言论当作诗人的心声,多半会得出否定的回答。这种假设毫无缘由,但对此所作的解释又如此之多。如果迷惑的目光在这仿佛打着圈沉没于漩涡的世界里寻找支点,找到的只会是死板的喧嚣者的话,因而也就欣然接受,信以为真:“谁要是攻击婚姻,他喊道,谁要是用言辞甚至行动瓦解一切礼仪之邦的这一基石,我就跟他没完;即使我制服不了他,我也从此与他绝交。婚姻是所有文化的开端和顶点。它使粗暴的人变得温和,最有修养的人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机会来证明他的温和。婚姻必须是不可解体的,因为它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幸福,所有个别的不幸福与之相比都不值一提。干吗还要说不幸?人们时不时地会觉得不耐烦,这时就总爱认为自己很不幸。如果过了这一刻,他们就会炫耀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已经存在了很久的依然存在。夫妻分离,这实在没有充分的理由。人的生活里免不了总有痛苦与欢乐,谁能算得清,夫妻间互相亏欠了对方多少?这无穷无尽的亏欠只有永恒才抵偿得了。有时候可能是会觉得不舒服,这我完全相信,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我们不是也和良心联姻了吗?况且我们常想摆脱掉良心,因为没有任何丈夫或妻子会比良心更让我们难受。”人们在这段话中即使没有注意到道学家露出的破绽,也不禁会思索,就连歌德这样在该斥责婚姻怀疑论者时常常表现得肆无忌惮的人,也未对与米特勒的言论作任何评论。而很说明问题的是,对婚姻发这番宏论的人自己并没有结婚,他过着独身生活,而且是这群男人里地位最低的。一旦他在重要场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不管是婴儿受洗时,还是奥蒂丽最后与朋友们待在一起时,总显得不合时宜。如果说,在这些场合,从这席话所造成的效果就足以察觉出其陈腐,在这篇著名的婚姻辩护辞之后,歌德是这样作结的:“他说得很起劲,本来还会就这样说很久。”实际上,完全不难想象,这席话会怎样说下去,用康德的话说,不过是“令人倒胃的大杂烩”,是站不住脚的人道原则和欺骗性的、模模糊糊的对法律的直觉“胡拼乱凑”起来的。说话者丝毫也不关注夫妻生活的真相,由此显而易见他的不公正。这番话与规章条文的要求如出一辙。婚姻其实从来没有得到法律为其存在的辩护,如果得到的话,那便是作为机构,婚姻仅仅是爱的持续状态的。种表达,本性使然,爱更多从死亡而不是生活中寻找这种表达。不过,作者在《亲合力》中还是得体现法律规范。既然他并不愿像米特勒那样摆出婚姻存在的根据,而是宁愿指出婚姻瓦解过程中从婚姻内部产生的力量。这当然是法律的神话式的威力,婚姻在其中不过执行着毁灭,它并不能宣告这一毁灭。正因为婚姻的解体不是最高权力使然,这就注定了这一解体的堕落性。正是由此而促成的不幸导致了在其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残酷性。这样,歌德实际上触及到了婚姻的实在内涵。尽管歌德并没有想要毫不掩饰地揭示这一内涵,他对毁灭中的婚姻关系的认识确实很有力度。没落中的婚姻才成了米特勒所大加赞赏的法律关系。尽管歌德始终没有完全认识到这种结合方式的道德持续性,但他不同意以婚姻法来为婚姻的存在提供依据。他认为,婚姻的道德性从其最根本最隐秘的基础来看,是最不可靠的。与之相对,他描写伯爵和男爵夫人的生活方式,不是为了试图说明,它不道德,而是要说明它微不足道。作者的这个意图从下面这点也得到了证实:这两个人物既没有意识到他们目前关系的伦理性质,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已脱离的婚姻关系的法律性质。……

P148-150

后记

本雅明的作品语言晦涩,思想深奥,其早期作品尤其如此,因此,啃这块硬骨头,把他读懂并译通,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译者在此尝试中,力求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涵,至少尽量避免“满拧”的局面。在翻译本雅明的艰辛过程中,译者除了面临具体困难,感到的更多是困惑——一方面,在铜板气越来越重的今天,会有人愿意拿出时间来啃本雅明吗?奔波之余,大家在文化“麦当劳”、“短平快”地用点餐,似乎也能满足残余的精神需求(使译者感到些许欣慰的是,国内还有那么一些读者对本雅明感兴趣,看来译者的劳动并没有白费);另一方面,或许正因为此,我们应该快快把本雅明介绍过来?他在《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就谈到了艺术作品接受过程中的“习惯”问题。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验与贫乏/20世纪欧美文论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王炳均//杨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27488
开本 32开
页数 4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1999-09-01
首版时间 1999-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0
丛书名
印张 12.625
印次 3
出版地 天津
202
14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