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我们在观众席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系广州青年剧评团对在广州演出的话剧、戏曲、歌舞剧等舞台艺术的评论。收录文章58篇,约20万字。内容囊括三个部分:一、话剧默剧评论,二、戏曲评论,三、歌剧舞剧音乐剧评论。每个部分中,以演出时间排序,由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剧目进行评论和解析。这些解读有的虽然很主观,有的也许远未达到专业水准,但都是剧评团成员的真实表达与感受。 作者简介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为广州市文广新局管理的正处级公益一类*单位。院内设5个部门:文学创作研究室、戏剧创作研究室、广东音乐研究室、办公室、文化拓展部。主要工作任务是承担文学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包括文学创作、戏剧创作、文艺理论研究和评论、广东音乐研究等。 目录 一、话剧&默剧 三十年前的月亮 ——话剧《金锁记》 永远的不合时宜 ——话剧《金锁记》 戏谑有余,深思不足 ——话剧《爱情偶遇游戏》 游戏有余,爱情不足 ——话剧《爱情偶遇游戏》 并不成功的现代改变 ——话剧《吝啬》 三个理由告诉你,为什么要看兰斯版《吝啬》 从熟悉的草根图景中刺出利剑 ——话剧《最后晚餐》 因何而存在 ——话剧《最后晚餐》 最后的退守 ——话剧《最后作孽》 人设背后的象征含义 ——话剧《海鸥》 我看见“空虚”萦绕人间 ——话剧《海鸥》 该怎么展现讲生活的剧本 ——话剧《晚安,妈妈》 “人生意义”的另一面 ——话剧《晚安,妈妈》 简约又复杂 ——话剧《呼吸》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们在观众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7880 |
开本 |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4000 |
出版时间 | 2018-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80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5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