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连队之河/中国书籍文学馆
内容
试读章节

兄弟爱情

七旅三团政委陈颖书是牛牯岭战斗前一天傍晚认识柳冬梅的。

太阳快下山了,部队在往牛牯岭方向开进,柳冬梅站在路边一小土坎上咿咿呀呀地打着快板。

七月,鲁西南的青纱帐里,一支土灰色的队伍像一条宽厚的河在金色的夕阳下流淌。士兵们精神饱满,步伐整齐,衣着整洁,枪械鲜亮,绑腿结实,乍一看一个个装束差不多,可眼明心细的人一看就知道哪个是老兵,哪个是新兵。老兵穿在身上的衣服大都七八成新,有的甚至是簇新的,而新兵的衣服则比较旧,洗得发白的衣服上补丁摞补丁。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认为每一次战斗都有可能是自己人生的归宿,每一颗子弹都有可能是生命的句号,要穿得干净体面些,好上路;而新兵则把打仗当作一种苦力活,穿旧衣服对付一下就行了,新衣服留在有啥事或出门做客时穿。

从举止神态上,也可以看出哪些是老兵哪些是新兵,大路一边是前进的队伍,另一边是支前的民工,老兵们一路上有说有笑,不时和挑着箩筐,抬着担架,推着棺材的民工拉上几句话,开几句玩笑,有的甚至指着旁边的一副棺材说:“这一副厚实,就给咱留着!”那神情像是去赴一场人生的盛宴,又像是去赶集,不仅仅是坦然;而新兵则各怀心事,默默无言,神情庄重肃穆,如同去参加一个庄严的典礼。

柳冬梅的目光仿佛温柔的月光抚摸着这条浪花翻滚的河流,竹板脆响地唱着:

今天路程七十里,叫同志,你来听,

小伙咱们比一比,号角响起炮声隆。

背的东西不算重,叫同志,你莫停,

走起路来快如风,到战场上要立功。

快板词都是即兴编的,见到什么编什么,见到什么唱什么,张嘴就来,开口就唱,有时押韵,有时不一定押韵,如柳冬梅看到一个大个子兵背着两支枪,步子迈得很大,她说唱道:“大个子背着两杆枪,走得快打得赢,脚板底下装有风火轮。”从一旁走过的大个子听到了,脸一红,装作没听见,这时有人喊大个子的名字,听,文丁团的同志在唱你呢,大个子脸更红,脚下的步子更轻快。

一拨人流过去,义一拨人淌过来,柳冬梅唱着:“这位同志背包打得好,敌人的炮弹打不到,那位同志绑腿打得好,敌人的子弹追不到。”这两个可是老兵油子,他们狡黠地问:“如果打到了怎么办呢?”“打到了,你们找敌人算账去!”“哈,哈,哈……”队伍里的笑声如传口令般霎时从头传到尾。

柳冬梅的快板像一支呛口的蛤蟆烟,像一壶浓酽的老鹰茶,提神,解乏。

陈颖书骑着马从后面赶上来,远远地看到柳冬梅站在小土坎上,穿一身略显肥大的男式军装,齐耳短发,腰带紧扎,夕阳如胭脂在她清秀的脸上抹了几抹红晕,一阵凉爽的风吹来,青纱帐沙沙作响,风吹鼓起她的衣服,显山显水……陈颖书痴痴地看着,走出老远了,还回头看看。柳冬梅站在土坎上打快板那一幕一直印在他脑海里,刻印成一尊雕像,直到他晚年患痴呆症,谁也不认识了,依然能从照片认出青春时的柳冬梅。

牛牯岭那一仗打得很苦,尤其是一团主攻的东南方向,敌人事先将树木、房屋、草垛等一切障碍物扫平,将树木设置成鹿砦,将房屋修筑成工事,使一团完全置于敌火力扫射之下。一团的指战员像一拨拨殉道者,呼喊着口号,前赴后继地往前冲,敌人吐着火舌的机枪如锋利的镰刀横扫过五月的麦田,一捆捆“麦子”被横七竖八地摞倒在地,鲜血汩汩,喘息着,抽动着,呻吟着……

战斗已呈胶着状态,谁再添一把火,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一团团长王山担冲着那台缠满胶布的手摇电话吼,要求旅里派预备队来支援。旅指挥所犹豫了一下,答应了。

从不开口求援的王山担这一次居然开口了,可见他确实遇上难啃的“硬骨头”了。

片刻,三同政委陈颖书带领一队人马出现在硝烟中。陈颖书到三团任政委前是一团副政委,和王山担熟得可以共一个裤裆。老战友在这种局势见面,没有任何客套,王山担简短地介绍了一下情况后,陈颖书朝身后的队伍挥了一下手,士兵们便顺着他的手指方向鱼贯疾步向前投人战斗。王山担就站在路口,每过一个兵,他轻声地数一声。57个兵。

“就这些啦?”王山担有些失望。

“就这些了。”陈颖书神情凝重地说。

三团的兵就是三团的兵,那57个兵就像57只饿极了的老虎从一旁斜插过去,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人侧翼,战局迅速得以扭转。

枪声变得稀疏,硝烟还未散去,王山担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从一个“麦搁”移向另一个“麦捆”。这些他们的爹娘用麦子喂养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兄弟,转眼之间变成了“麦捆”。他冲上去抡起蒲扇般的手掌,朝刚刚押下来的敌整编师师长啪啪两个响亮耳光,紧接着抬腿踢去,陈颖书一闪,挡在敌师长前面,那一脚结结实实踢在陈颖书的小腿上,他咧了咧嘴。愤怒得像狮子一样的王山担很快被人拉开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像个绝收的老农一样抱着头呜呜哭了起来:“老陈,你说咱一团打得这么惨,啥时才能翻身呀!”敌整编师师长脸上转眼泛起几道暗红的指印,默默地看了看痛哭流涕的王山担,又望了望满地的“麦捆”,陈颖书朝他挥了挥手,做了个后撤的动作,几名士兵推搡着他退了下去。后来,在整风运动中,有人批评王山担打骂俘虏,说的就是这一件事。

王山担嚎得正凶,一副担架从他身边路过:“团长,俺们完成了任务,这_二块光洋烦你捎给俺婆娘,让她以后找个好婆家……”三营营长把带有体温的三块光洋吃力地塞在王山担手里,昏过去了。三块光洋中有一块有子弹擦过的痕迹。三营长的左大腿被炸断了,断处仅一点皮连着,露出白森森的骨头,鲜血如滴答的屋檐水,担架下几棵惊恐的小草很快被染红了。

“三营长,你给我挺住,不然我毙了你!”王山担带着哭腔,撵着担架朝旅野战医院跑去。

三营长当兵前就有婆娘。他和他婆娘在一起的每个细节都被他加以渲染,成为兵们解闷的笑料。听起来他们是很幸福的一对,可他伤愈归队的老乡却说,他婆娘现在跟一个私塾先生好上了。那老乡抱不平,还在黑晚上把私塾先生蒙头盖脸地揍了一顿……

P1-4

作者简介
刘跃清,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 ,多次在《天涯》《山花》《芙蓉》《清明》《湖南文学》《朔方》《鸭绿江》《天津文学》《广西文学》《山东文学》等发表散文及中短篇小说近200万字,作品多次被《中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散文选刊》《小小说选刊》等转载,并有小说散文入选各种年选。出版小说集《温暖的棉花》。先后获得《广西文学》金嗓子文学奖,梁斌小说奖,林语堂散文奖,浩然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兄弟爱情

他的世界鲜花盛开

连队之河

遥远的手榴弹

从军行

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飞翔

英雄归来

追击

繁衍生息

内容推荐

《连队之河》所选录的颗颗“荆棘鸟的歌唱”,作者刘跃清细数行囊、反复斟酌的最爱。《兄弟爱情》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两位指挥员同时爱上一个女文工团员情与爱、血与火交织的故事,刊发于2006年《解放军文艺》第8期,当年《小说选刊》第9期选为头题;《他的世界鲜花盛开》说的是一个参加抗震救灾的士兵心理受刺激后,患精神病,最后以鲜花盛开的方式告别人生,2103年《解放军文艺》地2期发表;《立地成佛》讲了一个“不忍杀生“的和尚拜鬼子所赐如何变得杀鬼子”不眨眼“的心历路程;《连队之河》说的是当下军营生活的那些事,2008年发表在《解放军文艺》第5期后,获全军中篇小说奖;《遥远的手榴弹》、《从军行》、《一封没有署名的信》、《飞翔》、《追击》、《繁衍生息》等这些“鱼眼睛”曾散落在多个刊物上,有的还获过这样那样的奖,现在把它们串在一起,或许混作珍珠项链。

编辑推荐

“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一套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所以“中国书籍文学馆”又真正构成了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不仅能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更能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的区域,邪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圳有洞人,或许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刘跃清著的《连队之河》便是本丛书中的一本,讲解的都是解放战争时候的各种故事,且都发表在各种期刊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连队之河/中国书籍文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跃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66637
开本 16开
页数 3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8-07
首版时间 2018-07
印刷时间 2018-07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92
CIP核字 2018022368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中国书籍文学馆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46.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