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三星堆研究 第5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2016年为纪念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大型商代祭祀坑发现发掘三十周年,由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中国殷商文化学会联合主办的“三星堆与世界上古文明暨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三十周年靠前学术研讨会”的学术研讨论文集,收录论文60余篇,其中既有宏观的比较研究,也有微观的专题研究,对于三星堆遗址今后的考古工作和三星堆与长江中下游文明、三星堆与世界上古文明等诸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邱登成,字慎仪,号无稽斋主,1966年生,四川广汉人。供职于三星堆博物馆,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以诗古文辞和书法为余事,现为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四川省诗学会理事。 目录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关于三星堆一期文化的几点认识雷雨 成都平原史前聚落分析江章华何锟宇 芷江四方园遗址浅析——兼谈倒塘湾出土的铜鸟形器盛伟 三星堆古城再认识陈德安 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向黔北地区的扩散——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为例 张改课许国军左云杰 再论三星堆祭祀坑的分期冉宏林 关于“新津宝墩遗址聚落形态研究”的收获何锟宇 什邡箭台村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及其意义——三星堆遗址外首次发现成规模分布的 三星堆文化遗存刘章泽 三星堆遗址古文明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高大伦郭明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与古蜀文明新认识赵殿增 论三星堆文化的政治结构及机制段渝 晚商时期三星堆文化的祭祀模式曹玮 三星堆文化与早期中印交通段渝 从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看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邱登成 场景和元素:一切都在神树和神坛中方向明 古蜀文明的神树——建木——记三星堆出土的I号青铜树林向 三星堆Ⅰ号青铜大神树的自然界植物原型探索——兼谈中印植物传播之路 刘弘 图像的力量:三星堆青铜神树与汉代摇钱树研究吴维羲 三星堆象头冠与中印象头神之比较刘弘刘珂李媛 龙虎尊再探苏荣誉杨夏薇李钟天 三星堆出土青铜罍K2②:159初步研究——附论外挂式管状透空牺首饰尊与罍 苏荣誉朱亚蓉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铜瓿宋治民 新出西周曾国铜罍与蜀国铜罍的比较研究黄凤春 三星堆青铜纵目人面像黄剑华 广汉三星堆二号器物坑出土带刻画图案玉器的初步观察霍巍 浅析古蜀玉器传入越南的时间陈显丹 殷墟妇好墓出土有领玉璧与有领玉环研究朱乃诚 夏风西渐——试析二里头文化对古蜀玉器的冲击与影响王方 三星堆“祭祀图”玉璋再研究——兼谈古蜀人的“天门”观赵殿增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贝周志清 三星堆大事记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三星堆研究 第5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家可,邱登成 等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110714 |
| 开本 | A4 |
| 页数 | 35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00000 |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2.710.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